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次口腔护理时间对气管插管患者早发性VAP发生率的影响

2019-10-15管燕华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关键词:口腔护理气管插管

管燕华

【摘 要】目的:探讨首次口腔护理时间对气管插管患者早发性VAP(呼吸機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气管插管患者分为三组,A组患者首次口腔护理时间为气管插管后4h,B组患者为气管插管4~8h,C组患者为气管插管8~12h,比较三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三组患者ICU入住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对比差异显著,且A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B组和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性VAP发生率与病死率对比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次口腔护理时间越早,越能减少气管插管患者入住ICU的时间,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口腔护理;气管插管;早发性VAP

【中图分类号】R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1

有相关研究发现,气管插管患者因口腔内定植菌数量较多,易导致早发性呼吸机相关肺炎。为减少患者口腔内定植菌数量,尽早对患者实施口腔护理,能预防口腔定植菌生成,降低定植菌在患者牙齿与口腔黏膜表面的附着力,进而抑制牙菌斑的形成,降低患者发生早发性VAP的几率[1]。而且,早发性VAP的发生于患者咽部、消化道定植菌误吸有密切联系,因此,气管插管患者在进行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加强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避免口腔定植菌误吸进入患者下呼吸道内,对降低患者早发性VAP发生率有重要影响[2]。本次研究通过对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干预,分析患者采取口腔护理的时间对其早发性VAP发生率、ICU入住等情况的影响。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采取气管插管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8~72岁,平均(63.4±4.7)岁;B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9~74岁,平均(63.7±4.6)岁;C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61~75岁,平均(63.9±4.5)岁。研究纳入对象均为气管插管患者,且患者家属签有知情同意书。排除有肺病病史或合并有肺部感染的患者。三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三组患者首次口腔护理时间均不同,但护理内容并无差异。具体的护理措施主要为:进行消毒隔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卫生处理;每天进行2次口腔护理,将纱布在0.12%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中浸泡后进行擦洗;每天进行排痰;抬高床头角度(30o~45o);气囊压力每隔4h监测1次,确保气囊压力维持在1.96~2.94kPa;机械通气时间超过72h患者,还需要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每天用镇静剂促使患者苏醒,并对其自主呼吸能力进行评估;留置胃管,使用抑制胃酸的药物;每周更换1次呼吸管道和湿化器,每隔24h换1次湿化液,及时清除呼吸机管道内的冷凝水。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早发性VAP发生率与病死率。其中,早发性VAP可以通过检测患者胸部X线片,体温、血常规、呼吸道脓性分泌物、肺部湿啰音和肺实变体征等指标进行判断。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通过SPSS22.0进行分析,计数数据用n(%)表示,计量数据用()表示,组间数据比较差异用 2与t进行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比较

A组患者的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B、C两组患者,组内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三组患者的早发性VAP发生率、病死率比较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中出现早发性VAP的患者13例、死亡的患者12例;B组中早发性VAP患者16例,死亡的患者13例、C组中早发性VAP患者18例,死亡的患者15例,A组患者的早发性VAP发生率(32.50%,13/40)高于B组(40.00%,16/40),差异不明显( 2=0.487,P=0.485),B组患者的早发性VAP发生率高于C组(45.00%,18/40),但组间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 2=0.205,P=0.651);A组患者早发性VAP发生率也高于C组,差异对比不明显( 2=1.317,P=0.251);A组患者病死率高于B组,组内数据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2=0.058,P=0.809),B组患者病死率又高于C组,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 2=0.220,P=0.639),A组病死率比C组高,对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2=0.503,P=0.478)。

3 讨论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获得性肺炎中常见的疾病类型,也是其中危害性最大的病症,若不及时采取处理措施,还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3]。因此,为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预后,加强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在临床上显得尤为重要。有相关研究报道认为,早发性VAP发生的原因与口腔、胃肠道定植细菌吸入有直接关联。如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口腔定植菌进入呼吸道后引发感染,进而导致早发性VAP。

此次研究以气管插管患者为试验对象,观察患者首次口腔护理时间对早发性VAP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首次口腔护理时间越早,患者的ICU入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越短,早发性VAP发生率、病死率越低,但首次口腔护理时间为4h,或者4h~8h、8h~12h的病死率、早发性VAP发生率差异并不显著。而导致气管插管患者首次口腔护理时间向后推迟,病死率与早发性VAP发生率上升的原因与患者早期采取氯己定行口腔护理有关。因为对患者实施早期氯己定行口腔护理干预,能在短时间内减少患者口腔定植菌数量,降低患者发生定植菌误吸的几率,进而减少感染早发性VAP的患病人数,降低患者死亡的风险性[4]。但三组患者的病死率、早发性VAP发生率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研究取例数较少有关。而且,气管插管患者首次口腔护理时间越早,越能降低患者早发性VAP发生率,有助于减少患者的上机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

气管插管患者主要为ICU高危患者,而ICU患者又是牙菌斑高发群体,主要原因为ICU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清洁卫生较差,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会打破患者口腔内正常菌落的平衡状态,长期积累导致牙菌斑增多。有临床研究证明,口腔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牙菌斑积累的症状。而对ICU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治疗时,牙菌斑中的细菌可通过管道介入,进入患者的呼吸道内,从而引发感染[5]。因此,为降低气管插管患者早发性VAP发生率,对患者进行早期口腔护理干预,能减少牙菌斑累积,预防早发性VAP发生。因此,本次研究中,气管插管患者首次口腔护理时间越早,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也越短,且差异对比显著(P>0.05),病死率、早发性VAP发生率也更低,但数据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综上所述,气管插管患者的首次口腔护理时间越早,既能降低患者早发性发生率与病死率,又能缩短患者的ICU入住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翟慧群.首次口腔护理时间对气管插管患者早发性VAP发生率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6.

管骅.首次口腔护理时间对气管插管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0):129-131.

吴丽,周丽华,王灿敏,吴珍,骆梅.气管插管前口腔护理对早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干预效果[J].现代医院,2015,15(08):92-93.

翟慧群,徐丽,班博.首次口腔护理时间对气管插管患者早发性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06):499-501.

刘海棠,许彬彬,唐倩芸,苏林,梁萍.口腔干预时机对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7):3848-3851.

猜你喜欢

口腔护理气管插管
“舒爽”中药口腔护理液的临床效用研究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老年住院患者口腔护理技巧分析
视频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预测困难气道双腔支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ICU护士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现状因素探讨
一次性负压牙刷结合牙膏冲洗法在ICU清醒患者口腔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饮食指导及口腔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预防效果
艾司洛尔对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及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