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干预对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10-20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0刘颖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0)刘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接收的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43~76岁,平均(53.86±8.37)岁;研究组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42~78岁,平均(53.85±8.34)岁;两组基线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术后健康宣教、基础护理等,提醒患者定期复查等;研究组接受全程护理,内容包括:①为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充分掌握患者的生活习性,和家属、患者商讨造口位置,对患者存在的认知错误进行纠正;②严密观测患者术后造口的情况,对造口周围的皮肤用温水进行清洗,确保皮肤清洁干燥,正确指导造口袋的更换方法、注意事项等,叮嘱患者多喝水,防止尿路感染的发生;③术后患者需要终身配带尿袋,极易出现负性情绪,护理人员需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疏导不良情绪,激励患者积极面对生活;④出院后嘱咐患者穿着的衣服需轻柔,防止压迫造口袋,洗漱前用防水胶布把造口盘封好,洗漱后需更换造口袋,避免从事体力劳动或参加激烈的活动或运动,并留意造口的情况,如有不适需及时就医。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记录并比较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评估,分数越高则能力越好;同时记录两组生活质量情况,应用QLQ-30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应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单位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例数(n)表示计数,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附表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附表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注:相较对照组,aP<0.05。
组别 情绪功能 社会功能 认知功能 躯体功能研究组(n=43) 73.63±7.24a 70.24±5.76a 72.86±6.73a 72.67±6.25a对照组(n=43) 52.43±5.17 50.61±3.52 51.72±4.13 52.06±4.32 t 15.6262 19.0689 17.5558 17.7881 P<0.05 <0.05 <0.05 <0.05
2 结果
2.1 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自护技能、自护知识、自我意愿评分比较,(17.53±0.85)vs(8.46±0.67)、(12.63±0.92)vs(6.85±0.73)、(6.57±0.94)vs(2.16±0.6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自护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该组各项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提示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全程护理的效果优越,能明显提升其自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分析原因为:全程护理贯穿于患者的整个医治过程,不单为患者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还同时兼顾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的护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方面的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提升生活质量[1]。首先,对患者的认知情况进行干预,使其对自身疾病相关的知识有正确充分的认识,了解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纠正错误观念,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同时指导患者造口袋的正确护理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可提升其自我护理知识,护理人员严密查看造口情况,可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其次,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存在负性心理的患者进行及时疏导,与患者取得充分的沟通,掌握其内心真实想法与需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指导与疏导,可有效解除其负性情绪,激发其主观能动性,积极面对疾病的治疗,有助于促进康复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最后,指导患者学会造口护理的方法,逐渐适应配带造口袋的生活,出院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宣教,指导其正确的生活习惯,出现异常及时回院治疗,可有效减少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提升生活质量[2]。受样本量、时间等原因局限,关于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满意度、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影响,有待临床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全程护理在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