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烷对幼年大鼠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2019-10-12龚涛武郑雪杨洋林夏妃吴振宇朱昭琼
龚涛武,郑雪,杨洋,林夏妃,吴振宇,朱昭琼
(1.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遵义 563000;2.贵州省遵义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遵义 563000;3.遵义医科大学,遵义 56300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日渐增多,而患儿家属比较关注全身麻醉后是否会影响患儿的学习记忆能力。认知功能障碍以意识受损和思维模式紊乱为特征,发生后可导致患者学习能力的下降、记忆受损、人格改变等,甚至影响到患者术后的康复,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1]。研究发现七氟烷可能会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2-3]。笔者在本研究对幼年大鼠进行七氟烷麻醉处理,观察其认知功能所受到的影响及可能的发生机制,为七氟烷的临床使用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健康雄性SD幼年大鼠30只,8周龄,体质量220~250 g,由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渝)2012-0005。
1.2试药 七氟烷(山东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批号:65170507);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p85(α)抗体(武汉proteintech公司)、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抗体(武汉proteintech公司)、羊抗鼠IgG(H+L)抗体、β-action(1:1000)、BCA蛋白定量试剂盒均由北京绿泽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仪器 化学发光成像系统(美国BioRad公司)。Morris 水迷宫测试仪(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DragerFabius麻醉机,Vamos气体监护仪(Drager公司,德国);自制吸入麻醉箱。
1.4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K组),模型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为4个亚组,分别为吸入2%七氟烷30 min后苏醒2 h(Sev-2 h组)、12 h(Sev-12 h组)、24 h(Sev-24 h组)、72 h(Sev-72 h组),每组5只。K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C组大鼠于自制麻醉箱中吸入纯氧30 min,Sev-2 h、Sev-12 h、Sev-24 h、Sev-72 h组大鼠分别吸入七氟烷30 min。自制密闭吸入麻醉箱内铺垫厚钠石灰,通过控制挥发罐刻度使大鼠吸入七氟烷浓度始终维持在2.0%。K组、C组及Sev-2 h、Sev-12 h、Sev-24 h、Sev-72 h组分别吸入空气、氧气、七氟烷30 min后完全苏醒2,12,24,72 h后再次进行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搜索实验,所有记录数据同麻醉前。
1.5Morris水迷宫实验 适应性训练1 d:以适应环境,剔除不会游泳的大鼠。连续5 d的定位航行实验:标记四个象限,平台距离水面2 cm。将大鼠面向池壁依次由4个象限中点入水,限定大鼠在120 s内找到并爬上平台休息10 s,若120 s内未找到,则指引其找到并置于平台上休息10 s,记录逃避潜伏期和游泳总路程。空间探索实验:定位航行实验结束后次日撤去平台,将所有大鼠从同一平台象限入水,游泳120 s,记录有效区域运动时间、有效区域运动距离和有效区域进入次数。Sev-2 h、Sev-12 h、Sev-24 h、Sev-72 h组再次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并取材,K组、C组与Sev-2 h组于同一时间处理。
1.6血浆PI3K/AKT蛋白表达的检测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束当天,各组5只大鼠分别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30 mg·kg-1,麻醉生效后取腹主动脉血5 mL,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浆,-40 ℃保存待测。取出保存血浆标本常温解冻,用BCA蛋白试剂盒测定总蛋白量。电泳:配制12%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浓缩胶为80 V,30 min,分离胶为120 V,75 min。转膜:电泳结束后,在4 ℃冰水混合物下将蛋白转至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膜(300 mA ,90 min)。封闭:PVDF膜转移至塑料平皿中,5%脱脂牛奶封闭120 min,TBST洗膜,加入PI3K p85(α)一抗(1:4000)或AKT一抗(1:4000),4 ℃孵育过夜,第2天,TBST洗膜3次,每次15 min,孵二抗(1:8000),于37 ℃温箱孵育50 min,TBST清洗3次,每次15 min,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液曝光,经化学发光成像系统采集,以条带灰度反映PI3K和AKT的表达。
2 结果
2.1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 所有幼年大鼠麻醉前进行水迷宫训练,逃避潜伏期与总路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缩短,第3天后形成稳定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见表1。
与K组、C组比较,Sev-2 h组逃避潜伏期、游泳总路程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ev-2 h组比较,Sev-24 h组、Sev-72 h组逃避潜伏期、游泳总路程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与C组比较,Sev-2 h组麻醉后有效区域运动时间、有效区域运动距离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ev-2 h组比较,Sev-24 h、Sev-72 h组有效区域运动时间、有效区域运动距离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有效区域进入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水迷宫训练逃避潜伏期与总路程
表2 6组大鼠逃避潜伏期与总路程
2.2PI3K、AKT表达结果 与K组、C组比较,Sev-2 h组PI3K、AKT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ev-2 h组比较,Sev-24 h组、Sev-72 h组PI3K、AKT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图1。
3 讨论
七氟烷作为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吸入麻醉或复合麻醉的常用药物,具有血气分配系数低、麻醉诱导和苏醒迅速、呼吸道刺激小、芳香味和不易燃等优点,尤其在小儿全麻诱导和维持中的优势显著[4]。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啮齿类动物在七氟烷麻醉后可能会造成短期学习、记忆功能下降,许多临床观察发现儿童暴露在七氟烷麻醉会造成认知功能损伤,且多发生于术后1~3 d,其具体机制至今仍不明确[5-6]。2%七氟烷是临床麻醉常用浓度,为与临床相结合,同时参考文献[7],本研究选择2%七氟烷作为麻醉处理的浓度。
表3 6组大鼠空间探索实验结果
与K组比较,*1P<0.05;与C组比较,*2P<0.05;与Sev-2 h组比较,*3P<0.05。
Morris水迷宫是用于评价啮齿类动物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经典实验,在神经认知障碍的相关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否适用于测量动物的长时记忆还存在争议[8]。因此,本研究以2%七氟烷麻醉幼年大鼠,并选择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幼年大鼠短期内不同时间段的空间回忆探究能力。行为学结果显示,Sev-2 h组逃避潜伏期、游泳总路程明显较K组、C组延长。与C组比较,Sev-2 h组麻醉后有效区域运动时间、有效区域运动距离明显缩短,表明幼年大鼠吸入2%七氟烷后2h出现明显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而在12 h后幼年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逐渐恢复。
PI3K/Akt信号通路作为一种重要的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细胞凋亡、存活和增殖等多种细胞过程。PI3K是一种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由催化亚基(p110)和调节亚基(p85)组成。Akt是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是PI3K信号转导通路的主要下游靶点。AKT是促进细胞损伤后存活的关键成员。多项研究表明,通路及其下游激酶可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AKT可激活多种蛋白激酶,AKT的活化可诱导蛋白磷酸化,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9]。PI3K/AKT信号通路在神经系统中广泛存在,通路的激活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神经形态、增强突触可塑性、减轻神经损伤、减少炎症细胞死亡[10-11]。本研究血浆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K组、C组比较,Sev-2 h组PI3K、AKT蛋白表达明显下降,12 h后蛋白表达量逐渐恢复,这与行为学的结果吻合,提示七氟烷麻醉后引起的幼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血浆PI3K、AKT蛋白的表达下调有关。这与本课题组前期实验幼年大鼠吸入2%七氟烷麻醉后海马中PI3K mRNA、AKT mRNA的表达结果一致[12]。本次研究未对幼年大鼠的海马进行PI3K、AKT蛋白检测对比为不足之处,课题组后期将会做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幼年大鼠在吸入2%七氟烷麻醉后发生短暂的认知功能障碍,而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被抑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