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保温护理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术中低体温预防中的应用
2019-10-21张婧婧郭利华
张婧婧,郭利华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人民医院 (江西万载 336100)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临床不断研究新型安全有效治疗复杂结石患者的方法,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因具有痛苦程度轻微,结石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的特点,被临床医师以及患者广泛接受,成为临床首选的治疗多发结石患者的方法[1]。但因该手术时间长,术中灌洗液应用量大,会降低患者体温,并发寒战、躁动,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以及神经系统,影响手术效果以及患者预后。为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临床提出在手术实施过程中结合保温护理。本研究探讨综合保温护理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术中低体温预防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医院行PCNL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5~66岁,平均(50.2±3.5)岁;单侧PCNL 20例,双侧PCNL 1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4~64岁,平均(50.0±3.1)岁;单侧PCNL 17例,双侧PCNL 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术前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以及心电图无异常,术前体温36.5~37.5℃,经静脉肾盂、X线腹片造影检查确诊,实施气管插管麻醉,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肝肾脏器功能障碍。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两组均实施PCNL治疗,患者行全身麻醉或持续硬膜外麻醉,取膀胱截石体位,经尿道采用德国史托斯storz膀胱镜实施患侧输尿管插管,B超定位后进行经皮肾穿刺,于肾镜、碎石器械辅助下粉碎结石,使用灌洗液将结石冲出体外。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术前做好准备工作,调节手术室温度为24℃,常温输注灌洗液以及药液,用常规消毒液消毒患者手术区域皮肤,患侧贴手术薄膜贴,棉被覆盖术野外裸露皮肤。
观察组采取综合保温护理。(1)术前护理:调节手术室温度为22~25℃,湿度为40%~55%,预热术中输注的血液或液体,预热最佳温度为37℃;术前1~2 d进行访视,叮嘱患者做好保暖措施,病房温度应高于22℃,避免感冒受凉。(2)麻醉期间体温护理:在高龄体弱患者手术时,可适当调高2℃室温;麻醉诱导前,对注射区皮肤进行加温处理;术中,用被单包裹患者的裸露部位,维持患者体温为36~38℃。(3)灌洗液保温护理:灌洗液放于恒温箱中维持为34℃;另准备500 ml等渗0.9%氯化钠注射液,放入65℃恒温水箱中,调控术中恒温0.9%氯化钠注射液,方便术中使用;使用灌洗液时,术野内可放置一条粘贴手术巾,避免灌洗液浸湿手术单导致患者体温下降。
1.3 临床评价
(1)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输液量以及灌注量。(2)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前、手术15 min、手术45 min、手术结束前的体温。(3)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躁动、寒战(术后患者主诉有寒冷感觉,且合并肢体颤抖)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输液量以及灌注量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输液量以及灌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输液量以及灌注量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时间、输液量以及灌注量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输液量(ml) 灌注量(ml)对照组 30 152.5±11.0 1 369.5±158.2 17 560.9±4 169.0观察组 30 148.5±10.5 1 365.8±155.9 17 458.2±4 159.9 t 1.441 0.091 0.096 P 0.078 0.464 0.462
2.2 两组体温比较
两组术前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15 min、手术45 min以及手术结束前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体温比较(℃,±s)
表2 两组体温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前 手术15 min手术45 min手术结束前对照组 30 36.6±0.3 36.4±0.1 35.9±0.1 35.8±0.2观察组 30 36.5±0.4 36.6±0.1 36.5±0.2 36.5±0.1 t 1.095 7.746 14.697 17.146 P 0.139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术后不良事件比较
对照组术后寒战10例(33.3%),躁动11例(36.7%);观察组术后寒战1例(3.3%),躁动2例(6.7%);观察组术后寒战、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2、7.95,P<0.05)。
3 讨论
体温是人体的一项生命体征,恒定体温才能维持身体正常代谢,若体温骤降,会导致身体代谢紊乱,影响正常身体功能,严重会导致死亡[2]。随着手术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新型有效的手术方法被临床广泛应用,然而,在外科手术中,患者肢体以及内脏等暴露面积大且时间长,同时,麻醉药物、补液会抑制患者身体调节温度的机制,极易导致低体温的发生[3]。低体温会严重危害手术患者的身体情况,即便是轻度低体温,也会导致患者并发多种疾病,影响手术效果。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不断提高对外科手术中体温变化的关注程度。
PCNL为临床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主要方法,术中为了彻底清除结石,需实施多通道取石,手术时间长,而且为了取净结石,术中需经足量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增加患者术后发生低体温的概率,导致患者出现寒战、躁动等不良事件[4]。在患者体温下降0.5~1.0℃后,其寒战发生率增加,同时耗氧量增加,血糖水平升高,增高了循环中枢系统的兴奋度,导致血液以及心率指数明显波动[5]。而且术中应用麻醉药物会影响身体固有的体温调节系统,导致患者体热大量流失,因此PCNL患者发生低体温以及寒战的概率相对较高。为了降低术后低体温发生率,临床提出加强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干预,做好相应的保温护理,预防寒战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15 min、手术45 min以及手术结束前体温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寒战、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在于,低体温的发生与术中大量输注液体,应用麻醉药物以及术中皮肤裸露等因素相关,针对这些原因实施综合保温护理,术前进行手术室调温控制,术中对输注液体以及灌注液进行预热处理,可降低患者因注射低温液体而发生寒战、体温下降等不良事件的概率[6-7]。而且术中注意包裹患者裸露的非手术区域,做好患者身体的保温处理,同样可避免患者体温下降。
综上所述,PCNL患者实施综合保温护理,可使患者维持术中体温恒定,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