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视阈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2019-10-17高慧
高 慧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一、调查问卷的编制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的现状,本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阈选取了来自各高职院校中的学校管理者、专任教师、学生(在校生和毕业生)以及企业人员(主要是中层及以上管理者)作为调查对象。分别编制了《产教融合质量问卷调查表》(学校管理者、专任教师、在校生、毕业生、企业)问卷。问卷采用问卷星网上调研的方式,对发放对象进行严格筛选和控制。调查问卷共发放1608 份。其中在校生1058份,毕业生157份,专任教师117份,学校管理者134份,企业142份。
二、调查问卷的分析
调研问卷数据输入SPSS22.0 软件进行分析,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差异性分析、相关分析等分析方法。
1.在校生产教融合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显示:Cronbachα 系数为0.756>0.65,该问卷设计的信度较高。在校生以二年级学生为主,男女生比例适中,专业分布相对较为平衡,其到企业实习的途径一般是学校统一安排、自己联系或亲戚朋友介绍;超过一多半的学生感到去企业参观收获比较大;75.9%的学生认为参与产教融合的活动时制订了明确的目标,活动结束后活动目标得到了实现,符合实际情况;80.3%的学生对参加产教融合的效果较为满意。同时,报酬太低;工作太苦、太累、时间太长;工作太枯燥、没意思;对现在岗位上的工作没兴趣,不喜欢;与管理人员或同事相处不愉快;工作环境和条件太恶劣;企业的规章制度太严格、呆板、不自由,都是产教融合活动中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因素。
2.毕业生产教融合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显示:Cronbachα 系数为0.732>0.65,该问卷设计的信度较高。毕业生年龄主要是在20-29岁之间;工龄较短,主要集中在1-3年(含3年);学历主要为大专;半数以上的人在企业工作;月收入主要集中在3000 元到5000 元之间;岗位类别以技术类、管理类、营销类为主。数据显示,毕业生对在校期间参与产教融合活动对就业的帮助作用比较认可。参与各种形式的产教融合活动的主要收获有:接触了学校缺少的设备与技术,提高了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促进了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以及提高了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如表1所示,相关分析显示:与就业的相关性成为毕业生衡量产教融合效果的最为关键的标准。产教融合的满意度与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技能在工作中的有用性呈现出显著的相关。同时与产教融合活动对就业的作用也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701。
表1 毕业生参与产教融合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表2 不同收入对产教融合活动的差异性分析
如表2所示,差异分析显示:产教融合满意度受学历、职务、收入、岗位类型影响。不同职务的毕业生,对产教融合活动效果的满意度、产教融合对就业的作用、学校所学在工作中的作用等方面呈现出显著性差异。高级管理人员与其他职务之间的差异性相对更为显著;不同收入的毕业生在工作的胜任能力以及学校所学知识、技能的有用性方面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低收入的毕业生(3000 元以下)与较高收入的毕业生(3000-6999 元)在工作胜任力方面存在显著性的差异,结果符合现实,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问卷的效度。在所学知识的有用性方面,7000 元及以上收入的毕业生与低于7000 元的毕业生之间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并明显高于低收入的毕业生。一定程度说明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对毕业生的工作收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同岗位类别的毕业生在所学知识的有用性方面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技术类与管理类以及营销类之间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管理类及营销类毕业生明显高于技术类毕业生。
3.专任教师产教融合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显示:Cronbachα 系数为0.728>0.65,该问卷设计的信度较高。教师教龄以1-3(含3年)和10年以上为主;参与产教融合的教师,82.9%的人目标明确,77.7%的教师能积极主动寻找并拓展产教融合与合作企业建立密切联系,47.9%的教师基本能与企业合作进行研发或者申请专利,66.7%的教师在产教融合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有效认真的指导和帮助,82.9%的教师认为参与各种形式的产教融合活动能理实结合、提高教学能力;75.2%的教师对参与产教融合的效果较为满意。
如表3所示相关分析显示:教师在参与产教融合活动过程中的积极性与教师与企业进行研发、专利、课题、对企业的了解程度以及满意度等方面的合作均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教师的产教融合活动目标明确性与满意度显著相关;教师的胜任力与产教融合活动的满意度之间显著相关。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对产教融合活动的质量与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4.学校管理者产教融合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显示:Cronbachα 系数为0.702>0.65,该问卷设计的信度较高。学校管理者以中层管理人员为主;78.4%的人表示学校有明确的产教融合政策、规章制度。58.2%的人表示学校有专门的产教融合管理部门并配备了专业产教融合的管理人员,88.8%的管理者认为学校积极寻求开拓产教融合资源,并监督引领产教融合活动的开展,79.9%的学校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合同并有专项经费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产教融合活动对提升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和能力帮助很大,但与企业合作科研成果的转化不容乐观;72.4%的人表示对学校组织的产教融合活动的效果比较满意。
表3 参与态度与合作成果的相关性分析
表4 职业院校对产教融合活动的重视程度与其实施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明确的产教融合目的以及政策制度,对于了解企业所需人才的规格、科研成果的转化、产教融合效果的满意度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专门的产教融合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产教融合资源的获取及活动的监督,合作合同签订及专项经费保障等,都对了解企业所需人才的规格、科研成果的转化、产教融合效果的满意度等具有一定的影响。产教融合资源的获取及活动的监督与了解企业所需人才的规格、产教融合效果的满意度之间显著相关。
5.企业产教融合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显示:Cronbachα 系数为0.812>0.65,该问卷设计的信度较高。企业产教融合调研多以管理人员为主。性别比例较为均衡,年龄主要集中30-39岁,学历层次主要本科为主;企业规模方面,3000 人及以上的企业规模占23.9%;企业对参加各种产教融合活动很期待并喜欢参与比例相对不高,只有56.4%。对企业在产教融合活动中的投入情况调查不容乐观。64.1%的被调查人员表示公司没有专门的产教融合规章制度和配备专门人员;54.2%的被调查人员表示公司没有与学校签订合作合同并且没有活动专项经费;52.8%的人表示公司没有派企业人员去学校上课、讲座、召开教学会议或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只有13.4%的企业对学校的工作环境、规章制度以及学校文化非常熟悉。此外,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的高校层次主要是大学本科和高职高专(专科)。
表5 不同规模企业与不同层次高校合作的差异性分析
如表5所示,差异分析显示:从企业的不同规模来看,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与研究机构及大学本科层次上的合作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研究院所和大学合作企业多集中于超过3000 人以上的规模企业,而职业院校的合作范围则主要集中于规模小于500人的企业;中小规模的企业满意度评价要明显优于超过3000人的大型企业。
三、调查结论
通过对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质量的问卷调查,发现:一是学生层面,其产教融合质量受其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对参与产教融合活动的满意度、产教融合目标的实现、产教融合对就业的促进作用等因素影响;二是教师层面,其产教融合质量受其对产教融合活动的满意度、教师的素质能力、教师胜任力、企业合作进行研发、明确的产教融合目标等因素的影响;三是学校层面,其产教融合质量受其学校管理者产教融合资源的获取、活动的监督、了解企业所需人才的规格、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明确的产教融合政策、产教融合效果的满意度等因素的影响;四是企业层面,其产教融合质量受其企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
1.学生层面
(1)与就业的相关性成为毕业生衡量产教融合效果最关键的标准
产教融合的满意度与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技能在工作中的有用性显著相关,同时与产教融合活动对就业的作用显著相关。毕业生较为认可在校期间参与产教融合各种活动对就业的帮助,与就业的相关性成为毕业生衡量产教融合效果的最为关键的标准。
(2)学生参与产教融合的效果满意度存在性别差异
职业院校毕业生主要通过去企业顶岗实习或见习、去企业参观、聆听企业人员在学校上课、聆听企业家或优秀员工到校讲座等参与产教融合活动,而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也逐渐成为职业教育中产教融合的重要形式。去企业参观的收获、听企业人员的上课情况、听企业家或优秀员工的讲座的收获、所属单位类型、在学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技能在实习中的用处、实习中能否胜任分配给您的工作以及对所参加的产教融合的效果满意度均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普遍认为在学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技能在实习中的用处高于女生,且男生对产教融合活动满意度相对较高。
(3)学生产教融合效果满意度受参与学生参与度、目标实现影响
参与产教融合活动收获的调研对于衡量产教融合活动的质量及价值显得更为重要。参与各种形式的产教融合活动的主要收获有:接触了学校缺少的设备与技术,提高了与他人交流、沟通能力,促进了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学生参与产教融合活动的积极性主要受:报酬太低,工作太苦、太累、时间太长,对现在的工作岗位没兴趣,与管理人员和同事相处不愉快,工作环境和条件以及有些企业的规章制度太严格、呆板等因素影响。学生产教融合效果满意度受参与产教融合的活动、产教融合活动结束后写总结、目标实现、指导师傅的指导评价、带队老师的管理、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和规章制度以及企业文化、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等因素影响。
(4)产教融合效果受职位、收入、岗位类别影响
对产教融合活动效果的满意度、产教融合对就业的作用、学校所学在工作中的作用呈现出职位、收入水平的差异。对于不同职务的毕业生来说,对产教融合活动效果的满意度、产教融合对就业的作用、学校所学在工作中的作用等方面呈现出显著性差异。高级管理人员与其他职务之间的差异性相对更为显著。由此可以看出,随着职务的升高,对产教融合活动本身的理解也随之变化,同时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工作年限、工作阅历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收入的毕业生在工作的胜任能力以及学校所学知识、技能的有用性方面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较高收入毕业生在工作胜任力、所学知识的有用性方面明显高于低收入的毕业生。管理类及营销类毕业生在所学知识的有用性上明显高于技术类毕业生。
2.教师层面
(1)教师的素质能力、胜任力是教师参与产教融合活动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大多数教师认为参与各种形式的产教融合活动能理实结合,提高教学能力。相关分析显示:教师的素质能力、教师的胜任力与产教融合活动的满意度之间显著相关。由于实际操作中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理论学习和培训为主。教师的这种学习和培训对于提升教师的能力素质和胜任力很有限。教师专业发展应该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也可以说进行产教融合,如支持高职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研发活动,企业管理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等多种形式。
(2)企业合作进行研发、明确的产教融合目标是教师参与产教融合满意度重要影响因素
教师对产教融合效果的满意度与目标明确、能积极主动寻找并拓展产教融合资源,合作企业建立密切联系、能与企业合作进行研发或者申请专利、对学生进行认真有效指导和帮助等因素相关。
3.学校层面
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明确的产教融合政策、了解所需人才规格、明确目标、产教融合活动对提升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和能力等是影响学校管理者对产教融合效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支持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高职院校学校管理者问卷调查显示:高职院校科研转化能力较弱,教师胜任力不足。
4.企业层面
(1)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动力不足
企业对参加各种产教融合活动很期待并喜欢参与的比例相对不高。虽然国家也出台了不少关于产教融合的政策,明确了产教融合中企业的主体地位,但企业积极性往往不高,即便是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相当数量的企业也是浅尝辄止,不愿与校方展开深入合作。这也可以理解,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学校属于公益性组织,两种组织的利益机制是不同的。产教融合需要向学校提供资金和设备等,需要耗费企业不少人力、物力及财力。因此,企业并不愿意将人才培养纳入产业价值链,而更倾向于将设备及资源用于内部员工的培养上。
(2)参与产教融合、满意度评价上存在企业规模的差异
——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存在高校层次的差异
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的高校层次主要是大学本科和高职高专(专科)。层次较高的学校在企业规模及类型的选择上拥有更大的主动权。而相对来说,在职业教育领域,学校本身发展水平的局限,以及对产教合作本身的依赖性更强于本科和研究机构,因而在合作对象的选择上则相对更为被动。从其均值来看,研究院所和本科合作企业多集中于超过3000人以上的规模企业,而职业院校的合作范围则主要集中于规模小于500人的企业。
——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活动投入不容乐观
企业在产教融合活动中的投入情况不容乐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没有利益机制的约束,浅尝辄止。如国内不少发展较为成熟且资金较为雄厚的企业,若非考虑企业社会形象的塑造及企业品牌知名度提升的原因,并不愿意主动加入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发展队伍。与此同时,反观我国多数中小型企业,出于运营资金的压力,平时并不注重人力资源的储备,也没有将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放在产教融合发展中,使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