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9-10-15李振亮张建文王燕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价值

李振亮 张建文 王燕

【摘 要】目的:在尿液检测中常用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两种方法,现分析这两种方法在尿液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进行尿液检测的10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把对患者的尿液标本使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测的设为观察组,对患者的尿液标本使用镜检法进行检测的设为对照组,比较这两种检测方法的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阳性率。结果:观察组的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5%、11%、37%,对照组的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2%、38%、25%,由此可见,使用尿液分析仪检测的白细胞阳性率和尿蛋白阳性率高于镜检法,红细胞阳性率低于镜检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尿液检测中,使用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检测各有优势,因此,在临床应用上,将两种方法联合使用,能有效发挥二者的优势,提高尿液检测的准确率,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推广与使用价值。

【关键词】尿液分析仪;镜检法;尿液检测;临床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1

尿液检查是医学常用的一种检测方式,包括尿常规分析、尿液中有形成分检测( 如尿红细胞、白细胞等)、蛋白成分定量测定、尿酶测定等。尿液检查对临床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1]。因此,采用结果准确性较高的检测方法在临床上尤为重要。目前,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种尿液检测方法,这两种方法在检测结果上各有其优势,为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次研究将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收取的100份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进行尿液检测的10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16~69岁,平均年龄(38.36±7.34)岁,体重42 ~ 71kg,平均体重(52.4±3.5)kg,使用尿液分析仪为观察组,使用镜检法为对照组,此次研究均在患者本人和家属的同意下进行,在基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所有标本都使用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进行检测,在尿液标本的采取上,100例患者均在晨起后采集中段尿液置于两支试管中,两支试管中的尿液均为5ml,一支试管采用尿液分析仪对尿液进行成分检测,在仪器的选取上,选用德国科宝尿液分析仪极其配套试剂,使用尿液分析仪时按照使用说明书严格操作,另一只试管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镜检法进行尿液成分检测,使用1500r/min的转速对标本进行离心处理,5min后将上清液去除,保留0.2ml的残余沉渣,待底部均匀沉淀后进行镜检。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使用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检测所取得的检测结果,对尿液标本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的阳性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使用尿液检测仪进行尿液检测,检测结果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5%、11%、37%,使用镜检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2%、38%、25%,对比发现,使用尿液分析仪检测的白细胞阳性率和尿蛋白阳性率高于镜检法,使用镜检法检测的红细胞阳性率高于尿液分析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尿液检查对临床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但尿液检查的准确性受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当前在临床上,常使用的尿液检测方法有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使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测,操作快速简便,但相关资料显示,尿液标本当中能够产生一些对热不稳定性的酶,使得其结果出现偏差,进而出现检测结果出现红细胞假阳性的情况,不利于患者病情的诊断。另一种情况是采集完的标本若长时间放置或患者本身患有肾脏方面的疾病,会影响标本中的红细胞含量,使用尿液分析仪只能检测出完整的红细胞,对已经破坏的游离细胞无法进行检测,尿液检测结果也会出现较大的偏差[2]。粒细胞是LED检测法的主要观察指标,如果尿液标本中只有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而没有粒细胞,那么使用尿液分析仪检测也无法获得准确的结果。比如部分尿液使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其白细胞检测结果为阳性,但用镜检法检测时其白细胞检测结果却为阴性,这可能是尿液标本来自于女性,而女性尿液中含有一定的阴道分泌物,分泌物中含有的上皮细胞对尿液进行了污染,使得尿液检测结果出现了假阳性[3]。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因为尿液分析仪对尿液中的球蛋白等物质敏感性较高,因此使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其尿蛋白阳性率更高一些,但是,如果尿液标本碱性较高或者遭受了防腐剂污染时,其尿液检测结果可能会出现假阳性。在本次研究中,使用尿液分析仪检测所得的检测结果中白细胞阳性率和尿蛋白阳性率均高于镜检法,但红细胞的阳性率低于镜检法。可见,两种方法各有所长。

综上所述,使用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对尿液进行检测,各有其优势,因此在临床应用上,可采取尿液分析仪联合镜检法对尿液标本进行检测,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尿液检测结果的準确性,有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孙绍菊.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09):160-161.

付鱼.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2):2215-2216.

郭燕冰.尿液分析仪和镜检法在尿液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07):1271-1272.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价值
宫颈液基细胞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锥形束CT在口腔科的临床应用价值
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意义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姑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评析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瑞舒伐他汀的药理分析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