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新思考

2019-10-15周平

读写算 2019年28期
关键词:新思考家园合作幼儿园

周平

摘 要 《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孩子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儿童。要达成这些目标,必须家园牵手共同完成。针对形形色色的家长,作为一名幼儿园的基层教师,该如何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也能有兴趣地参与到幼儿园的各类活动中,从而达到家园教育目标一致的理想状态。对此,本文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幼儿园;家园合作;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8-0036-01

A家长:我家小宝最听老师话了,老师今天小宝早饭不肯吃,请你跟他说说,让他每天早上吃早饭哦……

B家长:老师这几天孩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回家问他,他什么也说不出,真是急死人了……

C家长:老师最近我实在太忙了,没空照顾孩子,有事你和我婆婆联系……

D家长……

上述片段中各位家长的言行是很多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方面的一个缩影,有的关注孩子身体的发展,有的关注孩子智力的发展,有的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了老师或自己的长辈……家长们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家庭环境的不同、工作现状的不同,他们教育孩子的观念也往往各不相同,所以也直接导致了孩子之间能力上的差异越来明显,这种差异包括性格、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认知等多方面的内容。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和大家分享几点感悟。

一、家长会的召开与组织形式

(1)首先明确召开家长会的目的,努力改变“家长是教育旁观者”的想法。要让家长知道学前教育是幼儿园、家长、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只有家园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活动,形成同步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这是一种教育理念上的转变。

(2)通过家长会,要让家长知道孩子近阶段的发展目标。在介绍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请家长能对照自己孩子身上的点点滴滴来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我的孩子在哪方面发展比较好,哪些地方弱势比较明显。让家长对自己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一个综合的判断,也让他们知道学前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生活或学习方面的某一块内容,而更多的是要关注孩子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才是关键的。

(3)组织形式上也可以多种多样。一线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家长们往往喜欢听与自己孩子有关的内容,与自己孩子无关的往往也是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那么作为老师,对每一次召开家长会的目的要清晰,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设计不同的家长会形式,可以是“现场回放形”,即有意识地拍摄几个孩子活动的现场,让家长来说说观后感,从而达成进一步的教育目标;可以是“经验交流形”,预约几个家长,谈谈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得与失,和其他家长一起探讨更好、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要努力创设机会和环境,让家长融入到我们的教育中。

二、日常活动中与家长沟通的方法

(1)开通班級微信群。开通班级微信群的目的是创建一个和家长平等相待、真诚沟通的渠道。教师不仅可以在微信群中就本班孩子最近的表现情况(优势或者共性的问题)与家长及时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也给家长们创建了一个交流心得、答疑解惑的平台,家长之间的育儿经验也可得到共享。但是这个班级微信群仅限于班级中孩子总体情况的交流,对于一些特殊的孩子,或者近阶段表现起伏比较大的孩子,教师可以采用个别沟通的方法,和家长共同协商解决策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保护幼儿个人的隐私,另一方面也能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自己、对自己孩子的尊重与关心,只有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才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信任,做到家园之间教育目标同步、教育方法同步。

(2)抓紧孩子来园、离园时间,与家长进行交流。幼儿园一天的工作是繁忙的,每到离园时我们都会轻轻地松上一口气:繁忙的一天又要过去了。但是在放松之余我们也总会不自觉地对自己今天一天的工作情况、孩子们的表现情况做一个快速的梳理,什么情况要和家长及时沟通的,哪些孩子今天表现有点异常的……对于这些问题,老师就可以利用离园活动时间,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得到家长支持。

三、特殊孩子需要特殊的家园沟通方法

近年来我发现表现特殊的孩子越来越多,有的性格暴躁总爱发脾气、有的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孩子交往能力特别弱、有的自理能力特别差……执教的30多年时间里,我遇到不少的特殊儿童,而对于这些性格、行为、能力有偏差的孩子,我总是揣着“静等花开”的心态。对于这些孩子采用上门家访的方法,走进孩子的家庭,可以初步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家庭的教育情况;走进孩子的家庭,可以更加真诚地和家长沟通,说问题、想策略;走进孩子的家庭,会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让孩子们从情感上能更快更好地接受老师,把老师当成朋友。除此以外老师还可以设计一本适合该孩子的成长档案册,记录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便孩子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园社区合作共育即家庭、幼儿园、社区三位一体共同教育我们的孩子。在走进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对家长在育人中的作用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它是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所以让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学着从家长的角度思考,从孩子的发展需求思考,让我们和家长携起手来,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新思考家园合作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的新思考
浅析《指南》背景下幼儿园亲子游戏的开展
基于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新思考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思考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