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段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2019-10-14章梦滢
章梦滢
【摘 要】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某一门学科的喜爱,理由往往是简单的。比如一个有趣的声音,一个多变的字符,都能激发学生对一个学科的兴趣,而兴趣恰恰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数学学习中,数感就像音乐家的乐感、美术家的美感一样重要,拥有良好的数感的学生,对于数的领悟能力很灵敏,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实践;培养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数感培养需要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数感发展。对于低段孩子的培养,更多的是采取数实物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往往局限与小数目数的认识,而大数、小数、分数等的认识是以间接经验学习为主的,这种培养方式的价值就不是很大,于是我们试图借助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有机结合,从学生实际出发,由少到多,由小及大,通过类比和推理,使学生有了一定的体验。同时,在数形结合方面做一个新的尝试,如借助线段、图形等,通过估一估、画一画来理解,借助“形”培养学生的数感,在感受的同时重视估计方法的渗透和解决问题经验的积累。下面笔者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在生活中感受数与数量
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从身边的数学入手,让学生在自我经验基础上去感知、发现和探索。
(一)数、物对应找数感
一年级一入学的数学准备课就是数数,数数对于孩子们实在是太熟悉了,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经验,但孩子们往往对于这些数没有一个特定的概念,只是一味地去数。对于数字与实物之间缺乏联系,只有将数与物一一对应起来,才能力求数的准确,一眼看到10以内的物体,就能马上说出是几。学生对数多少有了感觉,对于数之间大小比较也奠定了基础,也就不再觉得数字只是数字了。
(二)数、画结合养数感
学生在有了一定的数数基础上,让学生看到一幅图就立刻能对数数策略做出恰当的选择,依靠的是对数数的直觉反应,即学生的大脑已经能够做出无意识的反应。为此,教材对于数数决策的选择也有一定的要求,例如书本76页中就有了对数数决策的练习,圈一圈,圈2个2个的数,圈5个5个的数,圈10个10个的数。这样的练习能为以后认识了解更大的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数、记搭配感受数感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处于发展的基础阶段,在对数感的理解和认知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练习工作。学生能力和思维的培养,都必须以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为前提,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反复记忆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例如在9加几的教学中,梳理出凑十法,通过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牵着走,五五凑成一双手。”在已有直观经验后学习这节内容,学生不难发现运用凑十的方法能尽快解决问题,观察比较得到和的个位比另一个加数少1,这个1去哪了,那是因为把这个1借给了9,使得9变成了10。把9加几转化成了所学过的10加几。
牢记了凑十歌,掌握了凑十法对于接下去所学的8加几,7加几的内容就有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不需要每一次都要动手操作才發现结果和规律,整一个过程都可以在脑中完成,也训练了思维拓展的能力。
二、在操作中深化数量关系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动手做,用数学,根据低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动手无疑是培养数感最好的方法。
(一)数、量结合,触摸数感
例如二年级上册“米和厘米的认识”这一单元中,就注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在尺子上面,感受一厘米的长度,利用米尺感受了1米的长度,从中找到米和厘米关系。让学生认识完1厘米和1米后,让学生动手去测量周围物品的长度,例如数学课本的长和宽、铅笔的长度、黑板的长度和宽度、一脚步的长度、每个人的身高。
大量的动手操作让学生“触摸”到数学知识,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让数感的积累根植于学生的动手实践当中,从测量中感受如何来选择合适的单位。
(二)数、组结合,发展数感
例如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11到20的数中,10根小棒捆成一捆,建立10的概念,10个一就是一个十。接着提出问题:摆13根小棒怎样才能一眼就看出来?学生可以通过刚获得的对十的认识,先摆出一捆,再摆出3根;也有可能是散摆的13根小棒。
通过交流对比,感受方法的优越性,对于知识点也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进而再引出13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通过实践操作,认识了11∽20各数,知道了数位的顺序,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感受了“数”的趣味和作用,对数有了进一步认知。
(三)数、形结合,建立数感
例如,在讲解“20以内的数的认识”时,大部分学生都很熟悉20以内的数,但学生的掌握程度如何呢?17是接近10还是20?问题抛出后,发现很多学生都不会,他们仅仅是机械地死记硬背,刻板地记住了这些数学,却并没有熟练掌握数的顺序、大小等相关知识。于是,笔者抓住机会,为学生创设了相应的情境。
先在黑板上画一条数轴,称其为“一条带箭头的线”,在数轴上按顺序标出1~20这些数,使抽象的数字变得具象,让学生通过数在数轴上的位置,直观地认识到数的顺序和大小。然后将数字标出后,在10和20处画两幢房子,提问学生:“17这个数它更喜欢去谁的家呢?”学生结合黑板上的数轴图,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去20的家,因为17距离20比较近”。最后,向学生进一步解释:17往后数3个数就是20,10要往后数7个数才是17,显然17更接近20。通过运用数轴,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就可以掌握数与形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数的范围,建立起一个具体的数的模型,头脑中有了一个直观的几何图象,这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数感。
(四)数、图结合,深化数感
让变化的几何图作为数学情境,能够促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形的变化来感知数量的变化,认识到数数不一定是几个几个数,也可以遵循一定规律变化着数,数数的方法更多样了。在数数中,学生学会了观察,逐渐建立直觉的、个体性的数感。
三、在应用中强化估算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估算是一种无需获得精确结果的口算,是计算技能的一种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广泛的应用。
(一)数、估结合,强化数感
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例四时,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材创设了到上海科技馆看巨幕电影的情境,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提出“六个年级学生同时看电影能不能坐下”的实际问题。需要求出221+239的得数,这样的计算过于繁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体验到很多时候没有必要一定要精确计算,用估算的方法也可以解决问题。在把人数估少的情况下,人数之和依然比座位数多,所以坐不下。试着221>200,239>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这种估算就误差就太大了,试着将一至三年级的人数221看成220人,把四至六年级的人数239看成230人,221>220,239>230,220+230=450,因此221+239>450,450>441,坐不下。
估算有利于人们把握运算结果的范围,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手段。
(二)数、用结合,运用数感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是为学服务的,学是为用服务的。”也就是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运用知识。
例如学习“11到20的数的认识”时,学生在课本上先数出10页,看看有多厚,再数出20页,看看有多厚,感受之后找出第8页、第15页、第20页。这样的深化运用,对这些数排队,10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从左往右是第几个,从右往左又是第几个。这样的操作将“几和第几、比大小”等对数的基本认知方式揉合在了一起,使学生对数留下了全面深刻的印象。
数感既然是一种感悟,它就不会像知识技能的习得那样立竿见影,而需要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积累经验,经历一个逐步建立,发展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数感,学生的数学思想也一定会从生根发芽到枝繁叶茂,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徐超巧.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J].新课程(教研),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