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注射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2019-10-19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5000何涛张学良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9期
关键词:腰部腰椎间盘针刺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5000)何涛 张学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骨外科疾病,并且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这种病症的发病率在临床上具有明显提升[1]。当患者发病后,其主要症状以腰部疼痛和坐骨神经痛为主,部分患者可感双下肢或单侧下肢出现严重疼痛麻木感,这种状况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2]。目前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以开放性手术方案进行治疗,而这种手术方案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手术创伤,多数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可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神经压迫状况。本次研究中,探究将穴位注射配合手法治疗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其治疗不良反应,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入的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开展研究,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76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通过双色球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收入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中患者性别资料为男21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45~7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2.9±10.2)岁;实验组中患者性别资料为男19例,女19例,患者年龄为42~75岁,患者平均年龄为(63.7±11.2)岁。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时经临床体检,未见全身疾病和器质性疾病患者,在入院时均具有正常的认知功能,患者一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其细微个体化差异,不对本次研究结果造成实验,患者具有良好的可比性(P>0.05)。

附表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推拿治疗,患者取侧卧位并将患侧保持在上,而健侧则处下方,并保持伸长状态,医务人员在按摩时采用肘部对患者的臀部和肩部进行按摩,使患者的腰部被动旋转,根据患者感受进行力度选择。

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针刺部位以及注射方式。

首先患者取坐位并选取患者的环跳、腰阳关、昆仑、夹脊等穴位进行注射。首先患者保持卧位,并告知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注射后反应,应用常规注射器对患者进行野木瓜注射液5ml、维生素B1 2ml、维生素B12 2ml注射,在注射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针刺的部位和深度,避免注射发生意外,当达到合适深度后,可以将药物缓慢注射,每个穴位,注射量应当控制在0.5~1mL左右,在注射完成后,将针头快速拔出。

1.3 评价标准 采用本院自制的表格根据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显效:患者在治疗过程后无腰痛病状,并且可以正常活动。有效:患者在治疗后腰痛症状大致消除,局部活动受限。无效:患者在之后腰痛症状无减轻,且无法正常活动。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不良事件包括:眩晕、复发、针刺部位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结果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在进行结果统计时,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数据采用(%)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结果分析后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34/38),其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的65.79%(2 5/3 8)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附表。

2.2 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对比 并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2.63%低于对照组18.42%,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骨科疾病,这种病症会导致患者出现腰腿疼痛的症状,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3]。引起这种病症的主要原因都是由患者的腰椎间盘各部分出现退行性病变而导致患者发病,主要是由于患者髓核出现病变,进一步引起患者出现腰椎间盘突出。而近年来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发展,腰椎间盘突出病症的控制在目前临床上也有了更多的手术方案,但这种疾病在近年来的发病趋势也在不断增加,影响了许多患者的正常生活,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4]。

导致患者患病的因素有:腰部创伤、风寒湿热等身体状况。在患病后腰部产生疼痛导致无法正常生活,给患者的生活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次实验结果提示,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34/38),其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的65.79%(25/38)更高,组间差异明显,并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结果提示这种治疗方案在应用于治疗中能够改善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状况,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腰部疼痛感,降低患者的病症不适感,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针灸治疗是指根据中医医学理论将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或相关的穴位刺入患者的身体,实施捻转或者提插等相关针刺方式将人体指定部位产生刺激作用,最后使患者得到治愈。根据最新针灸学研究调查显示[5],在传统推拿治疗中,将传统治疗中所应用的针灸针,应用注射器进行替代,同时应用药液对患者的穴位进行刺激,能够起到较针灸穴位来说更为良好的治疗效果。

针刺穴位注射治疗方案是建立在针灸治疗方案上的一种现代化的腰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案。针刺穴位注射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以后导致的背部的疼痛以及下肢放射性的疼痛,有很好的疗效。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以后压迫神经引起的肌肉痉挛,针刺穴位注射对于解除肌肉的痉挛有很好的疗效。腰部疼痛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心理状态和康复过程中的不适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而穴位注射方式能够减少患者的西药用量,这对于缓解患者的腰部疼痛感来说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说腰椎间盘突出以后针刺穴位注射治疗主要是解除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背部以及臀部腿部的肌肉痉挛情况,同时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恢复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的神经根水肿情况。

综上所述,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穴位注射配合手法治疗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十分积极的治疗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腰部腰椎间盘针刺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推拿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