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热针与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分析

2019-10-15谢建军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电针

谢建军

【摘 要】目的:分析对比内热针与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8年3月至9月期间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n=40)与采用内热针治疗(观察组,n=40)總有疗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LFR、JOA、VAS评分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疗效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FR、JOA、VAS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FR、JOA、VA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效果更理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内热针汤治疗荨麻疹,可以提高总有疗效,快速改善腰椎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内热针;电针;总有疗效

【中图分类号】R3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2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主要是由于外伤或慢性劳损等原因导致腰椎间盘结构发生异常,从而造成腰部、下肢疼痛,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影响[1]。目前临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的保守治疗主要有内热针和电针治疗两组方式,两种方式均有其治疗效果[2]。本次研究针对所选病例,对比内热针和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先报道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8年3月至9月期间收治,随机分组,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其中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6~58岁,平均(34.75±9.18)岁,病程0.5~11年,平均(6.88±1.41)年;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23~63岁,平均(35.04±9.23)岁,病程0.8~12年,平均(7.02±1.5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WHO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脑、肝、肾、心脏不健全或合并有其他重大疾病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严重骨质疏松或骨肿瘤患者;不同意参加本次研究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具体做法是:患者采取仰卧的姿势,腹部垫枕。对进针部位进行无菌消毒和铺巾,辩证选穴垂直刺入针灸针,接上电针治疗仪,频率为2Hz,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1个疗程10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采用内热针治疗,具体做法是:患者采取仰卧的姿势,腹部垫枕。对进针部位进行无菌消毒和铺巾,用0.5%利多卡因对每个进针点进行注射,待形成5mm的皮丘后进行局部麻醉,内热针针长8cm,直径1.1cm,规范布针,双手持针,垂直快速刺入皮下,经肌肉或筋膜直达骨膜压痛点,持续治疗半小时。在这个过程中,对患者的呼吸、心率进行密切关注,治疗结束后,关闭治疗仪,取下加热套管,待针身冷却后取针,按压止血、碘伏消毒、用无菌纱布包扎。3天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7天后根据病情进行第2次治疗。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LFR、JOA、VAS评分,其中JOA评分分值范围是0~29分,得分越高,说明腰椎功能越好,VAS评分分值范围是0~10分,得分越高,说明疼痛加剧。

1.5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显效:临床症状轻微,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工作;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日常生活、工作有影响;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病情有进一步加重的迹象。总有疗效=(痊愈+显效+有效)/例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涉及的数据均在SPSS22.0中输入展开统计,总有疗效用(%)表示,行检验;LFR、JOA、VAS评分用()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两组患者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有疗效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FR、JOA、VAS评分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FR、JOA、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FR、JOA、VA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效果更理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3 讨论

内热针从银质针导热疗法改良而来,其特点是操作简单、恢复快、创伤小。电针疗法是将低频电流与传统针刺结合起来的新型针刺方法,有疏通筋络的效果[3]。

内热针的原理是“去痛致松,以松治痛”,通过加热内热针,改善病灶部位血液循环,临床实践显示,内热针针刺部位,肌肉松弛[4]。同时消除无菌性炎症,缓解疼痛[5]。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内热针和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疗效是100%,显著高于对于对照组的80%,且治疗后观察组的LFR、JOA、VAS评分更优于对照组,腰椎改善情况更好,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应用内热针汤治疗荨麻疹,可以提高总有疗效,快速改善腰椎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张素杰,何鹏宇.电针夹脊穴结合中频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J/OL].河南中医,2015,23(6):109-112.

罗莎,李军文.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2017,49(8):83-86.

张琳,高谦,王刚,等.内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磁共振成像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9):991-994.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电针
X线、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普拉提斯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应用价值
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社区家庭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