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率分析

2019-10-15巴久阿合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3期
关键词:替米沙坦氨氯地平不良反应

巴久阿合

【摘 要】目的:观察探究氨氯地平+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价值,并且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旨在为高血压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年10月--2019年5月内,在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病例中随机选择200例作为对象,将其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单独使用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的100例给予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比较,且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第一,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案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经数据分析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治疗中,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治疗方案的作用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氨氯地平;替米沙坦;高血压;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3-0-02

高血压,病程长,发病率高,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学习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1]。为了寻找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方案,笔者将200例高血压患者分成2组进行比较,评价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现在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5月内收治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且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患者中,男性占53例,女性占47例,年龄区间42-78岁,平均年龄(56.92±5.18)岁,病程1-17年,平均病程(9.13±2.34)年。研究组100例患者中,男性占55例,女性占45例,年龄区间41-75岁,平均年龄(55.81±4.85)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9.07±2.7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基线资料通过比较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资料可比较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单用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的患者联合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治疗,具体用药如下:(1)氨氯地平(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24 ),口服用药,2.5mg/次,1次/d,早晨用药。(2)替米沙坦[勃林格殷格翰(德国),国药准字J20150084],口服用药,40mg/次,1次/d,早上用药。

1.3 观察指标 (1)以病人的血压变化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判断疗效标准:①显效,通过治疗,头晕、头痛等症状基本消失,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②有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好转,收缩压降低至少20mmHg,舒张压降低至少10mmHg,但未达到正常水平;③无效,临床症状与体征变化不大,甚至加重,血压无明显改善[2]。(2)监测并且比较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压变化,主要涉及收缩压与舒张压。(3)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0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所涉及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相关数据,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例(n)、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X?值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的83%,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 治疗前组间血压水平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3 统计观察不良反 统计显示,研究组100例患者中2例出现不良反应,1例头晕,1例头痛,发生率为2%,对照组100例患者中3例出现不良反应,头晕、头痛和水肿各1例,发生率为3%,组间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发病率高,病程长,容易引起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出血等病症,一旦确诊,需尽早对症治疗,改善预后。氨氯地平,是一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属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选择性抑制机体钙离子通过跨膜进入至平滑肌细胞与心肌细胞中,一般情况下,相比心肌,其对平滑肌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可以直接对机体血管平滑肌产生作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3]。替米沙坦,属于新型降压药,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具有特异性,可特异性结合AT1型受体,持续时间长,具有抑制血管收缩的作用,减慢交感神经兴奋,减少醛固酮含量,快速降低血压,且不会影響心率。替米沙坦,可持续24小时起效,昼夜血压保持平稳状态,作用显著,尤其是对清晨血压的抑制[4]。本文笔者通过对比观察发现,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治疗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低于对照组,而组间的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由此分析,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不仅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血压,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建议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阿丽娅·图尔逊,阿地力江·瓦斯力.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8):12-13.

王文灵.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3):2419-2420.

王辉.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6):168-169.

王涓,徐海霞.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研究[J].医学综述,2016,22(7):1407-1409.

猜你喜欢

替米沙坦氨氯地平不良反应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非杓性高血压宜选用左旋氨氯地平
替米沙坦联合托拉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与倍他乐克治疗舒张型高血压临床效果探讨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