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与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对比研究
2019-10-20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中医院475100刘建国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中医院(475100)刘建国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的8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参照组:15例男,25例女;年龄43~68(53.4±6.3)岁;病程1~13(4.3±0.3)个月;试验组:13例男,27例女;年龄44~70(53.8±6.2)岁;病程1~13(4.5±0.3)个月。所有患者都符合相关的医学伦理审核标准,签有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OT术治疗,在患者胸骨上方颈横纹处做手术切口,游离皮瓣后切开颈白线,暴露甲状腺腺叶,清扫腺叶淋巴结。双侧多发性病灶或峡部病变者,可实施近全切或对侧全切,术后进行置管引流。试验组采用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患者右乳内侧胸骨旁做纵向切口,间隙分离皮下深筋膜,置入1cmTrocar,腹压维持在6~8mmHg间,置入腔镜,在乳晕内两侧上方做切口,置入0.5cmTrocar,分离皮下间隙。切开颈白线,分离带状肌,离断甲状腺峡部,分离患侧腺叶并向上牵拉腺叶,向外侧牵拉带状肌,采用超声刀切断甲状腺动静脉三级分支,剥离上位甲状旁腺,分离环甲间隙,切断腺叶上极,再次向上牵拉腺叶,分离Berry韧带,切除腺叶,甲状腺多发病变者,可保留神经入喉部位的部分腺体。同时,清扫患侧淋巴结,清理创面后缝合颈白线,再置管引流。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Tg、VEGF水平、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疼痛(VAS)评分、淋巴结清扫数目。其中,VAS评分满分10分,得分越低,疼痛程度越轻。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处理数据,计数、计量资料用(n,%)和(±s)表示,差异用X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参照组,手术切口明显小于参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附表。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Tg、VEFG水平对比 两组患者术前Tg、VEFG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Tg(77.5±35.4)、VEFG(14.8±5.6)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的(95.8±37.3)、(18.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附表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n,±s)
附表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n,±s)
组别(n=40)淋巴结清扫数目/个手术切口/cm术中出血量/ml VAS评分/分参照组 6.7±1.3 73.2±11.3 4.3±1.0 11.9±1.9试验组 2.1±0.8 40.1±10.2 3.1±0.6 12.1±2.2 t 19.06 13.75 6.51 0.44 P 0.00 0.00 0.00 0.66
3 讨论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疾病,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作为肿瘤组织恶性程度较低的病症类型,若不及时采取治疗,可增加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性,加大患者病死的几率。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全腔镜下,采用电视放大系统,可清晰显示手术视野内的血管,能降低术中损伤血管的几率,且超声刀可有效止血,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此外,全腔镜手术切口较小,且切口位于隐蔽处,能确保患者术后的美观性[1]。而且,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胸前壁分离范围较小,能减轻手术创伤,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的手术预后[2]。因此,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全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试验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实施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的参照组,且其VAS评分、术后Tg、VEFG指标明显低于参照组。而Tg既是重要的前体蛋白物质,能合成甲状腺素;又是评估功能性甲状腺组织的肿瘤标志物。VEFG是促血管生物蛋白物质,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因此,Tg、VEFG水平降低表明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能抑制肿瘤细胞增长,避免新生血管形成。
总之,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能有效止血,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