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35~74岁人群睡眠状况与慢性病共病关系的研究

2019-10-15张国珍裴华莲符文慧戴江红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共病慢性病患病率

张国珍,田 恬,裴华莲,2,符文慧,罗 涛,陈 珍,戴江红

(新疆医科大学1公共卫生学院,2第一附属医院,乌鲁木齐 830011)

目前在中国,因慢性疾病而死亡的人约占80%,造成健康损失的人约占70%[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共病是指患者同时患有2种或2种以上的慢性疾病[2]。慢性病共病较单一慢性病会导致身体机能和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增加患者的疾病负担和死亡风险。有研究表明,睡眠问题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3],睡眠障碍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4]。还有研究表明,新疆地区某煤矿工人睡眠质量与颈腰部疾病及眼科疾病相关[5]。但睡眠状况是否与慢性病共病有关联尚不明确,本研究利用“新疆多民族自然人群队列建设研究”项目和田地区墨玉县基线调查数据,探讨睡眠状况与慢性病共病的关系,以期为慢性病共病健康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来自“新疆多民族自然人群队列建设研究”和田地区墨玉县调查点,共计12 765名35~74岁常住居民。本研究在调查开始前获得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研究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项目伦理号:2018XE0108),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调查。问卷包括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信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行为方式(吸烟、饮酒、被动吸烟、体力活动等)、睡眠状况、慢性病患病史等信息。

1.2.2 睡眠状况定义 本研究有关睡眠状况指标定义如下:(1)入睡困难:通常需要半小时以上方可入睡(包括半夜醒来后);(2)容易早醒:早上很早醒来,并难以重新入睡;(3)药物助眠:至少有1 d需要服安眠药(中药或西药)以帮助睡眠;(4)睡觉打呼噜:睡觉时打呼噜情况(否/不知道、有时有、经常有);(5)睡眠时间:平均每晚睡眠时间。睡眠状况均为调查对象自报。

1.2.3 疾病定义 本研究纳入的疾病包含常见的28种慢性病,包括:糖尿病、急性心梗、心绞痛、中风(包括脑梗和脑溢血)、高血压病、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结核、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慢性肝炎/肝硬化、消化道溃疡、胆结石/胆囊炎、慢性肾病、骨质疏松症、骨折、风湿性关节炎、神经衰弱等。慢性病均为患者自报经乡/区级或以上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

1.3 质量控制对全部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包括问卷内容、指标基本测量方法和问卷询问方法等。对每一份问卷进行严格审核,由专人负责录入数据平台系统,进行实时逻辑错误检查和质量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频数(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状况各变量与慢性病共病的关系,调整的混杂因素包括体质指数(BMI)、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年总收入、饮酒情况、吸烟情况、被动吸烟情况和体力活动情况。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本次研究共调查12 765人,平均年龄(52.48±10.37)岁。其中男性4 845人(37.96%),平均年龄(54.65±10.69)岁;女性7 920人(62.04%),平均年龄(51.16±9.95)岁;维吾尔族12 674人(99.29),其他民族91人(0.71%)。

2.2 睡眠状况女性调查对象入睡困难、容易早醒的比例分别为24.0%、15.5%,均高于男性(14.7%、8.9%)(P<0.001)。药物助眠的比例男性和女性均较低,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的男性睡觉时经常打呼噜,高于女性(5.3%)(P<0.001)。调查人群睡眠时间以8 h为主,女性睡眠不足(睡眠时间≤6 h)的比例(20.8%)高于男性(16.8%),男性睡眠时间过长(睡眠时间≥9 h)的比例(4.4%)高于女性(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2.3 慢性病共病患病情况本次研究显示,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43.0%,女性患病率(46.9%)高于男性(36.6%)(P<0.001)。患病率较高的二元共病组合是高血压+胆结石/胆囊炎(女性9.9%,男性4.6%)、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女性7.3%,男性5.7%)、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女性6.0%,男性3.0%),患病率较高的三元共病组合是高血压+胆结石/胆囊+风湿性关节炎(女性3.4%,男性1.3%),以上组合疾病性别之间的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2)。

表1 不同性别调查对象睡眠状况比较

表2 不同性别调查对象共病患病情况比较

2.4 睡眠状况与慢性病共病患病关系经调整BMI、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年总收入、饮酒情况、吸烟情况、被动吸烟情况和体力活动情况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睡困难(OR=2.609,95%CI:2.370-2.873)、容易早醒(OR=2.639,95%CI:2.347-2.968)、和药物助眠(OR=3.196,95%CI:2.392-4.271)、经常打呼噜(OR=1.884,95%CI:1.608-2.206)均与慢性病共病患病存在关联。与睡眠时间8 h相比,睡眠时间不足(≤6 h)与共病患病存在关联(OR=1.870,95%CI:1.686-2.074),睡眠时间过长(≥9 h)与共病未见关联(OR=0.937,95%CI:0.761-1.155)。按性别分层分析后,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入睡困难、容易早醒、药物助眠、睡觉经常打呼噜均与慢性病共病患病存在关联;以睡眠时间8 h为参照,调整混杂因素后,睡眠时间减少与共病存在关系,而睡眠时间≥9 h的男性和女性的OR值均无统计学意义(表3)。

2.5 睡眠状况与共病数量关系调查人群同时患2种共病的患病率为(19.4%),同时患3种及以上共病的患病率为23.5%。其中男性分别为17.9%和18.8%;女性分别为20.4%和2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不同的共病数量(2种或者3种及以上),入睡困难、容易早醒、药物助眠及经常打呼噜均与共病患病存在关联,这种关联在男性和女性中均有统计学意义,且3种及以上共病的OR值均高于2种共病。睡眠时间≤6 h的男性仅与3种及以上共病存在关联,女性则与不同数量共病均有关联。但睡眠时间≥9 h的男性和女性均未见与不同数量共病有关联(表4)。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成年人入睡困难、睡眠时间不足等睡眠问题比较突出,占比较高,分别为20.5%、19.3%,与以往研究较一致[6]。调查人群共病患病率43.0%,低于2015年对老年人的研究结果[7],这与本次研究对象为35~74岁成年人有关。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性别人群睡眠状况与慢性病共病的关联,年龄、BMI等重要的影响因素均作为调整因素纳入本研究。本研究发现女性入睡困难等睡眠问题发生率均高于男性,但经常打呼噜和睡眠时间高于8 h的发生率低于男性。目前对睡眠问题的性别差异的原因尚未明确,Green等[8]认为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女性面对生活负性事件的承受力不如男性,对应激的反应更为强烈,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进而出现睡眠问题[9]。也有研究认为中老年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影响睡眠质量[10]。

本研究发现,女性无论是共病的患病率还是主要的共病组合的患病率均高于男性,且单独慢性病患病率也存在性别差异。这可能与本次研究对象多为少数民族,饮食多肉类少蔬菜、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有关,且女性面临更多来自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压力,随着年龄增长,雌性激素降低,会增加患慢性病的风险。此外,墨玉县独特的气候环境也可能影响慢性病和共病的患病。高血压仍是主要的慢性病。本研究还发现,胆结石/胆囊炎的患病率也较高,且这2种病共患的比例较高,与慢性支气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关的共病组合发生率也较高,且存在性别差异。目前这些共病组合的病因机制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可能与研究对象多为中老年人有关,年龄是慢性病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提示女性人群面临着更高的共病患病风险,健康状况更差。这一结论也与闫伟等[11]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女性应比男性更多关注自己的慢性病共病患病状况,提高共病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

表4 不同性别调查人群睡眠状况与共病数量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无论男女入睡困难、容易早醒、药物助眠、睡觉时打呼噜均与慢性病共病患病密切相关。Kowall等[12]通过5年随访研究发现,容易早醒可致糖尿病发病风险显著上升。苏健等[13]研究显示药物助眠与糖尿病的关系仅在女性人群中显示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揭示了药物助眠并未降低患共病的风险。一项针对云南省农村老年人睡眠质量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显示,有睡眠障碍的老年人其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越高[4]。张永军[14]对睡眠时间与高血压的Meta分析发现,成人短时间睡眠可增加高血压发病风险,而长时间睡眠未提示与高血压发病相关。本研究显示,睡眠时长与共病患病也有同样的关联,且在女性群体中关系更密切,这可能与女性抗压能力较男性弱,且慢性躯体疾病容易干扰睡眠节律,引发睡眠问题有关。既往有研究显示,睡眠时间过长与高血压患病在男性和女性中均有关联[15],本研究则在共病中均未发现这种关联。Okunowo等[16]通过美国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横断面研究发现,睡眠时间不足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但未发现睡眠时间过长(≥9 h)与高血压的关联。本研究针对共病在调整了性别、年龄、BMI、生活行为、体力活动等因素后得到了相同的结论。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无法揭示睡眠状况与慢性病共病发生的因果关系,疾病本身可产生脑功能、代谢失调等问题可影响睡眠,同时多项研究显示睡眠质量也是慢性病的影响因素,不良睡眠质量也会增加慢性病的患病风险。良好的睡眠能够降低年龄增长伴随的慢性病共病的患病风险。但本研究结果仍能为慢性病共病的干预提供依据,此外,依据常见的共病组合与患者个体特征可以更精准地制定预防、治疗方式。

本研究还提示睡眠状况与共病数量密切相关,患3种及以上共病相比患2种共病有更大的OR,且在男性和女性中均存在这种关联。因此,对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的人群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合理地配置慢性病卫生资源,强化成年人对于慢性病的预防理念[17]。

本研究慢性病患病史均为自报,可能存在低估。综上所述,睡眠状况与不同性别人群慢性病共病存在密切关联,睡眠作为可以干预的生活方式,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解人群的睡眠情况,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改善,对实现居民慢性病共病的防制具有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共病慢性病患病率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在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抑郁状态与慢病共病的老年人健康状态的相关性及干预疗效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老年人“共病”问题概述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