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医学护理中人性化管理理念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9-10-15马瑞芳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临床效果

马瑞芳

【摘 要】目的:评价重症医学护理中人性化管理理念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重症医学科患者均以自愿方式加入实验,并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接受住院治疗,将病案号为单号45例患者纳入常规组,给予基础护理,双号患者45例纳入至实验组中,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指标:情绪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前情绪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医学护理中加入人性化管理理念,可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情绪进行有效调整,促进疾病的恢复,可进行临床推广普及。

【关键词】重症医学护理;人性化管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1

人性化管理理念是医疗改革的产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强调在护理的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精神、心理以及情感方面的服务,满足患者多方面的护理需求,充分尊重患者的护理意愿,将患者作为有情感、有思想,在特定环境中的独立个体,对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改进。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进步,重症监护病患救治成功率与存活率显著提升,但是因为该科室患者病情危重,护理中对脏器等功能的关注度较高,忽略了对患者情绪以及心理方面的护理,影响护理满意率,需要对护理措施进行改进[1]。本文对重症医学护理中人性化管理理念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重症医学科患者均以自愿方式加入实验,并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接受住院治疗,将病案号为单号45例患者纳入常规组,给予基础护理,双号患者45例纳入至实验组中对照组患者男女分布比例为24:21,年龄均在25至76范围内,中位年龄为(50.54±1.23)岁;实验组患者男女分布比例为25:20,年龄均在23至79范围内,中位年龄为(50.89±1.18)岁。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未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以传统方式开展相应的护理工作,在患者治疗期间配合实施生命体征监控、并发症管理等措施,保证整个治疗过程中各项指标的正常。

实验组则增加人性化护理,措施包括:(1)转变护理模式。护理人员需要对护理观念进行转变,构建更加和谐的护患关系,转变传统的护理观念,认真学习人性化护理的方法、目的、意义,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方法,对其病史、疾病治疗史以及家族成员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询问,充分全面的了解患者的各项情况,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获取患者以及技术的信任,构建更加和谐的关系,使患者在护理中获得得到情感方面的满足[2]。(2)重视情绪疏导。与普通病房相比,重症医学科患者自身特点显著,起病急、疾病发现快,治疗中需要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控以及置管,身体受到约束,存在明显的负面情绪,同时家属在探视时间方面受到限制,自卑以及孤独感强烈,因此需要关注其情绪等各项指标,主动向患者介绍治疗过程、医院环境、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的情况,结合疾病情况进行健康知识讲解,提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感。对于治疗中情绪波动较大的患者,耐心进行解释和疏导。同时在更换药物、更衣的过程中注意进行合理的遮挡,使患者得到充分的尊重。(3)重视家属情绪引导。患者家属因为担忧和对治疗程序不理解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情绪的不稳定,引发护患矛盾,因此需重视家属情绪的安抚,对待家属需要积极、热情,以专业的态度获得家属的认可[3]。(4)重视环境护理。在护理中注意隔开清醒、重症患者,患者以及家属在就餐期间需保持环境的卫生、干燥、无异味,防止影响到其他的患者。窗帘、床单等颜色尽量柔和,注意在进入病区时需要保持安静,在夜间及时关灯,保证患者睡眠[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情绪指标,使用焦虑(SAS)自评量表、抑郁(SDS)自评量表进行评估,分数超过50分为焦虑、抑郁状态。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护理前情绪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顯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护理需求的不断提升,护理的要求不断提升,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危重,随时需要进行抢救或者进行复杂的大型手术,并且持续使用呼吸机患者也较多,生命随时受到威胁,因此需要更加注意护理各项措施的实施。上表1数据分析可见,两组护理前情绪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给予患者生命安全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关怀,作为一种主动的护理模式,更加关注患者在护理中身心的舒适度,可对患者情绪进行稳定;人性化护理注重患者隐私的保护,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重视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护理,建立良好的疾病认知,为患者提供更加理想的恢复环境,提升护理质量[5]。

综上,重症医学护理中加入人性化管理理念,可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情绪进行有效调整,促进疾病的恢复,可进行临床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刘平,杜欣欣.人性化护理管理理念对于重症的医学价值分析[J].智慧健康,2019,5(15):48-49.

李文娟.人性化护理理念在重症医学护理中的运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0):1871-1872.

陆文玉.人性化管理理念在重症医学护理中的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6):262-263.

庄月娥.重症医学护理中人性化管理理念的运用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9):128-129.

黄娇英.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3):61-62.

猜你喜欢

人性化管理临床效果
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高考考风考纪中的人性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