麻醉前及苏醒后雾化吸入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咽痛的影响
2019-10-21朱秀琴黄春晖曾建红
朱秀琴,黄春晖,曾建红
瑞金市中医院 (江西瑞金 342500)
随着麻醉技术的快速发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推广[1]。为了保障患者治疗权益,本研究选取90例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麻醉前及苏醒后雾化吸入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咽痛的影响,为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治疗提供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于瑞金市中医院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0~90岁,平均(45.69±2.59)岁。B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1~90岁,平均(46.01±2.62)岁。C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0~89岁,平均(45.52±2.49)岁。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均自愿或遵医嘱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2)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均>18周岁,具有良好的阅读理解、语言交流及认知能力;(4)患者治疗依从性好。
排除标准:(1)存在手术禁忌证患者;(2)敏感体质患者;(3)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患者;(4)精神类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
1.2 方法
待患者符合麻醉指标后,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操作。
A组于麻醉前30 min及苏醒后给予雾化吸入治疗,指导患者取平卧位,根据其病情适当将床头抬高30°,采用维力牌医用面罩式氧气雾化器进行操作,雾化液配制:选用5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安徽城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准字 H22023773)+8万 U庆大霉素(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Diagnostics)+5 mg地塞米松(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准字H20033553)+4 000 U糜蛋白酶(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准字H11022351),与中心供氧装置连接,调节氧流量为6 L/min,将面罩覆于患者口鼻处,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持续雾化20 min为宜,吸入过程中指导患者平静呼吸,密切关注患者吸入情况,指导患者咳嗽、咳痰,实时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变化,观察有无恶心、胸闷等不适症状。
B组于苏醒拔管后6 h行雾化吸入治疗,雾化治疗同A组。C组不予以雾化吸入治疗。
1.3 临床评价
对比3组术后12、24、48 h的咽痛发生情况、咽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VAS评分总分10分,分数越低表明疼痛越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术后咽痛发生情况比较
A组术后咽痛发生率低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咽痛发生率略低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3组术后不同时间咽痛VAS评分比较
A组术后12、24、48 h的VAS评分低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2、24、48 h的VAS评分略低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3组术后咽痛发生情况比较[例(%)]
表2 3组术后不同时间咽痛VAS评分比较(分,±s)
表2 3组术后不同时间咽痛VAS评分比较(分,±s)
注:与A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术后12 h 术后24 h 术后48 h A组 30 2.92±0.61 2.53±0.52 1.18±0.37 B组 30 3.85±0.91a 3.53±0.83a 2.73±0.59a C组 30 4.16±1.25a 3.75±1.05a 3.23±0.95a
3 讨论
气管插管属于侵入性操作,在麻醉过程中气管由于承受导管气囊的作用力,极易出现气管黏膜、咽喉水肿、充血以及气管纤毛活动受限等,使呼吸道屏障受到损害,加之原发疾病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拔管后易出现咽痛、咽干等不良症状,其中术后咽痛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发生率为40%~100%,受累患者较多,严重降低患者治疗质量及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甚至会导致术后死亡,危害患者生命健康。随着雾化治疗技术的发展及完善,其在疾病治疗应用中具有重要辅助意义,临床使用具有药物剂量少、起效快、局部药物浓度高、副作用少等优势[3]。气管插管及导管留置均会对气道造成压迫及损伤,易导致局部血管内外交换失衡,使得液体积聚,导致水肿、咽痛的发生[4]。若未及时给予干预措施,症状加重极易导致炎性疾病。雾化吸入可有效改善通气状况,帮助稀释体内的痰液,缓解肿胀情况,消除炎症反应,最大限度降低术后咽痛发生率,同时临床操作简单,对机体无损害,患者接受度高,于麻醉前及苏醒后进行操作,可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5]。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术后咽痛发生率低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术后12、24、48 h的VAS评分低于 B 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于麻醉前30 min及苏醒后及时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雾化吸入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咽痛,提高手术完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