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史料识史,证史路径发微

2019-10-21潘承生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史料历史

◎ 潘承生

数据史料,因数字或数量关系较能清楚、直观地揭示历史现象,故其说服力较强。“现代史学(尤其是经济史、工业史、农业史、人口史、地方史、社区史、教育史、社会史等),更要求以历史过程中所表现的种种数量关系,去解释历史的趋势,判断历史的性质与价值”。[1]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涉及上述领域的史事教学,运用数据史料,亦能优化、严密史论逻辑,有效提升结论的信度,从而大大助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本文拟从诠释评价的角度,对数据史料识史、证史的路径作一发微。

一、析数量关系,助历史解释

以贯通的视野,将宏观与微观数据结合,进行定量、定性的数量关系分析,以促进历史理解,形成多元、理性的解释。

高中生其实对康乾盛世很难有具象的把握和理解。笔者以“康乾盛世”教学为例,运用数据史料来帮助学生构建史论逻辑。第一,宏观上进行纵向对比,即将康乾盛世时期的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与战国以来历代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进行纵向对比,通过历代农业发展的比对、升降趋势的对比,让学生对康乾盛世时期的农业发展有一个总体宏观的感受:耕地面积与粮食总产量的大幅提升,人均粮食产量下降,人口问题正成为清朝政府沉甸甸的负担,盛世中有隐忧。第二,宏观上将18世纪清朝和英国国民收入与人均收入对比(见图1)可发现,康乾盛世时期,清朝前期国家既不富裕,百姓也穷。第三,微观上通过呈现相对较为富裕的松江府乾隆十三年(1748年)普通农户一年的收支数据(见表1和表2)进行实证。可得出结论:康乾盛世是国富民穷。

数据史料呈现既有具象化的效果,也有助于多元理解和解释。从经宏观与微观数量关系的对比分析,所谓盛世,国不富民又穷,与同时期的英国相比,更显没落。

图118世纪清朝国民收入、人均收入估计及其与英国的比较

表1乾隆时期普通农户一年收入

表2乾隆时期普通农户一年支出

笔者以历史贯通的视野,选取宏观和微观的数据史料,进行实证分析,有利于促进学生历史理解,形成多元的历史解释。

二、成证据链,增证据意识

工业史或经济史的教学,可从概念入手,进行数据史料实证,以形成证据链,增强学生的证据意识。概念教学,不同于定义教学。“概念是人们对于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本质的认识。”[2]概念教学,是从史事到概念。只有对史事有明确的认知,学生对历史概念才有真正的分析、理解。而定义教学是从定义到史事,学生往往只是简单机械地记忆史事。

工业革命,其含义是一场技术的革命,也是一场社会的革命,促使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嬗变到工业社会。在“工业革命”一课的概念教学,教师运用链式数据史料,较好地展示了数据证史的这一路径。

第二组数据史料是棉纺织业的变化(见表3和图2)。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整理表格、展示工业革命期间的重大发明,并分类总结机器的类型之后,运用了上述一组使用不同设备生产棉纱效率的数据史料,组织学生讨论机器在该领域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感悟到科技革命对工业的影响。

表3不同机械纺织100磅棉花所需时间

图21700—1810年英国棉纺织业生产额的增长

教师呈现英国煤炭、钢铁、交通等工业数据。此组数据史料的运用在于引导学生感受工业革命为整个工业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第三组数据史料,用雷达图展示1801—1841年各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情况。此组数据史料,从之前分析简单的数据图表到解读包含多种维度的雷达图,从内容上来看,已从工业领域转入与其最相关的产业结构的分析;从方法上来说,证实了工业革命所引起的英国产业结构变化。

以上三组不同数据史料的运用,环环相扣,形成了证据链,学生在此过程当能感悟到科技革命在工业领域的巨大影响: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文明时代。

随着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社会风貌亦为之一变。英国各职业比重及工商运输业的比例均有了明显的变化,清晰地说明当时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加,更为直观形象证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一方面,人们的工资收入的收支有了明显的变化;另一方面,人们的收入并不均衡,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社会矛盾日渐激化在所难免。不仅如此,工业社会的新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也让人触目惊心。

从职业变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状况,探究城市人口比例以及城市增长、分布等情况,实证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大规模城市化进程。由工业革命期间教育、工资支出状况、环境、贫富差距等方面的数据史料,探究工业革命对相关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立体地呈现出与农业文明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风貌。更为难得的是,生活化数据史料的运用,既能激发学生的共鸣,又将史料实证与历史叙事融会贯通,浑然一体,使工业革命是一场社会革命的概念更为具象、鲜明。

由此可见,“工业革命”的教学案例,运用多样化的数据史料,从史事到概念,层层递进,形成证据链,避免了史事的简单化记忆,也避免了概念先行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证据意识的形成。

三、数形结合,强时空观念

课堂教学引入数据史料,解读这些数量关系的显性和隐性信息,比如可以将文献史料中所包含的人物籍贯、社会关系等信息提取出来,制成表格进行量化,结合或复合地图,以促进学生形成将史事置于特定时空当中考察、分析、理解的意识。

比如“新文化运动”的教学, 其设计的思路是让学生理解一代名刊荟萃群英,影响一代青年,开创一个时代。其中《新青年》是如何影响一代青年的?在具体教学设计时,列出《新青年》发行量,并呈现一些人名或一些回忆录史料等予以实证,也无不可,但效果会比较平淡。若将这些人地域、籍贯、回忆录等资料进行数量关系分析,结合地图,则可事半功倍,《新青年》影响力不言自明。

统计数据表明:《青年杂志》《新青年》创办之初,编者仅有陈独秀一人,而且供稿者也只是安徽老乡,这样一份刊物充其量只是地区性的刊物。其创始之初,不温不火。自迁至北京后,从编者和供稿者地域分布方面分析,《新青年》群贤咸集,已成为舆论阵地。而受众(部分)的数据统计显示,《新青年》的确受众广,影响大。此则数据史料的运用增强了《新青年》以发行量实证其影响的逻辑链。

再如“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一课,有关“民国初年社会习俗”的教学,将剪辫数据史料与地图复合,效果不错。在地图上标示诸多信息,如年代、历史事件或其他标注,而非传统地图的图例标示。这种地图,不同于传统的地图,可称为“时空图示或称为地图类历史时空图示”。[3]这种地图将时间和空间的观念融为一体,与数据史料配合,更为直观形象,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1912年3月5日的《时报》所载民国初年的各个领域的“兴灭”,说明社会特征是新旧交替,社会转型。而将剪辫的数据史料复合地图,即将民国初年不同年份、不同地域剪辫的数据史料标注于地图之上,学生即会在民国初年的时空当中,对剪辫与社会转型的关系作出分析、解读。

从上述两个案例来看,因与表格或地图配合,架构了清晰的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故数据史料的实证过程或逻辑分析,相对较为明确、具象,从而避免了结论的空洞、模糊和不确定性。

总之,扬数据史料之长,以上述三个路径开展基于数据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或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本文所述,较为粗浅,但若能引发大家的讨论,以利史料教学育人价值的深入开展,则倍感幸运了。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史料历史
吕振羽史料学理论与实践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美育史料·“八·一三专号”
史料二则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历史教学初探——以《面向未来的工业革命》一课为例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汽车行业有何意义?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