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2016-05-20刘春红
刘春红
【摘要】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其中2014年1~12月接诊35例为对照组, 采取传统常规急救护理, 2015年1~12月接诊的35例为观察组, 采取个性化护理。记录两组患者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及入院时间, 统计转运成功率和急救成功率, 对急救成功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 统计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及入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有助于提高转运成功率、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 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个性化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4.169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高发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较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其诱因可包括体力劳动过度、情绪激动、饮食不良和烟酒等, 发病急快, 短时间即可引起猝死, 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特点, 院前急救处理是相当必要的, 能够争取更多抢救时间窗, 以保证后期安全的入院治疗[1]。研究显示, 相当多患者在发病后未接受任何的急诊护理和治疗导致死亡, 院前科学的急救护理能够节约抢救时间, 提高院内治疗成功率, 是保障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环节[2]。本研究旨在观察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以期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 现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诊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无严重外伤者, 合并肾、肝、呼吸功能严重衰竭者除外。其中2014年1~12月接诊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 男22例, 女13例, 年龄45~75岁, 平均年龄(55.5±7.6)岁;2015年1~12月接诊的35例患者为观察组, 男24例, 女11例, 年龄45~75岁, 平均年龄(57.2±7.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院前急诊护理中采取传统常规急救护理, 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吸氧护理、心肺复苏、静脉通路建立、镇静与镇痛等。观察组院前急诊护理中采取个性化护理, 具体包括:①出诊:制定科学合理的出诊规范, 接到呼救电话后, 简要了解病情, 1 min内迅速通知、配备人员、急救设备、药物和出车, 途中主动联系家属, 指导家属如何确保患者安全, 解开患者领扣、开窗通风换气等, 有病史患者可指导先服用救心丸、硝酸甘油等, 家属不要轻易搬动患者, 让患者静卧。②急救护理:保持安静, 加强与患者的交流, 稳定患者情绪,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适当建立多条通路,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 做好急救护理的记录, 密切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便于对症及时给予治疗, 以防加重患者心肺负担。③心理护理:充分考虑患者个人因素, 安抚患者的心理, 消除恐惧、紧张情绪, 使患者安心, 在抢救中准确实施护理操作, 增强患者的信任感。④转运护理:搬运患者时尽量保持患者平稳, 预先告知转运过程中出现的可能性问题, 取得患者或家属配合, 转运途中积极同患者和家属沟通, 掌握病情, 嘱患者不要乱动, 同时通知医院急诊科快速安排好急救医生、提前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械, 缩短至院内治疗时间, 转运至医院后做好病情交接工作, 便于快速有效治疗, 对危重型患者开启绿色通道。
1. 3 观察指标 记录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及入院时间, 统计转运成功率和急救成功率, 急救期间(以患者跟随急救车入院并转交特定科室)患者未死亡定为急救成功。采用本院自制问卷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护理满意率调查, 总分为100分, >80分为及格, 即为满意。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及入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多发病, 病情危急, 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临床预后差, 院前急救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3],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死亡率可达45%, 因而做好院前急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院前急救护理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环节, 但对院前急救护理的重视不够是院前急救存在的常见问题[4]。本文作者回顾分析,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显示, 个性化护理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及入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的急救护理(P<0.05)。个性化护理方案通过制定规范出诊制度、急救护理、心理护理、转运护理等举措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接到呼救电话后, 通过与患者专业的沟通, 指导患者和家属做出专业处理, 现场训练有素地实施急救护理, 注重患者和家属的需要, 稳定患者或家属心理情绪, 避免情绪波动对急救产生抵触, 提高患者或家属的配合, 使急救顺利开展[5], 转运途中对突发情况提前制定预警方案, 减少转运过程中的不良并发症发生, 从而使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及入院时间均明显缩短, 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入院治疗赢得了时间, 使患者的抢救可能性明显提高[6]。个性化急救护理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的急救护理, 表明了个性化急救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的良好效果, 同时患者对个体化护理也更加肯定。
综上所述,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有助于提高转运成功率、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 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光明. 距离和时间指标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3, 49(2):179-180.
[2]容翠月. 时间环节护理在多发伤病人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 2015, 13(19):1872-1873.
[3]高超敏. 52例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分析.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5, 47(5):602-603.
[4]王琼涛, 彭清臻. 87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2, 18(1):31-32.
[5]彭小玲. 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干预效果观察. 全科护理, 2015, 13(7):638-640.
[6]魏霞.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河北中医, 2015, 37(9):1406-1407.
[收稿日期:2016-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