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非法校园贷风险分析

2019-10-15戚赛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18期
关键词:校园贷风险防控高职院校

戚赛

[摘 要]近年来,校园贷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校园贷款的拨付与归还方式开始转型,传播途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化。然而,非法校园贷给高校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带来的危害由来已久,本文通过阐述非法校园贷对高职院校的风险及成因,提出了防控高职院校非法校园贷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校园贷;风险防控;高职院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8.100

[中图分类号]F724.6;F832.4;G71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9)18-0-03

0     引 言

“校园贷”主要指银行、金融机构、小贷公司、个人等为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生活或参加实习、工作等所提供的信用贷款服务。最初,校园贷源于国家开发银行协助经济有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的一项救助措施。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使近几年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将达到一个“井喷期”。对于全国1 000多所高职院校来说,享受国家政策的红利,让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可以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是办学的初衷,但是关心这些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在校期间健康成长也同样重要。随着非法校园贷在不少地方的高职院校蔓延,危害逐渐显现出来。2016年3月,河南省郑州市某职业学院大二学生因在校期间借下巨额款项无力偿还,选择跳楼自杀。后经相关报道,该学生在校期间利用28名同学的身份证、学生证信息,分别在14家P2P网贷平台上累计贷款超60万元,用于非法赌球。2017年4月,厦门某职业学院大二女生,因卷入校园贷,不堪还债压力和催债电话骚扰,选择自杀。这些鲜活的例子无不向社会揭示着非法校园贷给高职院校学生带来的风险。

1     非法校园贷在高职院校的风险分析

1.1   贷款不确定,暗藏额外服务费

以目前多地高职院校的招生分布来看,大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地级市或偏远地区的农村,多数在上大学前对贷款等金融产品一无所知,进入高职院校后,出于自身消费需求和对网络新鲜事物的好奇,开始涉足校园贷。从表面上看,不少P2P网贷平台和小额贷款公司推送给大学生的贷款产品只会按照合同利率收取固定借款利息,但实际上,他们正是抓住高职院校学生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的特点,在借款合同中暗藏收取平台服务费和借款手续费等隐形条款。校园贷平台一般采用的计费方法是按借贷金额借款,按分期金额还款,借贷平台自动计算每期还款金额。高职学生在借款中通常很少考虑借款费用计算,借贷平台会利用这一点将手续费或服务费分摊至每期还款中。例如,“便利贷”会收取平台审批费,“我来贷”会收取5%的手续费,“学信贷”会收取提现费等。这些额外的服务费加上分期利息,将提高借款大学生的资金使用成本,无形中增加高职院校学生的还债压力,进一步加大贷款违

约风险。

1.2   借款额度远超大学生还款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由于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或经济相对落后的县市,经济条件并不太好,进入高职后,学费、生活费、实训费,包括外出实习都需要相应经济保障,再加之一些超理性的消费需求,使一些高职学生在有资金需求时,并未选择正规的国家助学贷款,而是通过校内一些非法校园贷广告找到一些网贷平台,借款金额伴随着“利滚利”和各种“莫须有”的服务费会达到十几万。

1.3   给大学生及家庭带来心理伤害和次生灾害

非法校园贷的经营平台在高职学生出现违约风险后,多半会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追债,包括电话骚扰、语言威胁等方式,更有甚者,通过学生私密照片威胁学生还款。2018年1月,江蘇省扬州某职业院校大一女生向当地某校园贷发放平台借款1万多元,在借款前便被该平台工作人员拍摄了裸照,后因利息越来越多无法还款后,该平台利用裸照威胁还款。虽然后续会公安机关会介入,完成对相关平台的整治,但是给大学生其家庭带来的心理伤害却是长期性的。有一些学生会因巨大的还款压力做出非理智的选择,走上自杀、犯罪等不归路,给自己的家庭、学校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1.4   违约成本高,违约后果严重

校园贷借贷平台的违约成本极高。如“分期乐”“趣分期”“优分期”这3个平台,逾期违约金为剩余本金的1%/天,折合月利息30%。第一,仅违约利息就超过了法律规定的利率上限。第二,相关违约记录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从而给学生未来的生活造成影响。也有借贷平台在借款协议中明文写到:逾期超过一定时间,会采取联系紧急联系人或起诉、雇用催债公司催债等催还方式,造成校园借贷中的各种纠纷,甚至发生借款大学生不堪重负跳楼等极端事件。

2     非法校园贷对高职院校的风险成因分析

2.1   高职院校学生消费心理驱动

高职院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没有收入,且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或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他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来自父母给的生活费、勤工俭学以及助学贷款等。在进入大学后,他们看到身边的同学在用高档手机、电子产品及生活用品等,出于攀比心理和从众心理的影响,这部分学生追求高质量生活水平的需求愈发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校园贷的出现填补了他们的这部分需求,作为高职院校学生,较少考虑校园贷款的风险和后果,为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而向校园贷发放平台借入自己无法承担的款项。

2.2   家庭关心缺失

笔者在通过武汉市部分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沟通和调查得知,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状况很少受到自己父母的关心,这既有家庭原因,也有其他共性原因的影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消费观、价值观等进行正确指引和矫正,但是家庭最亲近的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消费需求的了解才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学生需要在学校考核各种技能证书,并且要为大三的外出实习做准备,在这期间,高职院校学生的消费心理极易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生变化,家长适当的关心和嘘寒问暖会给学生更多积极影响,使其远离非法校园贷的侵害。

2.3   行业监管存在漏洞

非法校园贷的泛滥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才能给以相应惩戒。然而,学校、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地方公安部门并未在源头上很好地控制非法校园贷在高职院校的泛滥,公安部门一般都在非法校园贷对高职院校学生造成财产、心理,甚至人身安全伤害之后才介入案件,对于非法校园贷的传播很少做到有效事前监管。而各地银监局在面对非法校园贷时,一般都联合当地的人民银行协调各家商业银行采取点对点模式定向去当地高职院校进行相关金融知识的宣传活动,但大部分商业银行都简单把这当成一项“政治任务”去敷衍,例如,武汉某高职院校与某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抵制非法校园贷合作,该银行只是将一块关于此次活动的展牌挂在学校教学楼内就草草了事,不能给高职学生带来实际效果。

2.4   高职院校对非法校园贷在校园内的宣传抵制不够

在P2P网络贷款普及社会之前,校园贷就已出现,一般通过在教学楼、学生宿舍或厕所贴广告单的形式进行宣传,学生通常只需提供身份证或学生证作为抵押就可以贷到几千或数万元不等,但对于借款费用和利息计算方式等并未过多表述。对于此类不良校园贷的宣传,学校方面可找专人撕毁广告单,但随着网贷平台将触角伸向高职校园,学校的信息部门、宣传部门以及学生管理部门对于他们的抵制还缺乏经验,一般只会在有人举报或发生舆情时才会采取措施,无法合理抵制非法校园贷各种媒介传播。

3     高职院校防范非法校园贷的路径研究

3.1   树立学生正确的消费观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课堂在为高职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和消费趋向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已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学院等部门,目的就是响应教育部相关号召,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在对抗非法校园贷的攻坚战中,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堂需正确引导学生的消费观、价值观,开展防范非法校园贷的专题活动,在给学生介绍非法校园贷危害的同时,呼吁其拒绝不良网贷平台发放的借贷产品,对网络上流通的虚假贷款信息、贷款利率和贷款手续费远高于市场水平的网络贷款保持警惕。此外,高职思政课程教师在授予相关理论知识时,也应教导学生认清自己学生的身份,在校期间要以自己的学习为主,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更不要在电子产品、服饰、鞋包等方面与周围同学攀比。作为校园贷主体,高职院校学生正确的消费趋向才是抵制非法校园贷的最优途径。

3.2   学生家长加强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关心

高职院校学生的家长在经过自己孩子的意见并结合自身家庭情况考虑后,选择让自己孩子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他们无不希望孩子可学有一技之长,成为一名高级蓝领人才,在将来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因此,父母理应定期与大学生保持正常沟通,关心其在校期间的学习与生活,关注其在校期间时间段的学习目标和行为流向,有效监督子女行为,及时察觉他们内心发生的不良波动,必要时及时与辅导员或班主任讲明学生情况,在自己与子女沟通不力的情况下,请辅导员与学生沟通,避免高职学生在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下酿成不必要的惨剧。

3.3   政府相关部门需联合整治非法校园贷

近年来,为防范非法校园贷蔓延,地方银监局、人民银行、公安局等多部门都前后出台各种法案,并采取相应实际行动对非法校园贷进行监管和打压。保障高职院校国家助学贷款和正规银行贷款办理;整顿地方网贷平台,控制P2P企业向地方职业院校推广校园贷产品;并通过相关政策,由当地银监局、人民银行与高职院校合作,加大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促进高职学生远离非法校园贷。但由于各部门经常各自为战,并未在打击非法校园贷方面形成合力,导致很多网贷平台的非法校园贷产品在地方高职院校仍然可以滋生。某政协委员曾表示,打击不良校园贷需由中央政法委牵头,教育部、公安部、中央网信办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等政府机关共同参与的联席工作机制,对校园贷开展专项整治。高职院校可由各个职能部门与地方相关机关部门合作,例如:高职保卫部门可与地方公安局合作;高职财务部门可与地方银监局、人民银行合作;高职宣传部门可与地方网信办合作;高职学工处可与地方教育局合作等,依托当地相关部门的执法权和政策疏导,在高职院校内部形成一个多部门协作的校园贷风险防控体系,使非法校园贷在高职院校无藏身之处。

3.4   学校需切断非法校园贷的校内宣传渠道

非法校园贷要想危害高职院校的学生,首先通过各种媒介让校园贷流通,这主要来源于网络传播。因此,仅靠高职院校的宣传部门处理非法校园贷的宣传是不够的,且很多非法校园贷的传播信息会夹在正规银行贷款里面,让学校无法辨认,需要高职信息部门和财务部门参与其中,由信息部门对校园内网所接收的推送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屏蔽涉及不良校园贷的推送信息。此外,高职财务部门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手段及时防控非法校园贷信息在学校内的传播。通过近几年多部门的努力,非法校园贷已得到有效控制,但造成的悲剧在各地高职院校时有发生,打击非法校园贷,让校园贷款更加健康化、合法化任重而道远。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姗霖,李欣书.大学生校园贷风险的认知及其防控研究[J].中国商论,2018(16).

[2]王晓伟,刘洋.大学生校园借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科技视界,2017(6).

[3]李营,夏诗集,樊佳颖,等.大学生校园网贷的风险分析——以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为例[J].中国商论,2018(3).

[4]錢蜜.关于高校网络贷款的现状分析及风险应对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9).

猜你喜欢

校园贷风险防控高职院校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反贪查案工作的风险防控机制探讨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版权运营中的风险防控
浅析“六统一”法在经济合同法律风险防控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