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肺栓塞诊断和管理指南》要点更新及解读
2019-10-14汤成春马根山
汤成春 马根山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的心血管病死因,仅次于冠心病和卒中,其年发病率为(39~115)人/10万人[1-2]。随着近年来PE领域积累的大量新的循证医学证据,2019年8月31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携手欧洲呼吸学会(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ERS)共同制定的《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PE诊断和管理指南》[3](以下简称《2019年PE指南》)应运而生。
1 诊断和管理规范
急性PE由于发病隐匿经常被忽略,严重性也经常被低估。因此,其早期的识别与诊断、及时的抢救与治疗、规范的随访与管理至关重要。ESC工作组强调从以下十个方面来规范医师对PE的诊断和管理:
(1)对于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快速、即时地检测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以区分疑似高危PE与其他急性危及生命的情况。
(2)如果怀疑急性PE,在排除患者出血或绝对禁忌证的情况下,尽快进行抗凝治疗,同时进行诊断检查。
(3)使用推荐的、经过验证的PE诊断流程,包括(测试前)临床概率和D-二聚体测试的标准化评估方法,价格低廉,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成像检测和电离辐射的伤害。
(4)如果CT肺血管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提示单个亚段PE,应与放射科医师共同会诊以排除假阳性,避免不必要、可能有害的抗凝治疗。
(5)应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PE患者进行进一步的风险评估,包括临床表现、右心室(right ventricular,RV)大小和(或)功能以及相关实验室生物标志物,对高风险患者行再灌注治疗和生命体征监测,考虑低风险患者应选择早期出院和持续抗凝治疗。
(6)一旦诊断(或高度怀疑)高风险PE,应结合患者的风险状况和现有医疗条件选择最佳的再灌注方案,包括全身溶栓、手术取栓或导管导向治疗。对于中、高危PE患者,应团队协作一起制定前瞻性的管理策略,而非必需再灌注治疗,但如患者情况恶化时应准备好应急预案。
(7)若无禁忌证,患者均应优先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进行抗凝治疗,而非“传统”的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维生素K拮抗药(vitamin K antagonist,VKA)方案。
(8)除短暂、剧烈、可逆因素引起的急性PE外,患者在首次PE发作后均终生存在深静脉血栓(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复发的风险。因此,抗凝治疗3~6个月后重新评估,结合患者的情况,权衡其持续治疗的获益与风险,以此决定抗凝治疗的时长和剂量,并定期复查,如每年1次。
(9)如果怀疑孕妇患有PE,应考虑包括CTPA或通气/灌注(ventilation/perfusion,V/Q)肺扫描在内的诊断方法。这些方法可安全用于怀孕期间。
(10)患者急性PE后应密切随访,内容包括检查VTE是否复发、癌症或抗凝治疗的潜在出血倾向、询问患者是否存在持续性或新发的呼吸困难。如果存在持续性或新发的呼吸困难,应逐步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或慢性血栓栓塞性疾病,并治疗相关合并症;对无症状患者不推荐常规随访影像检查,但有CTEPH发展风险的患者可以考虑随访影像检查。
2 要点更新
《2019年PE指南》是在《2014年ESC急性PE诊断与管理指南》(以下简称《2014年PE指南》)[4]的基础上,结合近几年来新的研究进展对急性PE的诊断、治疗和特殊临床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更新。下面就《2019年PE指南》涵盖的七大要点进行简要解读。
2.1 疑似PE患者的诊断
《2019年PE指南》明确指出应该分步骤诊断急性PE。对于疑似PE患者,首先需评估临床症状和D-二聚体检查,根据病情的严重性和紧急性,选择CTPA或床旁TTE协助诊断;尽可能准确、快速地诊断PE,并尽早启动抗凝治疗。特别指出的是,对50岁以上的急性PE患者,采用经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临界值可提高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2014年PE指南》虽已提及但却未予推荐。《2019年PE指南》明确指出,50岁以上的患者应采用经年龄校正的D-二聚体临界值,而非固定的临界值,以排除中低危疑似PE患者(Ⅱa,B)。具体要点更新见表1。
2.2 风险评估
《2019年PE指南》明确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PE和高风险PE的定义。建议结合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PE的严重程度,治疗建议采用单纯抗凝药物或联合使用溶栓药物、导管介入、外科手术等不同治疗方案。具体要点更新如下:
(1)结合临床、影像学和预后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进一步对PE严重程度进行分层(Ⅱb,C)。
(2)即使PE严重程度指数较低或简化为0,也应考虑通过成像及实验室生物标志物来评估RV情况(Ⅱa,B)。
(3)对于无症状的PE幸存者,应进一步评估CTEPH风险(Ⅱb,C)。
2.3 急性期治疗
《2019年PE指南》修订了关于高风险PE的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支持的部分。对血流动力学恶化患者,建议抢救采用溶栓治疗,推荐等级由Ⅱa提升至Ⅰ;应考虑采用外科取栓或导管导向治疗作为抢救溶栓的替代方案,推荐等级由Ⅱb提升至Ⅱa。《2019年PE指南》提出抗凝药物可用于治疗急性PE发作和防止复发,但会增加出血风险。《2019年PE指南》的最大亮点之一是NOAC获优先推荐,对于适于NOAC条件的患者,建议将NOAC作为抗凝治疗的首选,VKA是NOAC的替代品。并且,应根据每所医院的资源和专业知识,考虑建立多学科PE救治团队,以管理高危和某些中危急性PE患者。具体要点更新见表2。
2.4 长期治疗和预防复发
表1 《2019年PE指南》疑似PE患者诊断更新要点
表2 《2019年PE指南》急性期治疗更新要点
《2019年PE指南》将VTE复发的危险因素分为高、中、低复发风险;讨论了延长抗凝时间的潜在适应证,包括存在PE事件轻微、短暂或可逆的风险因素,任何持续危险因素或无可识别危险因素;同时建议评估抗凝治疗患者的出血风险;阿哌沙班或利伐沙班治疗6个月后如需延长抗凝时间应考虑减少剂量。具体要点更新如下:
(1)对所有PE患者进行治疗性抗凝≥3个月(Ⅰ,A)。
(2)对于继发于暂时性/可逆转危险因素的首发PE患者,治疗性口服抗凝药物3个月后停药(Ⅰ,B)。
(3)对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患者,建议使用VKA进行无限期治疗(Ⅰ,B)。
(4)对于接受延长期抗凝的患者,定期再评估药物耐受性和患者用药依从性、肝肾功能和出血风险(Ⅰ,C)。
2.5 癌症患者PE管理
《2019年PE指南》更新了恶性肿瘤合并PE的药物选择的推荐意见。因恶性肿瘤患者具有高复发风险,需要长期抗凝治疗。《2019年PE指南》推荐:除合并胃、肠道肿瘤患者外,可考虑采用依度沙班(Ⅱa,B)或利伐沙班(Ⅱa,C)替代LMWH抗凝治疗。
2.6 妊娠期PE管理
急性PE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症状往往与正常妊娠的症状相似,诊断具有挑战性。《2019年PE指南》中,应考虑测量D-二聚体和临床预测规则以排除妊娠或者产后PE,推荐等级由Ⅱb提升至Ⅱa。《2019年PE指南》对如何诊断和治疗孕妇相关PE进行了系统阐述。且首次提供了关于诊断妊娠期PE检查辐射吸收的最新信息。具体要点更新如下: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原因与电离辐射、职业接触、环境、遗传、大气污染以及吸烟等因素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既往肺部慢性感染病史的患者肺癌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1]。一期肺癌属于早期肺癌,可出现咳嗽、胸痛、痰中带血等症状,临床主要应用手术治疗,肺癌伴发糖尿病使病情更加复杂,增加手术难度,加上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对手术存在一定恐惧心理,会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因此给予治疗的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调节其心理状态,保证手术效果,改善患者健康状况[2]。文章探讨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一期肺癌伴发糖尿病患者150例应用延续护理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孕期或产后出现疑似PE的患者,采用经验证的方法进行诊断评估(Ⅰ,B)。
(2)对于绝大多数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疑似PE孕妇,根据孕早期体重给予固定剂量LMWH抗凝治疗(Ⅰ,B)。
(3)给予最后一剂LMWH后24 h内,不得进行脊椎或硬膜外穿刺(Ⅲ,C)。
(4)移除硬膜外导管后4 h内,不得给予LMWH(Ⅲ,C)。
(5)孕期或哺乳期不得使用NOAC(Ⅲ,C)。
2.7 长期后遗症管理
《2019年PE指南》建议,在急性期和出院后应采用多学科团队综合治疗PE。团队应包括医师、有资质的护士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旨在确保医院专家和家庭医师之间的平稳过渡,优化患者的长期管理,以预防血栓复发。具体要点更新如下:
(1)急性PE后3~6个月重新常规评价患者情况(Ⅰ,B)。
(2)急性PE后采用完整的管理模式,确保患者顺利完成从院内到门诊管理的过渡期(Ⅰ,C)。
(3)对出现V/Q肺扫描灌注缺损3个月以上、有症状的患者,在急性期后转诊至肺高压/CTEPH专科门诊,并评价TTE、利钠肽和(或)心肺运动试验情况(Ⅰ,C)。
此外,ESC工作组整理了一些对急性PE患者的建议:
(1)如果您有高血栓风险,或者以前有过PE或VTE,现因另一种疾病入院,应及时咨询医师采取什么措施来预防血栓形成。
(2)如果您有一个或多个PE危险因素,并且感到呼吸短促、胸部不适或胸痛、头晕或晕厥,请立即就医或呼叫救护车。同时躺下,不要四处走动,不要步行或开车去医院或诊所。
(3)如果您发生急性PE,并且正在使用抗凝药物,当您出院时,应询问什么时候需要再次复诊。在随访时,报告所有出血情况,以及您是否恢复正常或仍有呼吸急促等症状。
总的来说,《2019年PE指南》着眼于急性PE的临床诊断与处理,在诊断、风险评估、急性期治疗、慢性期治疗、特殊人群管理和随访等方面进行了更新。《2019年PE指南》的发布、解读和推广,对规范急性PE的诊疗有重要意义,将为广大临床医师诊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简便易用、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参考,并最终使患者得到最大的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