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橛造像记》特点分析及其价值地位的再审思

2019-10-12杨雪铭

艺术大观 2019年31期
关键词:魏碑

摘要:康有为云:“寸字方笔之碑,以《龙门造像》为美。”北魏龙门造像是书法艺术的瑰宝,《牛橛造像记》是《龙门二十品》之一,笔者对《牛橛造像记》的用笔规律和结体特点进行梳理剖析,重新审思《牛橛造像记》在北碑中的价值及地位。

关键词:牛橛造像记;龙门四品;魏碑

一、《牛橛造像记》历史背景

《牛橛造像记》又称《尉迟造像记》,龙门二十品之一,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立。正书,七行,行十六字,高100厘米,宽34厘米,是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氏为亡去的儿子牛橛所造。

《牛橛造像记》的碑文字体是属于端方峻整,风格俊逸,结体紧劲之中又开张舒展的一品。其拓片的版本有八种,均处于不同时期,其中国家图书馆藏本是现存最完整最精良的整幅全拓。

二、《牛橛造像记》结构特点和用笔规律

《牛橛造像记》采用阴文雕刻,体势峻拔方整,刀笔犀利,运笔熟劲,笔画精进挺峭,颇少造像刻石之匠气。从字形结体来看,其字形趋扁,神态宽博,左右舒展,情趣活泼,意境高古,无矫揉造作之态;从章法布设来看,整篇行列工整,自然一致,字字井然有序,相互顾盼,无突兀惹眼之处。包世臣在《艺舟双楫·述书下》中说:“字有九宫……每三行相并,至九字又为大九宫,其中一字为中宫,必须统摄上下四旁之八字,而八字皆有拱揖朝向之势。”[1]《牛橛造像记》的整体面貌似乎略见其意——行列间字与字左右轻微跳宕摆动,形成大九宫收紧的态势。同时,字内轻重协调统一,点画雅意可掬,看的岀雕刻者秀雅的书法情趣和刀笔神随的雕刻技能。

下面将从造像记中择取典型的部首或笔画,从点画形态、刀刻风格等方面对《牛橛造像记》的用笔及结体进行分析:

长横画的起笔、收笔多回刀斜入,呈方筆尖角;起笔分量略重于收笔,中段运笔部分稍细,劲挺之余略带柔韧,阴阳合宜。切割横画、分割横向空间通常左长右短;长竖画起笔形成斜切面,上重下轻,垂笔作悬针之状;撇捺组合中,长撇中段稍细,末端收笔略微上翘;捺画起笔偏细,捺脚笔锋凌厉尖锐。撇捺组合在一起顾盼相生,轻重协调,干练劲健;横折处重顿或虚接,外轮廓线大多形成钝角,有凌厉果断、爽朗峻拔之风;点不欲小,但无冗赘之累,刻得宛如切削,棱角鲜明。左右点画上沿线均向下凹陷,笔势凌厉且富有动态感。

三、审思《牛橛造像记》的地位与价值

对于《牛橛造像记》的品评论述并不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将《牛橛造像记》放置在《龙门造像》中进行临习顺序的先后排序: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碑品第十七》中将《牛橛造像记》列为能品上,并指出:“《丘穆陵亮夫人尉迟造像》体方笔厚,画平竖直,宜先学之。次之,《杨大眼》骨力峻拔。遍临诸品,终之《始平公》。”[2]另有启功先生在《论书绝句百首·卅二》自注曰:“龙门造像题记数百种,拔其尤者,必以始平公为最,次则牛橛,再次则杨大眼。其余等诸自郐。”[3]不同的学者根据自己的判断指出学习魏碑的不同路径,而《牛橛造像记》是学习魏碑绕不开的一个。

第二类是将《龙门二十品》进行优劣排序:清末民初学者徐珂在《清稗类钞》中将二十品的顺序列为:“狄楚青藏精拓魏龙门二十品《龙门二十品》者,汇合魏碑二十种,皆精拓,为魏碑中巨观.一魏灵藏,二优填王,三云阳伯,四高树,五长乐王,六侯太妃,七始平公。”[4]

第三类是图像类:民国初期陈彬龢所著《中国文字与书法》一书中,将《司空公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橛造象记》列入附录二的正书重要碑目中[5];民国报刊《兴亚书报》第十二期第二卷的卷首插图选自《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尉遲造像記》局部。①从整体上看,在保留下来的清代及民国的书家评论中,《牛橛造像记》的学习和书写实践价值是多于史料价值的。

《牛橛造像记》在《龙门二十品》中,质量上乘,属于庄重典雅,气脉贯通的品类,虽不在《龙门四品》之列,但其艺术价值不在四品之下。在临习此碑需把握住整体温润峻秀的气势,其横略细,竖略粗的特征,长撇舒缓而不迟滞,双点呼应绝不能轻率信笔。笔者认为,学习魏碑,在临习过《始平公造像记》之后,再转临此记,将于厚重之中讨取峻骨妙气之趣,从而去魏碑朴拙粗犷而得秀雅畅达之致。故攻北魏,《牛橛造像记》着实为一记不可僭越之佳品。

参考文献:

[1]包世臣.《安吴四种》见《艺舟双楫》卷十二《述书下》[M].1888.

[2]《续修四库全书》见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卷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启功著.论书绝句·注释本[M].赵仁珪,注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4]徐珂.第九册·鉴赏类[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4.

[5]陈彬龢.《中国文字与书法》见《重要碑目·附录二·正书》[M].上海:商务出版社,1931.

[6]茹桂主编.美术辞林.书法艺术卷[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

[7]阎文儒,常青.龙门石窟研究[M].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8]陈朝阳.龙门四品杂谈.黄易与金石学论集[M].故宫出版社,2012.

[9]宫大中.“龙门二十品”及其相关问题的再思考[J].中国书法,2012(03):58-67.

[10]盛东涛.《龙门二十品》的风格类型及其品评[J].中国书法,2016(12):62-74.

[11]宫大中.关于《尉迟造像记》原拓与原碑的思考[J].中国书法,2016(16):156-164.

作者简介:杨雪铭,中央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魏碑
小学生魏碑书写技法与结构审美的教学初探
魏碑书法的特点和艺术成就
寄妙理于“十美”之外
近代碑派行书的母体
康有为“十美”审美观新解
试论魏碑书法
从《始平公造像记》看魏碑的风格
浅析《张猛龙碑》艺术特点及成因
奇正相生 清纯峻逸
打铁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