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建设对医院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分析

2019-10-15张艳李翠荣李锋韦韧徐民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关键词:方法对策发展机遇信息化建设

张艳 李翠荣 李锋 韦韧 徐民

【摘 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研力度的逐步加大,信息技术较以往有了飞跃式的进步,而在信息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下,信息化建设给各行各业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其中,医院作为百姓安全健康最有利的保障,如何借助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的公共服务水平,已经成为医院各类工作人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出发,深入剖析了信息化建設对于医院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影响,同时也指出了在信息时代下提高医院公共服务水平的主要方法,以希冀给予广大医院工作人员一定可行的帮助和建议,进而促进医护事业进一步得到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发展机遇;医院公共服务水平;影响;方法对策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2

引言: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事实证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诸多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对于医院公共服务工作来说,由于传统医院公共服务管理长期以来均使用人工管理模式,使得多数医院的公共服务水平都严重受到管理者管理水准的限制,管理效果相对较差,时常会引发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导致医院正常医护工作受到影响。而基于信息化建设的医院公共服务管理模式,医院管理者能够借助信息管理系统全方位就所有患者及医护人员进行管理,管理过程更加人性,管理服务更加及时,不仅将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于医院的满意难度,同时也能有效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院的良性发展。

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所谓医院信息化建设,多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来对医院各项业务进行管理,而基于本文重点研究的公共服务管理层面,信息化建设则主要指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对患者各项病患数据的实时管理,是一种为患者提供综合医护服务的管理模式。其中,现行信息化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电子病历系统、移动护理系统、临床路径系统、患者用药系统、病房消毒系统以及感染控制系统等等,各种系统共同作用来形成医院公共服务信息化系统体系,一方面能够为患者提供远高于传统公共服务工作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基础医护人员减轻工作压力,提高日常医护工作效率。

二、信息化建设对于医院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影响

1.更加人性化的医护服务。在信息化建设深入下,患者随访系统、自主预约系统、移动护理系统等便于患者获取医护服务的信息系统得以应用和推广,这使得医护服务更加及时化和人性化,因人手不足、医护不及所致的患者病症加剧问题得以有效解决[1]。首先,借助患者随访系统,医护人员能够随时随地借助HIS(医生工作站系统)与该系统进行对接,不仅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患者的各种病症信息,同时也能实时向患者发出问候,进而实现医护人员无需到病房也能提供医护服务的效果,此外,在患者随访系统上,医院不仅能够对在院患者进行沟通,同时也能及时询问已出院患者身体情况,而在整个反馈过程中,医院可以了解患者对于住院期间医院公共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便能够在不断改进中提高自身的公共服务水平;其次,借助自主预约系统,病人无需再排长队进行挂号,而是可以随时借助手机APP进行自主预约,这样一方面彻底解决了传统挂号方法中普遍存在的插队现象,有助于减少患者与患者以及患者与医院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使用手机APP进行预约,患者预约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更强,同时医院也不再需要预留大量的人力来引导患者进行现场预约,而是能够使基础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身公共服务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护服务;最后,借助移动护理系统,医护人员能够将HIS上的数据资源充分进行利用,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能够实现不同患者的有机划分,一方面能够避免因患者情况不同导致的医疗差错,另一方面也能使医疗服务更具目标性,将有效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使医护人员的能力发挥到最佳[2]。

2.更加规范化的医护服务。除人性化外,规范化也同样是信息化建设背景下医院公共服务的重要发展趋势。首先,基于全程管理系统的应用,医院医护服务得以更加整体和系统,在患者用药、手术麻醉、感染处理等重要环节上的处理将更加规范和合理,这使得因医疗事故所致的患者死亡事件基本不会出现,患者的安全健康能够得到最有效的保障,同时,由于全程管理系统使用电子病历,因此传统文字书写错误所致的一系列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不仅使医护人员的工作更加轻松,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医护服务的质量[3]。其次,基于电子病历系统质控系统的应用,患者的基本家庭信息和基本病症信息将长期得到保留,传统病历管理模式中因纸质病历丢失、损坏所致的患者误诊问题将不会再次发生,此外,由于整个系统使用在线数据库保存,不同医院间均可使用,因此在患者二次就诊时,之前的就诊信息能够被二次就诊医院所查看,这对于患者接受系统而整体的医疗服务有着巨大的帮助。

三、信息化建设背景下提高医院公共服务水平的方式方法

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必将大幅提高医院公共服务工作对于基础医护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因此,在新的时期,医院要进一步加强高素质医护服务人才培养,逐步构建一支专业的医护服务队伍[4]。一方面,要引导广大基础医护工作者积极学习HIS、PACS、LIS等专业医院管理系统,并将其合理应用至医院公共服务工作之中,其中,要尽快转变医护人员思想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信息时代先进信息技术对于自身服务工作的巨大帮助,帮助其在不断实践中形成符合信息化医护服务特点的服务模式,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护服务;另一方面,要做好综合系统搭建,尽量防止多种系统共同使用所必然存在的冲突问题出现,其中,要重点做好部门协调工作,确保每一项服务工作尤其是挂号等重要工作均有专人负责。

结束语:综上,本文从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出发,从两个角度重点分析了信息化建设对于医院公共服务水平的巨大影响,其中对于广大医院管理人员来说,只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并在不断实践应用中探索一套符合医院服务特色的信息化服务模式,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公共服务质量,才能为医院树立良好的形象并促进医院的长期健康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朱朝霞,冯怡,李一鸣.信息化建设对医院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01):79-81.

王双彪.新一轮医改背景下加快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05):563-566.

杜方冬,孙振球,饶克勤.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实证分析与发展对策探讨[J].情报杂志,2009,(05):42-47+59.

杜方冬,孙振球,饶克勤.医院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02):83-89.

猜你喜欢

方法对策发展机遇信息化建设
谈谈如何加强党建工作的精益化管理
浅谈交通科技档案建设
利用课堂活动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探讨天然气化工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带一路”战略下银行金融市场业务的发展机遇
新媒体电影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英美原声电影对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