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Pul-Stent支架在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后肺动脉狭窄中的应用

2019-10-14万俊义张戈军潘湘斌李守军高华伟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室间隔分流肺动脉

万俊义 张戈军 潘湘斌 李守军 高华伟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复杂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该病的发生率在所有的先天性心脏病中占2.5%~3.4%[1-2]。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Sano分流术)是治疗肺动脉闭锁常用治疗方法之一,与Blalock-Taussig(B-T)体肺分流术相比,具有生理波动性血流,便于同期行肺动脉融合及成形等优点,尤其是术后可采用介入方法干预肺动脉狭窄,避免再次外科手术。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阜外医院应用新型Pul-Stent支架置入术治疗了9例Sano分流术后肺动脉狭窄患儿,取得良好的疗效,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阜外医院9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行Sano分流术后肺动脉狭窄的患儿,行新型Pul-Stent支架置入术。所有患儿于术前均经体格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

1.2 研究方法

1.2.1 介入材料 本研究所用新型Pul-Stent支架由北京迈迪顶峰公司提供,该支架为非预装的钴基合金半开环支架,分为S、M、L三类,可分次扩张,最大扩张直径分别为12 mm、16 mm、22 mm,每一类支架长度有15 mm、20 mm、25 mm、30 mm、35 mm、40 mm等规格。球囊扩张选用Z-Med Ⅱ球囊(NuMed,美国)。支架输送鞘管选用Mullins输送长鞘(Cook,美国)。

1.2.2 介入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穿刺股静脉或股动静脉并肝素化(100 U/ kg),行常规左、右心导管检查,术中持续监测主动脉压力,测右心室、肺动脉、左右肺动脉压力,计算跨狭窄段压力阶差。行右心室和(或)主肺动脉、左肺动脉或右肺动脉造影等,判断病变的位置和狭窄的程度,测量狭窄段直径、长度及临近狭窄处血管直径。造影后再根据每一病变的特点选择支架型号,球囊导管直径以临近狭窄处血管直径决定,支架长度根据狭窄长度决定。肺动脉重度狭窄的患儿首选较小直径Admiral Xtreme球囊进行预扩张,使长鞘管能够顺利沿加硬导丝通过狭窄段,再将装载了支架的球囊导管沿加硬导丝通过长鞘管穿过狭窄段。手推对比剂进行定位,准确定位后扩张球囊导管使支架扩张,置入支架后重复测压及造影评价疗效。用于评价肺动脉闭锁是行根治术还是姑息手术的重要指标,计算McGoon比值。McGoon比值=(R-PAD+L-PAD)/AD(注:R-PAD,右肺动脉在肺段动脉分支前的直径;L-PAD,左肺动脉在肺段动脉分支前的直径;AD,膈肌平面降主动脉直径)。McGoon 比值>1.2可行根治术。

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 0.1 ml/10 kg、每12 h 1次,共2次;手术当日至术后6个月给予阿司匹林3~5 mg/kg,每日1次。

1.3 随访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常规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正侧位X线胸片,6个月复查同时行CT或心血管造影检查观察支架有无移位、断裂、塌陷或再狭窄,肺动脉发育情况有无达到根治手术的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基本情况

9例患儿中男5例,女4例;年龄4(1,9)岁;体重9~25(15.1±4.9)kg(表1)。所有患儿于术前均经体格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McGoon比值平均(0.9±0.2),Sano分流术后至新型Put-Stent支架置入时间平均(2.3±1.2)年。

2.2 患儿术中支架置入情况

9例患儿于左肺动脉或右肺动脉狭窄处各成功置入1枚支架,其中3例置入左肺动脉,6例置入右肺动脉。共置入9枚支架,包括S型支架5枚,M型支架4枚。5例为经导管股静脉入径行支架置入术(图1为病例2造影示右肺动脉起始部狭窄,经皮置入型号M30 Pul-Stent支架1枚);4例为镶嵌治疗,外科术中于肺动脉狭窄处置入支架,其中2例同期完成肺动脉闭锁根治术(图2为病例3左肺动脉极重度狭窄,多次尝试造影导管无法通过狭窄段,外科术中于左肺动脉狭窄处成功置入Pul-Stent支架1枚)。

表1 患者基本情况

图1 右肺动脉置入Pul-Stent支架前后造影图(病例2,男6岁,19 kg) A.造影示右肺动脉起始部狭窄;B.经皮置入型号M30 Pul-Stent支架1枚

图2 外科术中左肺动脉置入Pul-Stent支架前后造影图(病例3,女2岁,12 kg) A.造影示左肺动脉起始部极重度狭窄;B.外科术中置入型号S30 Pul-Stent支架1枚

2.3 患儿支架置入前后心导管检查情况

支架置入后,肺动脉狭窄处内径由术前(3.0±1.4)mm增加至(8.8±1.4)mm(P<0.001),跨狭窄处压力阶差由术前(73.2±21.4)mmHg(1 mmHg=0.133 kPa)降至(36.1±18.8)mmHg(P<0.001),右心室收缩压/主动脉收缩压比值由术前(0.7±0.2)降为(0.4±0.2)(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4 患儿术中并发症

本组病例中1例(病例7)球囊破裂,可能与球囊选择过短、球囊过度扩张有关;未发生支架移位、断裂、塌陷、支架球囊分离等并发症。

2.5 随访情况

术后当日及次日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支架移位,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支架通畅。随访3(3,4)年,术后患儿日常活动量明显增加。无再狭窄、栓塞及心内膜炎等并发症发生,也未发现有支架移位、支架断裂等需外科干预者。8例(8/9)行Ⅱ期肺动脉闭锁根治术,另1例(病例1)外管道再狭窄重新更换。

3 讨论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中,除了部分固有肺动脉发育良好可以考虑Ⅰ期行根治术以外,多数患者需要先接受姑息性减轻症状手术,以达到促进肺血管发育,缓解发绀的目的[3]。常用的姑息性手术主要包括改良Blalock-Taussig(B-T)分流术、Sano分流术及中央分流术。Sano分流术优点是可以提供生理性波动血流,便于同期行肺动脉成形,并且术后可采用介入方法处理肺动脉狭窄,避免再次外科手术。

Sano分流术后残余肺动脉狭窄的患者需要再次干预,手术处理肺动脉狭窄的风险高、并发症多。介入治疗(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外科术后残余肺动脉狭窄避免多次开胸的风险。单纯球囊扩张术虽已常规用于改善肺动脉狭窄,但对于长段的肺动脉狭窄或多发肺动脉分支狭窄效果欠佳,同时由于血管壁的弹性回缩,再狭窄发生率高[4]。自1991年O’Laughlin等[5]报道首例支架置入术成功应用于肺动脉狭窄的患者以来,支架置入术已成为治疗肺动脉狭窄的首选方法[6-8]。

新型Pul-Stent支架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肺动脉狭窄的钴基合金、激光切割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足够的径向支撑强度、良好的显影性能特点;相对于闭环设计的Palmaz支架、CP支架,采用半开环设计的Pul-Stent支架具有良好的柔顺性、较小的轴向缩短率,有利于术中定位及释放[9-10]。肺动脉支架置入术避免了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但是,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Sano分流术后肺动脉狭窄的位置、形态及长度各不相同,且多为低龄、低体重患儿,故肺动脉支架置入术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对于低龄、低体重患儿,如果存在外周血管通路受限、难以通过的严重肺动脉狭窄或合并需要外科手术处理的病变时,可通过镶嵌治疗的模式置入肺动脉支架。外科手术同时进行肺动脉支架置入术将有助于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同时减少了手术风险[11-12]。本研究有4例患儿镶嵌治疗于外科术中置入支架,其中1例极重度肺动脉狭窄,导管难以通过,1例球囊破裂,另2例置入支架同时完成Ⅱ期根治术。

肺动脉支架置入术常见的并发症为支架移位、球囊破裂、支架再狭窄、血栓及动脉瘤的形成、肺动脉的破裂、肺水肿等[6-7,13]。支架移位可发生在输送过程中、球囊扩张时、球囊及导丝回撤时各个阶段,因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每个细节。本组有1例球囊破裂,主要原因是球囊选择过短及球囊过度扩张所致。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需要术中反复造影明确肺动脉狭窄周围的解剖结构,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输送鞘、球囊及支架。球囊扩张时,避免采用过高的压力过度扩张或不对称地扩张支架。

总之,作为一种专门设计用于肺动脉狭窄的支架,Pul-Stent支架置入技术应用于外科术后肺动脉狭窄安全且有效、操作简便,并可促进肺动脉的发育。

猜你喜欢

室间隔分流肺动脉
基于4G和5G上下行分流策略研究
心室短轴切面对胎儿单纯室间隔缺损诊断的应用价值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左束支起搏术中经传送鞘贴近室间隔造影发现并发症二例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右心室双出口肺动脉环缩术后Ⅱ期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分期手术治疗婴幼儿肌部多发性室间隔缺损效果分析
NSA架构分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