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袖舞艺术的传承:宋代巴蜀“采莲舞”教学探究
2019-10-12熊曦
熊曦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舞蹈中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袖舞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它融表演性、技巧性、观赏性、教化性、审美性为一体,因而逐渐成为高等舞蹈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作为四川高校教师,笔者尝试在袖舞课堂中融入宋代巴蜀采莲舞教学,从巴蜀石刻乐舞艺术的美学形式出发,引导学生对采莲舞石刻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借助对袖舞形象的模仿,对动作元素的提炼、解构、和重构,帮助他们在袖舞技法和动作的学习过程中,从思想和文化上认识到两宋时期巴蜀特有的乐舞审美意识及其背后深厚的内涵,从而实现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袖舞教学;宋代采莲舞;巴蜀乐舞;传承
一、前言
袖舞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其形式和内容别具一格,是中国传统舞蹈中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从原始、神秘的巫舞,以袖为容的女乐,细腰长袖的楚舞,到飘缈的翩翩广袖舞,叙事的戏曲水袖,袖舞在朝代更迭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雅俗共赏。袖舞作为徒手身韵的延伸,以身与袖之间的配合为核心,通过从袖技、袖形、袖势、袖劲到袖韵的逐步深化,最终实现身体与袖、意念与动作以及情感与意境的融合,实现肢体表现的高境界。因融表演性、技巧性、观赏性、教化性、审美性为一体,袖舞已逐渐成为高等舞蹈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作为四川地区高校的袖舞教师,笔者尝试在袖舞课堂中融入宋代巴蜀采莲舞的教学,在丰富袖舞教学内容的同时,实现本科舞蹈专业学生对本地区乐舞文化的认知、传承与发展。
二、宋代巴蜀采蓮舞
根植于巴蜀文化的沃土,泸县宋墓群出土的采莲舞石刻造型精美,舞姿动作独具匠心,体现出两宋时期特有的文化内涵以及当时巴蜀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使其成为四川地区高校袖舞教学的重要素材。以巴蜀采莲舞石刻为中心的袖舞教学立足于本地域文化特色,从巴蜀石刻乐舞艺术的美学形式出发,引导学生对采莲舞石刻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借助对袖舞形象的模仿,对动作元素的提炼、解构、和重构,帮助他们在袖舞技法和动作的学习过程中,从思想和文化上认识到两宋时期巴蜀特有的乐舞审美意识及其背后深厚的内涵,从而实现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六曰采莲队,衣红罗生色,绰子系晕裙,戴云鬟髻,乘彩船,执莲花”(《宋史·乐志》)。采莲舞是宋代队舞的代表作之一,它集诗、词、器乐、歌、舞和情节为一体,以超然、清新的画面展现青年女子乘彩舟,采撷盛开莲花,载歌载舞的情景,从而体现出两宋时期太平盛世的景象以及宋人洒脱淡泊的人生观。巴蜀地区的采莲舞也因此发展而来。在四川泸县宋墓群出土的伎乐石刻中,共有两处采莲舞石刻图像,分别出土于石桥镇新屋嘴村一号墓和二号墓。第一幅由四块高约1米的独立浮雕组成,每块雕有一名单人舞伎形象,四位舞者的服装、舞姿和动作基本一致,均身穿圆领窄袖上衣和及地百褶长裙,双膝微曲踏地,一手执荷花与荷叶背于手臂后,一手执袖里绕并上挑,作搓袖起舞之势。另一幅浮雕约宽1.2米,六名舞伎为一排,除一名舞者身着对襟宽袖上衫和长裙,另外五名舞者均与第一幅采莲舞石像中的舞者一样,身穿圆领窄袖上衣和百褶长裙。在此浮雕中,站在舟首的舞者双脚直立而站,双手握荷花于胸前,另有三人面对正前方,一手执荷花,一手里绕袖,屈膝踏地蹬腿,意欲起舞,另有二人微转身对斜前方,略塌腰出胯,双手握荷花与荷叶,踏足而舞。
三、巴蜀宋代采莲舞教学核心
泸县宋墓群出土的巴蜀采莲舞石刻上的袖舞形象中,笔者提炼出三个核心元素用于教学,分别为:执袖而绕;踏地而舞,以及板正与俏皮相融合而舞。以下就三者分别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一)执袖而绕
执袖而绕即袖舞中的绕袖技法。袖的技法指运用袖的技巧和方法,以及袖技的连接与配合。其训练目的是根据各种技法特点和配合规律,让学习明确并掌握手指、手腕、肘、大臂以及小臂之间的不同配合如何作用于袖形的形成。绕袖技法以袖体划圆运动为主,是手腕在指尖的带动下,通过拨动使得小臂扭转,从而带动袖体产生以手臂为中心的缠绕,形成向里或者向外的螺旋运动。从绕袖技法本身而言,其教学和训练中,需强调。因而在开范儿初期,教师需以准确示范的方式向学生展现出这一袖技的完整画面,以帮助学生建构对绕袖技法的正确认知,并明确自己在练习中需要达到的标准。与此同时,教师还需以简练、清楚的语言讲解如何通过小臂、大臂、肘以及手腕的协调配合形成袖体围绕手臂螺的旋缠绕,从而使学生明确完成绕袖技法的方式以及规格要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绕袖技法的学习与掌握也长期以重复为主的苦练,以最终形成肌肉记忆。
(二)踏地而舞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形神结合,手舞足蹈,是舞蹈作为肢体艺术的重要特征。足之蹈之可以被看作是舞蹈中内心情感表现的最高境界。在宋代巴蜀采莲舞中,以足踏地舞之,塑造出采莲者欢快的载歌载舞。所谓踏地,即以脚踩踏地面形成不同的节拍,一方面为舞伴奏,一方面丰富舞蹈动作。以踩、踏为主,踏地而舞以不同的节奏,利用全脚、脚跟或脚掌由上往下敲击地面,从而形成不同的舞姿动作和律动。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教学初期多以单一的勾、绷、扣、片等脚腕训练为主,促使学生通过专注于脚腕的不同用力方法,提高脚腕灵活性。教学中期推进以步法训练为中心的短句,让学生熟悉以踩、踏为中心的脚位和步法,及其在运动过程中的灵活配合。教学中后期,以上肢动作配以踩、踏等脚部动作,帮助学生体会和把握步法与上肢舞袖的有机配合,并在此过程中结合袖势、袖劲以及袖韵,实现对宋代巴蜀采莲舞动作的模仿与传承。
(三)板正与俏皮相融合而舞
绕袖和踏足赋予了宋代巴蜀采莲舞俏皮的舞蹈风格,舞者上身的板正则体现出宋人的严谨与束缚。泸县宋墓出土的两幅采莲舞浮雕图中,舞者上身基本以直立的状态正对一点,使其既无两汉时期的粗狂豪放,也无魏晋时期的轻柔曼妙,而是呈现出一板一眼的状态。而从细节上看,踏足和绕袖无一不体现出人物内在活跃俏皮的性格特征。也正是板正和俏皮的融合促成了宋代巴蜀采莲舞独特的风格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如何把握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对舞蹈和文化的传承?笔者认为教师除了要对动作的做法、规范、要领、以及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和讲解,还需以详细、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介绍采莲舞舞者板正的上身如何体现出宋人的严谨与束缚,以及其绕袖而舞和踏足起舞如何蕴含着巴蜀人活泼、俏皮的性格特征。从而帮助学生从根源上认识和理解为何在完成宋代巴蜀采莲舞时,要形成特定的舞姿,以及为何在舞蹈过程中保持特定的状态和要遵循特定的运动轨迹。
四、结语
宋代巴蜀采莲舞的教学从本地域文化传承的视角出发,借助对采莲舞者形象、形态和动作的模仿,通过对袖和步法的教学,提高学生肢体的配合能力、道具的把控能力以及袖韵与肢体韵律融为一体的展现能力。更重要的是,该教学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丰富学生对我国传统乐舞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其对传统艺术和审美的感悟能力,并让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及思考,使高校袖舞教学真正承担其实现文化传承的重任。
参考文献:
[1]董锡玖.中国舞蹈通史:宋·辽·西夏·金·元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邵未秋.中国古典舞袖舞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