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10-15王秀静

读写算 2019年28期
关键词:搭建平台拓展知识激发兴趣

王秀静

摘 要 微课程教学聚焦重点突破难点,在教育教学中提供学习保障;利用微课程教学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微课程教学在传递教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学习效率。课程教学在课堂上可以拓展知识,扩大学生视野。

关键词 聚焦重难点;搭建平台;激发兴趣;拓展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9)28-0020-01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教育手段的不断发展,微课程教学也深入课堂,备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是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为当今课堂提供了更加优越的育人手段。

一、微课程教学聚焦重点突破难点在教育教学中提供学习保障

微课程展现的每一个议题,每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主要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的教与学活动。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强,所以课本中出现的重点、难点不好突破。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教学引导他们进行教学,形象、直观,减轻难度来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向目标方向思考,达到将知识直观化的目的,真正让微课教学变得“活”起来,从而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如:“探索图形”一课是安排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的一节综合与实践活动,根据涂色的情况给一些小正方体分类,学生们猜来猜去,也猜不太准,有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弱。这时教师播放微课学生们看视频,播放视频微课的介绍帮助学生们很快明白了将如何进行分类,为下一步小组内合作学习进行了有效的铺垫。微课程的教学能很有效的帮助学生明白课上的一些重难点,也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中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

二、利用微课程教学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新课程教学标准中明确要求:在教学活动中需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任何数学结论都必须经过逻辑推理的严格证明才能被承认。在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时,需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采用微课程教学模式,在微课视频中展示旧知,设置悬念或疑问,促进他们自主地探究推导新知,为课堂教学做好辅助工作,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六年级数学数与形的教学,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数与形相结合的例子在小学数学教材与教学中比比皆是。有的时候,是图形中隐含着数的规律,利用数的规律来解决图形的问题;有的时候,是利用图形来直观地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原理与事实,让人一目了然。尤其是小学生思维的抽象程度还不够高,充分利用微课程教学提供直观模型来帮助理解来减低难度。因此在例题前设计制作了一个《数与形的回顾》微课,上课前先播放此微课帮助学生回顾1-6年级的教材中数与形相结合的例子,感受数形结合一直伴随着学习。使学生通过数与形新授例题和旧知识的对比,利用图形直观形象的特点感知表示出数的规律,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等思想。

三、微课程教学在传递教学知识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微课程教学是以视频和画面为媒介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方式,是以技术的形式补充与优化传统教学的基本形式。微课以其自身的精致性、趣味性、明确性等特点顺应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拉开了新时代微型课堂教学活动的大幕,让课堂的教学变得趣味横生。

同时“微课”以短小视频为核心的教学课件,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的视频形式进行数学教学内容的情境化和情景化展示,将数学知识聚集于生动、形象的情境内,将数学知识寓于生动的情境中进行阐述,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视频情境而得到迁移和提升,让学生在“微课”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能够实现思维的跳跃与智力的发展。如六年级数学鸽巢问题,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抽屉原理”。“鸽巢问题”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论。通过微课程的视频展示例题,研究笔放入笔筒的问题,再换成鸽子飞进鸽笼让学生感知问题的解决方法,借助微课程继续演示把苹果放入抽屉,把书放入书架,高速路口同时有4辆车通过3个收费口……,等类似的问题都可以用解决鸽巢问题方法解答。动画的直观有趣的演示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参与课堂探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微课程教学在课堂上可以拓展知识,扩大学生视野

微课程教学越来越被老师们广泛应用,充分借助“微课”的资源进行数学知识的外延性拓展,进行教材知识的内部性补充,让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因此而丰富多样、让小学生的数学视野因此而开阔、而深远。如:人教版六年级上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一课,它既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常识和经验,又是初中学习平面坐标系的重要基础,还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素材。所以在教学完之后放开知识面,通过微课程展示生活中事物的位置坐标,加深知识难度拓展延伸下一课时内容的同时,可让学生带着新的兴趣和问题准备迎接更高的挑战。

可见,微课程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成为教师们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教学辅助工具,它为学生学习提供和搭建了梯度平台,学起来让知识“难者不难,易者不易”,为教育教学提供更深远的知识理念。

猜你喜欢

搭建平台拓展知识激发兴趣
试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阅读,学习的过程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例谈利用乡土教材提高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的案例研究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