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10-20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0刘芳芳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0)刘芳芳
1 临床数据和方法
1.1 基础数据 参与本次研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将所有患者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均分研究和参照两组,例数各34。研究组(n=34)中,患者年龄52~77岁,均值为(63.56±5.68)岁。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0例。参照组(n=34)中,患者年龄55~79岁,均值为(64.24±5.18)岁。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2例。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基线资料经对比,未产生统计学意义,组间对比判定为P>0.05,予以比较。
1.2 方法 参照组:该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流程为:对症护理、心理指导、健康宣教和临床指导。研究组则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详情流程为:①构建循证护理小组。主要成员为监管人员、主管和护理人员等。之后组织小组成员参与培训,充分掌握循证护理的相关知识。培训期间需强化护理人员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同时查阅历史文献资料,最后总结和分析。此外,护理人员要具备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这样可在治疗期间充分了解患者及家属,从而避免发生医疗纠纷[1]。②监管临床病症。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评估患者的病情,结合文献资料和自身经验开展干预措施。在开展前需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充分掌握,结合患者的接受状况和期待的预后实施一对一护理流程。③心理指导。此次选取的护理人员均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在接待患者时要保持微笑,以亲切的语言进行交谈,消除其陌生感。④并发症的预防。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结合文献和临床医师的经验有效预防潜在的并发症。如:告知患者加强水的摄入,这样可以防止发生尿潴留或水肿。
1.3 指标判定 对比并分析研究组、参照组不同护理后的住院天数和心律失常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通过SPSS17.0软件采集验证,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形式表达,予以卡方检验,组间对比判定有统计学意义,检验P<0.05。
2 结果
2.1 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后的住院天数 从住院天数方面来看,应用循证护理的研究组短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参照组,组间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附表。
2.2 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后的心律失常发生率 研究组34例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有2例,比例为5.9%,参照组34例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有8例,比例为23.5%,组间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X2=4.2207)。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7~12天有较高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从而使死亡率增加。因此,在对该类患者治疗的同时还需强化护理工作[2]。循证护理属于现代化护理模式,属于常规护理的拓展和延伸,通过与临床经验的结合和掌握患者的病情,将新型护理流程予以制定。通过管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使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降低。与此同时,该护理方法贯穿整个治疗过程,较比常规护理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将临床护理本身的盲目性得以改善。此外,循证护理的实施可将患者的多方面需求得以满足,如:生理和心理,从而使护理质量水平提高。
附表 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后的住院天数
本组数据表示:应用循证护理的研究组,住院天数短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参照组,组间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从心律失常发生率来看,应用循证护理的研究组(5.9%)显著低于应用常规护理的参照组(23.5%),组间数据比对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循证护理较比常规护理更具有针对性,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将护理措施予以制定,对其康复起到促进的同时有效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经上研究可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可对心律失常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可在临床工作上推广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