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舆情危机事件应对于双一流高校的有效性探究

2019-10-20金银花

商情 2019年44期
关键词:危机公关

金银花

【摘要】近年来,在网络效应的助推下,舆情危机事件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加剧,严重危害到了企业的发展。而在高校环境下,近年来舆情危机事件也多次发生,对高校的社会形象造成了冲击。尽管学界已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备的理论与方法来预防、应对舆情危机事件的产生及其带来的次生危害,但是这些理论与方法是否同样适用于高校仍缺乏有效的论证。本文通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来探究舆情危机事件对高校绩效的影响,进而论证舆情危机事件的应对于双一流高校的有效性。结果显示,舆情危机事件对高校绩效的影响不大,进一步说明了舆情危机事件的应对于双一流高校的有效性较低,为高校在今后处理危机事件给予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舆情危机事件  双一流高校  危机公关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例如微信、抖音、微博等APP的用户池呈指数式增长,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无限机遇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企业来说,现代市场的竞争不仅仅是商品、服务、技术、价格的竞争,还包括企业信誉、口碑、形象的竞争,因此,公共关系的处理成为企业培养并维护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手段。当不利于企业形象的负面事件发生时,危机公关便开始履行其职能。以舆情危机事件为例,如果企业处理不当,舆情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就会在网络效应的助推下被无限放大。不但影响该企业的声誉以及社会形象,而且也影响到该企业的正常运营。当今企业发生的一些危机事件,像滴滴的一系列丑闻、DG辱华事件、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等等。就是由于企业对舆情危机事件的处理不够重视,对网上关于本企业的一些负面消息不及时作出解释说明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机制,未能让社会看到企业处理该事件的诚心与决心。并酿成了严重的公关危机,进而给企业也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由此可见,危机事件的应对越来越重要。而随着研究焦点的转变,有关舆情危机事件的应对,学界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备的理论与方法。然而,在高校环境中,由于危机事件发生的主体特征与企业组织不尽相同,所以危机公关的处理方法对高校是否适用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本篇论文就舆情危机事件的应对于双一流高校有效性展开研究,并通过一手数据的搜集整理,配合实证分析展开探究,以此得出比较符合事物内部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并对双一流高校如何处理危机事件给予指导。

二、文献综述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危机公关的重要性。而且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对舆情危机事件的处理更是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关于危机事件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如彭晴晴,葛士林,彭一晴,夏笑宇(2019)通过探究了“携程亲子园”事件的影响因素,指出了企业应对新媒体时代危机的正确反应。韩泽扬(2019)从时间序列方面分析海底捞进行危机管理的特点,并为企业如何做好危机公关提出启示。莫伟斌(2006)通过“水煮青蛙”的实验说明现代企业缺乏危机意识严重性,接着阐述了现代企业危机的表现形式和实质,并对现代企业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的探讨,指出现代企业应该重视危机管理。李站强(2019)将公共危机管理与大数据结合起来,利用大数据为公共部门公共危机管理实时获取信息、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提供可能,也为公共部门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处理、公共危机管理的阶段性应对发挥重要作用。胡仁春(2018)指出由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形态呈现出全时、全域、全民、全速、全媒体、全渠道的特点。舆论引导越来越难,促使危机常态化地频发,且爆发节奏快,源头多,处理维度更多,难度更大。以此企业需要通过意识、速度、工具和传播的升级来提高危机公关的能力。

除了企业,近些年来高校舆情危机事件也是层出不穷。北航教授性侵丑闻、厦门大学洁洁良的精日事件、北大博士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等让高校处于舆论风口。因此,对高校危机公关的研究愈来愈迫切。武林(2018)通过对美国、日本、英国这些国家的高校危机事件应急管理经验和模式的研究,结合了我国大学的具体情况,取其所长,去其所短,提出了一套适合国内高校的危机事件应急管理模式,有助于我国高校对于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水平的逐步提升。卜永安(2018)主要是以新媒体视角,提出高校危机管理策略,其侧重点将新媒体在危机预防中的思想引导与价值整合功能发挥出来,并在危机处理期间发挥传递信息与引导舆论发展方向的作用,以达到再塑高校形象,维护校园的良好秩序。骆敏、王轶群、伍婵提(2019)则是引进自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传播阶段模型的特点,帮助人们了解网络舆情是如何传播的以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阶段特性和演变方式,同时也为高校网络舆情管控和危机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此外,由于本文旨在研究關于危机事件对双一流高校绩效的影响,因此本文参考了有关高校绩效的影响因素的文献。孙继红,翁秋怡(2017)把高校的绩效划分为不同的指标,将高校的绩效量化为可以计算的数据。本文依据论文中提出的指标,选取了其中的高校事业收入、高校的财政拨款以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本文的控制变量。姜彤彤(2011)使用主成分分析、超效率DEA分析和Malmquist指数模型等方法,对7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进行绩效评价。结果显示,直属高校的绩效状况基本相当,将近三分之二高校“绩效偏高”或“绩效相当”。

本文将结合上述文献中所提出的一些观点,加以分析研究,梳理出一条较为清晰的脉络,并就此进一步展开对危机事件应对于高校的有效性的研究设计与假设检验。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本文根据2018年双一流A、B类高校是否发生危机事件构建虚拟变量,1表示样本高校于2018自然年内发生过舆情危机事件,0表示未发生此类事件。为提高模型的完整性以及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本文在完成对过往文献的查阅与评估后,最终选择2018年双一流A、B类高校的财政拨款、事业收入以及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本研究的控制变量,来探究舆情危机事件的发生与双一流高校绩效的动态关系。本文选取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A、B类共计42所双一流高校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由于国防科技大学的性质特殊,其相关资料大都不对外公开,因此,从数据可得性的角度,本文将国防科技大学从样本中剔除。

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考虑到回归因子均具有严格外生性,因此决定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探究危机事件对高校绩效的影响,通过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来确定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尝试进行预测。我们在训练完一组特征权数后建立以下的线性回归方程式:

本文认为高校作为一个非盈利组织,其绩效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是指投入到高等教育事业中的各种资源与产出的最优状态。而对于高校来说,其高校的排名就是其综合绩效的最直接体现,由于舆情危机事件会影响高校的声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进而会对高校的生源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同时,由于舆情危机事件中会涉及一些教学科研人员的作风问题,因此,他们手中所掌握的一些科研项目会被暂停,因此科研经费会减少,即在某些方面影响到学校对于国家资源的获取,所以本文推测高校的危机事件对高校的绩效有负面作用。因而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0:高校的舆情危机事件与高校的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考虑到数据的时效性以及可得性,本实验立足于42所双一流高校于2018-2019年期间的相关数据。国防科技大学虽于2017年9月20日被确定为双一流A类高校,但由于无法从这所高校身上提取被解释变量高校的排名较上一年度变化比值,故剔除这个数据样本。

余下41所高校的相关排名数据来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收录的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年度论文。由于武书连于每年的3月份发布上一年的高校排名,所以本文选取2019年的排名作为高校2018年综合绩效的代理变量。有关2018年双一流高校的财政拨款以及事业收入等数据来源于《201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预算经费排名》《2018年教育部直属高校事业收入排名》以及非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双一流高校的官方网站等,有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均来自各高校发布的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三)样本描述性统计

根据上表可知,高校排名Y的标准差为36.7865,说明各双一流A、B类高校之间的实力参差不齐,两极存在较大差距。

22.3963亿元的高校财政拨款的均值以及11.22367的标准差,说明各高校的财政拨款差距还是比较大,由于部分高校是教育部直属高校,还有一部分是工信部直属高校,拨款主体不同,但就整体而言,各高校的财政拨款都是根据各高校每年的发展计划综合评定的,符合各高校每年的财政预算。2018年的高校的事业收入均值达到了68.7098亿元,标准差为53.3785亿元。同样,根据标准差值可以看出,不同高校的事业收入差距较大,说明各高校的事业收入存在显著差异。但就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来看,标准差为0.0232,整体差距很小,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普遍乐观。

四、数据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在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之前,我们决定先对研究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发现潜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避免造成“伪回归”现象。

根据表2结果可知,自变量D1与控制变量X1、自变量D1与控制变量X2、控制变量X1与控制变量X2、控制变量X2与控制变量X3在0.01的水平呈显著相关。特别是控制变量X2与控制变量X3间的相关系数|r|达到了0.778,属于强相关水平。但除上述自变量与控制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余相关变量间的相关系数|r|均小于0.6,即非强相关。对此,出于谨慎考虑,我们决定采用多重共线性诊断来进一步探究自变量间是否存在潜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二)多重共线性诊断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容差均大于0.1,且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10,显示没有共线性。但维度5的条件索引(Condition Index)大于10,提示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但条件索引等于最大的主成分比值的平方根,由于最后一个主成分即维度5携带的信息量最少,所以特征值小,那么,条件索引自然就大。如果条件索引都明显超过10,提示我们存在潜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但是根据上表可知,本样本数据中只有维度5的条件索引比较大,所以就整体而言,本数据并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并不需要去除相关变量,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数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根据上图结果可知,该方程多元回归F检验统计值为6.066,其显著性为0.001,远小于0.05,即所设方程通过F检验,回归结果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该方程有效。

在危机事件对双一流高校的影响探究中,自变量舆情危机事件在95%的置信水平上并不显著,但整体显著性为0.01,故拒绝假设H0。同时,控制变量高校的财政拨款、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90%的置信水平上与因变量呈显著关系,基于以上实验结果,得到下面的多元回归方程式:

双一流高校排名与高校财政拨款、高校事业收入以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呈正相关关系。对于双一流高校来说,要想获得更好的排名,即绩效,就需要提高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完善相应的制度,做好预防机制。

0.416的R方决定系数说明回归直线与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较好。因此,本次实验得到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式可以用于有效的预测。

五、结论

危机公关是企业为了预防、摆脱、转化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积极、主动维护企业正常运营的管理措施。该措施使企业摆脱困境,避免或减少损失,将危机化解为转机进而促进企业发展。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分析,在危机事件爆发时,如果企业处理不及时,就会对企业的社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由于高校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企业差别不大,所以论文提出假设:危机事件的发生会负向作用于高校绩效。然而数据分析的结果拒绝了本篇论文提出的原假设。与我们平时所认为的危机事件对高校造成负面影响截然相反,危机事件的发生并不会显著影响高校的排名。因此,由于高校不“惧怕”危机事件,传统的舆情危机事件的应对于高校的有效性大幅下降。即当危机事件发生时,不同于商业环境中的行为主体,高校对其处理的迫切性较低,处理的力度以及灵敏度都低于一般水平。本文分析后认为,对高校而言,办学规模、学校声望等核心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高校的生源质量以及国家资源的获取。因此,遭遇舆情危机事件不会对双一流高校的科研实力、社会影響力以及生源质量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此外,本文所依托的研究样本为双一流A、B类高校,研究结果比一定适用于其他高校。考虑到其他普通高校可能由于各方面的实力都比较弱,,一旦发生舆情危机事件,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学校的社会形象,进而影响到该校的生源质量以及综合绩效的排名。因此,对这些高校来说,危机公关尤为重要,学校要做好危机事件的预防以及事件发生后的有效处理,以免对高校的形象造成不可弥补的影响。当然,双一流高校也要重视这方面的管理,维护好高校的教学秩序,增强综合实力,有利于在国际上塑造高校的良好形象,使我国高校的综合绩效排名在世界上更上一个台阶。

同样,本文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所选取的样本比较少。其次,本文所依托的模型完整性不高,变量选取太窄。在今后的研究中,本文将依托上述问题对实验从设计到执行都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卜永安.分析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危机管理策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

[2]韩泽扬.海底捞事件危机管理的时间序列分析及启示[J].案例分析,2019.

[3]胡仁春.新媒体时代非营利组织危机公关能力的提升路径研究[J].媒体观察,2018.

[4]姜彤彤.AHP 和DEA相结合的高校绩效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

[5]李站强.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危机管理[J].管理纵横,2019.

[6]骆敏,王轶群,伍婵提.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阶段及危机管理机制[J].调查与研究,2018.

[7]莫伟斌.现代企业危机和危机管理[J].微观论述,2006.

[8]彭晴晴,葛士林,彭一晴,夏笑宇.新媒体时代企业危机管理研究——以携程虐童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9.

[9]孙继红,翁秋怡.2016年高校绩效评价研究报告[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7.

[10]武林.国外高校危机事件应急管理经验分析[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8.

猜你喜欢

危机公关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策略
欧盟危机公关处理策略
女运动员的危机公关和国家形象构建
跳出“塔西佗陷阱”:社会化媒体时代政府危机公关的话语权重构
危机公关的困境与出路
透过危机事件探究企业公关管理
网络环境下高校负面新闻的危机公关应对策略探析
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危机公关管理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