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的临床特征与MRI表现

2019-10-19李贝贝任翠萍程敬亮李莹肖翠萍林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轴位层状脑积水

李贝贝,任翠萍,程敬亮,李莹,肖翠萍,林晨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河南郑州 450052; *通讯作者 任翠萍 .rcp810@sohu.com

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Lhermitte-Duclos disease,LDD),由Lhermitte等[1]于1920年首次报道并命名。本病发病率极低,目前关于其 MRI表现的报道较少;但其发病部位及 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本文回顾性分析5例LD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特征,为提高本病的术前确诊率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 2011年8月—2018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LDD的5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17~48岁,中位年龄41岁。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均行脑部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3例行MRS扫描。所有患者行MRI检查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组患者具有非特异性症状,包括头痛、头晕等。其中2例突发意识障碍,3~5 min后意识清醒;1例伴左侧肢体麻木、无力。本组患者症状持续时间为5 d~5个月。

1.2 MRI检查 采用西门子 Verio 3.0T或 GE 3.0T Discovery MR750扫描仪,使用头部线圈,取仰卧位行MRI检查。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脑部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其中3例行MRS扫描,扫描中心位于双侧眉弓连线中点。脑部 MRI平扫包括轴位、矢状位 T1WI(TR 260 ms、TE 3 ms)、轴位 T2WI(TR 4200 ms、TE 93 ms)、轴位 DWI(b=0、1000 s/mm2),增强扫描序列包括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扫描层厚5 mm,层间距1.5 mm。1H-MRS采用多体素点分辨选择波谱。扫描中心尽可能定位于肿瘤最大层面实性部分及病变中心区域。使用Gd-DTPA作为对比剂,注射剂量为0.2 mmol/kg。所有患者脑部MRI观察包括肿瘤发病部位、大小、形态及信号强度,同时记录是否伴有瘤周水肿、瘤体是否强化及其强化方式等。所得图像均由2名经验丰富的MRI诊断主治医师进行分析并达成一致意见。

2 结果

本组5例LDD患者中,2例肿瘤位于右侧小脑半球(图1),1例累及右侧小脑半球及右侧桥小脑结合臂,1例位于左侧小脑半球,1例位于小脑上蚓部(图2)。病变侧小脑半球体积增大,局部肿块呈斑片状,边界较清晰,瘤体表现为增厚的小脑叶与脑沟形成的分层状结构,T1WI均呈条纹状等/低信号(图1A、图2A),T2WI均呈条纹状等/高信号(图1B、图2B),DWI(b=1000 s/mm2时)可见点条状轻度扩散受限(图1C、图2C);病灶周围均无明显水肿;病灶有一定的占位效应。本组5例患者均造成四脑室形态失常,4例梗阻性幕上脑积水(图2D);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增强扫描示3例病灶未见明显强化(图2E),2例呈点条状轻度强化(图1D)。

术中可见小脑半球膨大,呈鱼肉状,呈苍白或淡红色,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小脑脑回增宽,皮层增厚,结构呈层状排列,类似洋葱皮样。分子层内有大量神经纤维,浦肯野细胞层消失,颗粒层增宽,被大量分化不良的神经元替代,白质减少,变薄(图1E、图2F)。

图1 男,48岁,无明显诱因头痛1个月。轴位T1WI(A)、轴位T2WI(B)、DWI(C)示右侧小脑半球层状等/长T1等/长T2信号,DWI(b=1000 s/mm2)轻度扩散受限呈稍高信号(箭);增强扫描可见病变内点条状轻度强化(箭,D);病理镜下颗粒层内可见分化不良的神经元(HE,×100,E)

图2 女,17岁,头痛、头晕1个月。轴位T1WI(A)、轴位T2WI(B)、DWI(C)示小脑上蚓部可见层状等/长T1等/长T2信号,DWI(b=1000 s/mm2)轻度扩散受限呈稍高信号(箭);矢状位T1WI可见小脑扁桃体下疝、幕上脑积水(箭,D);增强扫描病变内未见明显强化(箭,E);病理镜下见分子层内有大量神经纤维,颗粒层增宽,内见大量分化不良的神经元(HE,×100,F)

3 讨论

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偏小,故纳入的LDD患者发病年龄及性别优势无特征性。LDD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起病隐匿,逐渐发展,早期多无症状,后期缓慢出现[2],其首发症状以颅内压升高为主,其次出现头痛、头晕、意识障碍、呕吐、视乳头水肿等;同时会出现小脑半球的占位效应,如共济失调、幕上脑积水等[3]。部分患者伴有Cowden综合征[4]。Cowden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以多发皮肤黏膜疾病、巨脑、多发错构瘤、乳腺、甲状腺、直肠和神经系统肿瘤为特征[5]。

LDD是一种缓慢生长的小脑肿瘤,多见于小脑半球,可累及小脑蚓部,与非病变的脑组织缺乏明确分界[6]。LDD组织病理学特征明显,通常表现为正常颗粒层和浦肯野细胞层被异常的节细胞取代,常伴有临近分子层增厚和过度髓鞘化改变,颗粒细胞层正常结构消失,被大量分化不良的神经元取代,中央白质萎缩或减少,局部可见微小钙化[7]。小脑叶片中异常神经元细胞增生和过度髓鞘化在T1WI和T2WI呈等信号;而中央白质萎缩所致疏松结构间的脑脊液在T1WI和T2WI分别呈低信号和高信号,从而形成了本病的典型MRI表现,即“虎斑征”。T1WI呈条纹相间或层状排列的等/低信号,T2WI呈条纹相间或层状排列的等/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提示病变区血-脑屏障无明显破坏。本病常具有一定的占位效应,导致周围脑组织受压、变形,引起小脑扁桃体下疝;有时会压迫四脑室及中脑导水管,致幕上脑积水[8]。本组5例LDD均可见“虎斑征”,病变周围均无水肿;5例均可见四脑室受压变形及小脑扁桃体下疝,4例可见幕上脑积水;注射对比剂后,3例病灶未见明显强化,2例可见条状强化,推测与临近部位的柔脑膜小血管增生或局部静脉血管异常有关[6]。本组 LDD中,3例行MRS检查示病变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降低,提示脑实质破坏;胆碱降低提示非肿瘤性病变,符合细胞的脱髓鞘改变;乳酸增加提示病变部位的无氧糖酵解增加。

总之,LDD的MRI特征性表现为:①发病部位小脑半球或小脑蚓部;②肿瘤的信号呈“虎斑征”,周围无明显瘤周水肿;③可伴有小脑扁桃体下疝;④可引起幕上脑积水;⑤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或轻度强化;⑥MRS见NAA与胆碱减低,乳酸峰出现。

猜你喜欢

轴位层状脑积水
华北春季降水性层状云中冰相粒子形状分布
髌骨轴位X线片的结构化报告:诊断和定量测量要点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旺苍地区灯影组层状硅质岩类孔洞充填特征
虹膜纹理引导的飞秒激光囊膜标记法在Toric IOL植入中的应用
火星上的漩涡层状砂岩
揭密:脑积水的“水”哪来的?该怎么处理?
什么是脑积水?
屈光不正误诊为弱视49例视光学因素影响
新型铋系超导体有望加速层状功能材料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