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灌肠联合耳穴埋籽治疗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观察
2019-10-21肖思滇
肖思滇
[南京中医药大学镇江附属医院(镇江市中医院)普外科,江苏 镇江 212000]
阑尾炎属于中医“肠痈”范畴,肠痈病名最早见于《素问·厥论》:“少阳厥逆……发肠痈不可治,惊者死”。化脓性阑尾炎常由单纯性阑尾炎发展而来,原则上一旦确诊,应手术治疗。行阑尾切除术后,由于麻醉和手术操作的关系,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受到一定影响,不利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部分患者甚至还出现术后肠梗阻、肠黏连等并发症。因此,对阑尾炎术后患者应尽早予胃肠功能康复治疗。本研究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应用中医辨证灌肠联合耳穴埋籽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镇江市中医院2015 年1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48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 例。对照组男15 例,女9 例;年龄19~50 岁,平均38.7 岁;病程1~5 d,平均病程(2.3±1.2)d。治疗组男13 例,女11 例;年龄18~60 岁,平均41.2 岁;病程1~4 d,平均病程(2.1±1.3)d。2 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符合急性阑尾炎诊断标准[1];(2)术中探查见阑尾周围及表面呈现脓性渗出物、阑尾充血肿胀、阑尾腔内有脓性积液;(3)术后病理检查支持化脓性阑尾炎诊断。
1.3 纳入标准(1)符合化脓性阑尾炎的诊断标准,常规手术治疗;(2)我院外科成功行阑尾切除手术治疗;(3)年龄18~60 岁;(4)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1)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或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2)不接受院内术后常规治疗者;(3)同时参加其他临床试验或正在接受与试验相类似的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2 组均采用传统术后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禁食、抗感染、补液及鼓励早期活动等。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灌肠和耳穴埋籽治疗。具体如下:
1.5.1 中医辨证灌肠
1.5.1.1 脾胃湿热证 证见:腹胀腹痛,口中黏腻,渴不多饮,口苦,恶心欲呕,厌食,伴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理气通腑。方选大黄牡丹汤合小承气汤加减:大黄9 g,枳实10 g,厚朴10 g,牡丹皮9 g,桃仁9 g,败酱草15 g,红藤15 g,薏苡仁30 g。共15 例。
1.5.1.2 脾胃气虚证 证见:腹胀,腹痛不显,无口苦,时有恶心,无呕吐,纳差,无发热,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缓或弱。治以健脾助运,升脾降胃。方选异功散加减:党参15 g,黄芪30 g,白术10 g,茯苓10 g,陈皮9 g,甘草6 g,木香6 g,红藤15 g。共5 例。
1.5.1.3 脾胃虚寒证 证见: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口淡不渴,畏寒怕冷,纳呆,无发热,舌淡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无力。治以温中散寒,理气止痛。方选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20 g,党参15 g,干姜8 g,炒吴茱萸10 g,陈皮6 g,白术12 g,白芍20 g,木香6 g,红藤15 g。共4 例。
术后当日保留灌肠,在本院药剂室水煎,灌肠方法:患者侧卧位,后臀抬高10 cm,运用直肠滴注法,肛管插入直肠10~15 cm 处,进行缓慢保留灌肠,保留1 h 以上,每日2 次,由专人进行。
1.5.2 耳穴埋籽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用王不留行籽压耳穴,取阑尾穴、胃穴、大肠穴、小肠穴、三焦,然后加以固定。每个穴位予适当按压,使患者有酸、麻、胀、痛感即可。每隔2 h 按揉1 次,夜间22 h 至次日8 h 停止按压。48 h 后取下耳贴。
1.6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2 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首次排气时间。
1.7 疗效评定标准 以《诊断学》[2]和临床症状为疗效评估标准。术后24 h 排便、排气且无腹胀,肠鸣音正常者为显效;术后24~48 h 间排便、排气,肠鸣音基本正常且腹部微胀为有效;术后48 h 无排气、排便,肠鸣音微弱且持续腹痛腹胀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8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比较 治疗组较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比较 (±s,h)
表1 2 组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比较 (±s,h)
2.2 2 组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的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恢复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2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化脓性阑尾炎因炎症较重,故术后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西医学认为,导致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很多,其中手术诱发的肠道炎症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3-4]。炎症浸入肠道肌层可导致整个胃肠道运动减弱[5]。目前,西医常规治疗主要是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效果欠佳,近年来运用中医疗法,包括中药内服、中药灌肠、针灸等多种方法,往往取得不错疗效。其中灌肠疗法能够使药物直达病灶,在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中具有独特优势。中医学认为,阑尾炎常因饮食、外邪、情志等导致脏腑气机失和,肠道传导失司,糟粕停滞,湿浊内生,气滞血瘀,瘀而化热,热胜肉腐而成痈肿。手术刺激打破了机体平衡,脏腑气机逆乱,升降失常,清浊不分,阻滞气机,故出现脾胃湿热证,笔者用大黄牡丹汤合小承气汤加减清热利湿、理气通腑。因先天禀赋不足及感染,手术创伤伤及脾胃,导致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化不利,中焦不运,出现脾胃气虚证,笔者用异功散加减健脾助运、升脾降胃。还有部分患者先天阳气亏虚,手术后伤及阳气,导致脾胃阳虚,出现脾胃虚寒证,笔者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耳穴埋豆治疗可对肠道产生良性刺激,并通过经络的传导,促进肠蠕动恢复,同时也能减轻术后切口疼痛程度[6-7]。选择胃、大肠、小肠穴针对胃肠道进行直接刺激,有促进对应器官功能恢复的作用;而三焦旨在通达气机,胃肠道处中焦,是三焦的枢纽部位,如果胃肠道功能减弱,三焦功能也会下降,故选择三焦穴[8]。选择阑尾穴主要目的在于消除血瘀、顺气通畅,可有效缓解体内的湿阻、热壅等症状。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较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中医辨证灌肠联合耳穴埋籽对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