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手术切口矫正内眦赘皮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9-10-19河南省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473000王英俊杨芳向月韩军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9期
关键词:重睑成形术皮瓣

河南省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473000)王英俊 杨芳 向月 韩军

本文旨在分析不同手术切口矫正内眦赘皮的临床效果,选择横切口法、Z皮瓣成形术进行比较,正文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于我院接收的内眦赘皮患者中选取66例开展本次研究,病例选取时间:2017年9月~2018年8月,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共两组(对照组、观察组)。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为首次进行矫正手术,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对手术不耐受的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

对照组:33例(64眼)患者中包括男性2例和女性31例;年龄范围:22~36岁,年龄平均值(27.15±3.60)岁。内眦赘皮分度:轻度11例(20眼),中度16例(32眼),重度6例(12眼)。观察组:33例(63眼)患者中包括男性3例和女性30例;年龄范围:23~37岁,年龄平均值(27.22±3.58)岁。内眦赘皮分度:轻度12例(22眼),中度16例(31眼),重度5例(10眼)。组间基线资料进行比较无较大的区别(P>0.05)。

1.2 方法 对照组:Park法重睑成形术横切口法:①设计切口:平卧位,根据“三庭五眼”原则和患者要求对重睑线的形态和宽度进行设计,叮嘱患者保持放松,确定原内眦点于皮肤表面的投影点,将其作为新的内眦点,做好标记。②手术操作:对手术区域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对切口周围皮肤采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从新内眦点开始向原内眦点方向将皮肤、皮下组织依次切开,将眼轮匝肌松解后,再将内眦韧带、筋膜组织适当切除,在鼻侧下方缝合原内眦点并固定在鼻侧腱膜,将切口适当延伸,将内眦赘皮下的眼轮匝肌、下睑缘上多余皮肤切除后,将切口依次缝合,按照术前设计好的重睑线切开,进行重睑成形术。③术后处理:在手术完成后,均匀涂抹少量红霉素眼膏于眼部切口处,5~7d后可将缝线拆除。

观察组:Park法重睑成形术联合Z皮瓣成形术:①切口设计:嘱患者取站立位、闭眼,先使用重睑设计器标记重睑线,设计重睑宽度,直至患者满意,之后嘱患者取仰卧位,顺着垂直的内眦赘皮皱襞画线,作为中轴线,于中轴线下端斜向鼻上方、上端向上睑缘处作标记线,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Z”形长度。②手术操作:对切口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和局部浸润麻醉,于手术显微镜下按照“Z”标记线切开内眦部皮肤,形成两个三角形且相对的皮瓣,将皮下组织分离后,对内眦部的部分眼轮匝肌进行修剪、离断,直至三角形皮瓣可无张力旋转。将内眦韧带前支充分暴露,将内眦韧带使用5.0铲针线缝合固定在鼻骨膜上,对三角形皮瓣进行适当修剪,以两个皮瓣可自然交换位置为宜,两个皮瓣对合良好后再进行对位缝合。根据术前标记的重睑线将上眼睑皮肤切开,将切口下方部分眼轮匝肌组织剪除,促使眶隔暴露,将其水平切开,固定重睑线切开下缘的眼轮匝肌于上睑肌腱膜上三点,确保双眼睑固定位置相同,间断缝合切口。③术后处理同对照组一致。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在手术前、手术后对两组内眦赘皮患者进行正位拍照,观察内眦间距(ICD)和睑裂长度(HLFL)比值的变化。ICD/HLFL比值≈1说明符合审美标准。(2)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内眦赘皮患者对于矫治效果的满意情况、判定标准:①满意:重睑形态、弧度、内眦均较为良好、自然,切口处无瘢痕,上眼睑未见肿胀情况发生;②基本满意:重睑线流畅且内眦自然,切口存在细小瘢痕;③不满意:重睑形态不自然、弧度不流畅,内眦改善不明显,存在明显的切口瘢痕,且上眼睑存在肿胀情况。(3)在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对两组内眦赘皮患者切口瘢痕增生、复发情况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 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时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以[n(%)]表示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以均数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结果显示为P<0.05,则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CD/HLFL比值 两组内眦赘皮患者比较手术前的ICD/HLFL比值差别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ICD、ICD/HLFL均比对照组低,HLFL比对照组高,P<0.05。见附表所示。

附表 对比两组的ICD/HLFL比值情况

2.2 对矫治效果满意度 观察组内眦赘皮患者对矫治效果满意度为93.94%,明显较对照组的75.76%更高(P<0.05)。

2.3 随访情况 观察组内眦赘皮患者的切口瘢痕增生率为3.03%,与对照组的6.06%,两组比较相差不大(P>0.05),但观察组复发率(0.00%)比对照组(15.15%)低(P<0.05)。

3 讨论

内眦赘皮会对患者眼部美观、部分视野产生影响[1][2][3],导致假性斜视的发生。临床治疗内眦赘皮的术式较多,且不同的手术切口所形成的效果也存在差异。临床常使用横切口法、Y-V成形术、Z皮瓣成形术等术式[4][5]。Park法重睑成形术有助于内眦赘皮患者眼部外观的改善,促使内眦部皮肤顺应性增加,促使瘢痕增生情况减少。本次研究对内眦赘皮患者采用Park法重睑成形术时运用横切口,整个手术切口呈横行线,切口从内眦内侧缘至下睑缘,可减少内眦部切口[6],且在赘皮矫正过程中,基本不需要将皮肤去除,因此术后不容易形成瘢痕。Z皮瓣成形术中采用“Z”形切口,可自然衔接重睑线切口,完美结合重睑线和新内眦点[7],可使内眦部同鼻根的距离缩短及皮肤张力降低,从而降低术后瘢痕发生率和复发率。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内眦赘皮患者的ICD、ICD/HLFL、HLFL均更优,且术后切口瘢痕增生率、复发率均较低,因此患者对矫治效果比较满意,说明了Z皮瓣成形术的效果比横切口法更加显著。

总而言之,同Park法重睑成形术横切口法相比,内眦赘皮患者采用Z皮瓣成形术的效果更令人满意。

猜你喜欢

重睑成形术皮瓣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重睑修复术后重睑凹陷过深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探讨
切开联合埋线重睑法治疗中老年上睑皮肤松弛
浅析重睑术后护理常识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