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肩胛骨骨折患者应用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9-10-19河南省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472500纪保辉王晓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9期
关键词:肩胛肩胛骨活动度

河南省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472500)纪保辉 王晓峰

临床中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传统方式即为非手术保守治疗,但是肩胛骨的位置较为特殊,且肩胛骨前后均被肌肉包绕,常不易出现骨折,而一旦出现骨折,则具有较多的类型,且患者通常有其他合并伤存在,为此仅给予其保守治疗无法获得理想的康复效果,且患者在治疗期间极易有肩胛骨畸形愈合的情况出现,限制患肢功能,且对患者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存在严重不良影响[1]。本文主要分析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特抽选本院接收的患者进行比较研究,其详细内容整理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资料 以单双号分组的方式将在本院接收的肩胛骨骨折患者70例(2016年8月~2017年12月)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例数相同,均为3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9:16;年龄平均值为(42.28±4.76)岁;根据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患者16例,高处坠落伤患者10例,暴力打击伤患者4例,器械砸伤患者5例;根据骨折类型,肩胛体骨折患者15例,肩胛颈骨折患者14例,肩胛盂骨折患者4例,肩胛冈骨折患者2例。观察组:男、女性患者例数占比各为21例、14例;年龄平均值为(42.35±4.74)岁;根据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高处坠落伤、暴力打击伤、器械砸伤患者例数分别为18例、9例、5例、3例;根据骨折类型,肩胛体骨折、肩胛颈骨折、肩胛盂骨折及肩胛冈骨折患者例数分别为17例、13例、2例、3例。入选标准:经检查发现为创伤性肩胛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齐全的患者;无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标准:有精神障碍,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非创伤性肩胛骨骨折患者。比对上述两组肩胛骨骨折患者的资料数据,组间存在的差异微小(P>0.05)。

附表 对比两组肩胛骨骨折患者的计量资料数据(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为患者开展肩胛骨位置CT检查和X线检查,针对无移位患者,为其开展上肢悬吊治疗,开展为期4~6周的固定治疗;针对骨折移位在10mm以内且骨折周围的重要组织未有损伤存在的患者,需要为其开展消肿治疗和止痛治疗,实施手法复位治疗以后给予患者颈腕吊带、三角巾或者外展架开展制动治疗,定期开展X线片检查,患者接受4~6周治疗以后可开关节功能锻炼,外固定于骨折愈合以后解除。

观察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为患者开展手术治疗之前将检查工作完善,患者发生骨折3~10天内开展手术治疗。患者以健侧卧位或者俯卧位接受手术治疗,开展全麻以后,将三角肌后部从肩胛冈位置分离,将冈下肌充分的暴露,开展分离操作的同时,对患者的血管与神经给予保护,对三边孔颞部结构以及四边孔内部结构避免损害并给予保护。若患者为肩胛盂骨折,需将其关节囊切开,充分暴露肩胛盂和肩胛颈位置,以便于手术操作的开展。若患者为肩胛骨体部骨折和肩胛冈骨折,实施钢板内固定治疗,若患者为肩胛盂缘骨折可为其使用螺钉开展内固定治疗。手术过程中需要借助X线检查骨折复位情况,确定复位良好以后开展缝合操作。手术结束后两周之内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外部固定操作,手术结束三周指导患者开展肩关节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统计上述两组肩胛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临床总有效率(优率、良率之和)表示[2]:优标准即为患者接受治疗后,肩周在持重的状态下无疼痛症状,且肩关节的活动度正常;良标准即为患者接受治疗后,肩周于持重状态下有轻微疼痛症状存在,关节活动受限程度较轻;可标准即为患者治疗以后,在开展肩周常规活动时有疼痛症状存在,且肩关节活动重度受限;差标准即为治疗以后患者的肩周仍然有持续性疼痛症状存在,且肩关节活动受限程度较重。②对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肌力和疼痛程度进行分析——关节活动度由1~4分评定,若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正常则为1分,关节活动存在轻度受限则为2分,关节活动为中度受限为3分,关节活动受限程度严重为4分;肌力通过测量盂极角进行评估,分值为2~5分;疼痛程度则以数字模拟评分法进行评分,以0~10分表示疼痛症状由无至剧烈难以忍受。

1.4 统计学处理 分析并汇总本研究数据,所有数据均以SPSS20.0版进行处理,以“%”表示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数据,用卡方检验;以均数差表示患者的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和肌力,数据比对以t检验。若P<0.05,则表示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数据比对差距明显且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下文数据,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优、良、中、差患者例数分别为15例、18例、2例、0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1.43%,其中优8例,良17例,中9例,差1例。

2.2 分析附表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关节活动度评分亦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肩胛上下动脉、旋肩胛动脉、肩胛颈横动脉等均为肩胛骨血供的来源,加之肩胛骨有丰厚的肌肉覆盖,可将骨折移位的情况避免[3]。为此以往临床针对肩胛骨骨折主要开展保守治疗,该项治疗方案实施后,患者的骨折愈合速度较快,但是常需要接受长时间的固定治疗且骨折愈合期间出现畸形愈合的概率较高[4]。近年来,肩胛骨骨折临床发病率伴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交通运输业发达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且伴随临床进一步研究,发现保守治疗的局限性逐渐显露[5]。

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可对精确复位给予保证,且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将患者的肩关节解剖结构和肩胛骨解剖结构修复[6]。除此之外,手术治疗可以修复肩胛骨骨折患者其他的合并伤,且通过内固定治疗可以对骨折位置进行妥善的固定,术后为患者开展积极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且可以将疾病症状改善。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评分以及肌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因手术治疗可以更加准确的复位并固定骨折位置,促进患者机体康复,减小骨折对其关节活动产生的影响,且可以缓解患者机体的疼痛感,提升疾病的临床疗效。

总而言之,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可促进患者病痛改善及骨折位置的愈合,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肩胛肩胛骨活动度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反向全肩关节置换术后肩胛骨切迹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肩胛盂的骨性解剖结构
肩胛下肌损伤分型及治疗研究进展
正常成年人肩胛动脉网的高频超声检查
肩颈痛,锻炼肩胛骨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
肩胛骨骨折手术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