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CO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意义的相关调查研究

2019-10-15李效强袁莎莎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关键词:院前急救

李效强 袁莎莎

【摘 要】目的:探讨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处置措施对急性CO中毒患者救治的意义。方法:对比经院前急救处置的急性CO中毒(院前组)与未经院前急救处置的病例(非院前组,即家属自行送往医院)的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比对。结果:院前组50例患者经积极院前急救处置后,两组在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在急性CO中毒患者的救治中,要有规范的院前急救处置手段和流程,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加强院前救治能力,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较为合理的救护,并同时提高群众的危险意识,第一時间拨打120报警电话,为院前急救创造良好的条件,对提高急性CO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防止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CO中毒;院前急救;家庭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R59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2

一氧化碳(CO)又称煤气,煤烟,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气体比重0.967,在日常生活中,急性CO中毒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广大北方农村地区的冬春寒冷季节,家庭采用燃烧木材或煤炭取暖,或者使用燃气热水器的密闭房间内,由于燃烧的不充分,大量煤烟或煤气弥散在密闭的屋内,通风不良,CO浓度大量蓄积,继而引起急性CO中毒事件的发生,它的主要表现是引起急性缺氧性脑病或心肌细胞的缺血性损害,甚至心内膜下多发性梗死,以及其他器官的缺氧性损害,此时进行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对减少或减轻缺氧性损害,以及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共救治90例急性CO中毒患者,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通过本院120急救单元进行院前急救的急性CO中毒患者共50例,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12-76岁,平均年龄44岁,非院前急救组(对比组)共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8-72岁,平均40岁。

1.2 现场急救处置, 120调度指派任务后,我们120急救单元立即电话通知报警人员立即开窗通风,同时尽快将患者转运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救人员到达后立即开展现场评估,畅通气道,清理口腔呕吐物,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立即转运至急救车上,立即给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5-6L/min),同时启用心电监护仪监护血压,心率变化,并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程度,选择甘露醇,糖皮质激素,呋塞米注射液,纳洛酮等药物处理相应并发症,对于严重病例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并以最快的速度将患者转运至院内进行进一步治疗。

2 效果

2.1 院前组总人数 50人,治愈50人,死亡0人,迟发型脑病等并发症0人;非院前组总人数40人,治愈35人,死亡2人,迟发型脑病等并发症3人,合计总人数90人,治愈85人,死亡2人,迟发型脑病等并发症3人。

3 讨论

3.1 中毒病因 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机体引起中毒。(1)居家生活环节,未正确使用取暖炉具,未正确安装和使用烟囱,居室通风不良,违规安装和使用燃气热水器;(2)生产环节,煤烟锅炉排风系统故障,CO排出困难;(3)煤矿瓦斯爆炸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主要是CO;(4)交通运输业,各种车辆,轮船,飞机的内燃机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CO。

3.2 中毒机制 CO进入体内后与血红蛋白形成可逆性结合,它的结合力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力的300倍,导致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下降,同时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仅为氧合血红蛋白的1/3600,并阻碍氧气的释放,运输,它还可以与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二价铁结合,使细胞窒息。

3.3 早期氧疗对预后的重要意义 发生急性CO中毒后,造成组织的急性缺氧,缺氧的程度取决于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浓度越高,机体的缺氧程度越严重,另外,CO中毒对机体的影响程度与中毒后CO排出的时间有关,停止吸入CO后,第1小时排出量最多,但COHB完全解离需要一定的时间,甚至长达24小时以上,吸入氧气可以加速其解离,当吸入新鲜空气时,约需要4小时,当吸入高浓度纯氧气时,约需要80分钟,当吸入3个大气压的纯氧时,可缩短至25分钟,所以在抢救CO中毒时,首先应将病人迅速脱离中毒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吸氧改善缺氧,并同时迅速转运至院内进行高压氧治疗,本表中院前急救组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院前组也说明了早期氧疗的重要性。

3.4 在急性CO中毒的中重度患者中,脑水肿的发生率往往较高,在昏迷患者的早期尽早使用甘露醇,糖皮质激素,或者速尿等脱水降低颅内压的药物,可明显减轻脑水肿造成的神经损害时间的发生率,在本表中同样可以看到院前急救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远远低于对照组也说明了早期的药物治疗对预后也至关重要。

3.5 加强急性CO中毒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做好更好的预防,统计的患者中居中使用燃煤引发的有约80例,占比约89%,其余为燃气热水器泄露后浴室通风不良引起,约占11%,因此加强CO中毒的安全知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冬春季节使用燃煤取暖时,晚间一定要将煤烟熄灭,并放掉烟雾,适当的开窗通风,使用燃气热水器的家庭,尽量改换成电热水器,并注意开窗通风,另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普及急救知识,使家属在急救人员赶到前,已经做好基本的处理,尽快脱离中毒环境,转运至空气新鲜的地方,等待救援,尽力拉长黄金救援的时间,提高治愈的成功率,减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俞道元,李良海,高压氧治疗重度CO重度临床分析,临床急诊杂志,2003.4:32

王岩,王爱菊,高压氧舱抢救CO中毒30例临床观察,中国急救医学,1999.19:242

彭顺清,李碧光,急性CO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12)

猜你喜欢

院前急救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探讨车祸多发伤患者院前急救方案的应用效果
序贯评估病情对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序贯评估病情对颅脑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急救方法以及护理措施分析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纳洛酮在院前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