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上消化道穿孔围手术期诊疗分析

2019-10-19河南省杞县人民医院475200刘广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9期
关键词:大部修补术穿孔

河南省杞县人民医院(475200)刘广涛

上消化道穿孔是最严重的溃疡病并发症之一,将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将会产生更加严重的不良威胁[1],为此需要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但由于患病类型不同,需要对其予以良好的诊断[2],目前临床医生多采用站立位X线腹部扫描方式进行诊断,能够获得显著效果[3],之后依据患者的疾病类型,主要采用胃部分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与溃疡穿孔修补术等[4]。本文将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男71例,女39例,年龄为62~75岁,平均年龄为(68.5±4.9)岁。纳入标准:均符合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诊断标准;均存在腹部压痛与反跳痛症状。排除标准:患有其他消化道疾病;患有严重的意识障碍症状。患者家属在了解相应的诊疗方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对本实验进行监督;使用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处理。

1.2 方法 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均行站立位X线腹部扫描,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其予以禁食、补液、抗感染、胃肠减压、维持电解质平衡与抗休克等处理。经过扫描后可知,32例患者行胃部分切除术,22例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56例患者行溃疡穿孔修补术,之后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以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

1.3 观察指标 患者的患病类型;患者的预后情况,主要包括近期并发症、十二指肠瘘、再穿孔、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肺部感染与死亡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数据,使用x2检验和t检验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方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患病类型 经过站立位X线腹部扫描后,78例患者的类型为胃溃疡穿孔,32例患者的类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并且在32例患者中共有17例患者为胃癌穿孔。

2.2 患者的预后情况 经过对患者的随访后得知,行胃部分切除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近期并发症明显高于行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并且行胃部分切除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十二指肠瘘、再穿孔、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肺部感染与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行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

3 讨论

上消化道穿孔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也是最严重的溃疡病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的临床症状特征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若未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将导致患者出现体内水电解质紊乱与感染等不良症状[5]。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其无法对疼痛进行有效的感知,并且未具有显著的腹膜刺游征,在进行常规血液检测时也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白细胞升高现象,因此患者并未具有显著的临床特征;同时由于老年患者的机体免疫力较弱,将会产生诸多合并症,当进行就诊时,医生将会产生一定的误诊情况,从而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基于上述论述,临床医生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检测能力,明确患者的疾病类型,如此才能够有效的进行治疗。

目前临床医生多使用站立位X线腹部扫描方式对患者进行扫描诊断,此种方式能够辅助检测人员对患者进行扫描诊断[6]。但若患者的上消化道穿孔症状表现明显并且有不断加重趋势,则需要立即对其进行剖腹探查[7]。当患者得到确诊后并排除其他禁忌症后,临床医生多主张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主要的治疗目的在于避免胃肠内容物由穿孔处进入腹腔,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腹腔炎症的发生率,进而缓解患者的病症。但对于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其免疫力较弱,加之病程较长,同时具有产生诸多其他合并症,因而使得手术风险较大[8]。基于此,临床医生主要采取的原则在于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临床中医生主要的手术方式包括胃部分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与溃疡穿孔修补术等三种但对于方式的选择依然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主要原则如下:①若患者的年龄较大、穿孔时间长、病情严重且免疫力较弱,则需要采取溃疡穿孔修补术,以降低对患者的不良损伤;②若患者的年龄稍小,穿孔时间短且病情较轻、机体免疫力较强,则可采用胃大部切除术,以使患者获得良好效果;③若患者已发展至胃癌穿孔阶段,则在患者机体允许的情况下对其予以胃大部切除术,以此延长患者的生命。虽然上述三种方式对于不同的患者能够获得不同的治疗效果,但临床医生在进行手术治疗时仍然需要注意如下问题:①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病情发展快并且合并症较多,因此为进行有效的治疗,则临床医生需要将患者的病史、体检结果与其他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考虑,从而能够做出全面诊断,以免发生误诊或漏诊现象;②当患者确诊并排除禁忌症后,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对患者予以手术治疗,以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③临床医生需要严格依据患者的检查结果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并且需要摆脱一味强调手术完美与彻底的做法与观点,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④术前、术中与术后分别需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处理,以此确保患者避免发生不良后果。依据本项研究结果可知,行胃部分切除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近期并发症、十二指肠瘘、再穿孔、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肺部感染与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行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虽然临床中多主张使用溃疡穿孔修补术,但依然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判断。

附表 患者的预后情况[例(%)]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手术方式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主要方式,但为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需要事先对患者进行有力的检测,并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以选择适合的方式,如此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后果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大部修补术穿孔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75例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疗效观察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老年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