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整合与比较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古诗三首》教学实录及评析

2019-10-12执教评析吕俐敏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枫林萧萧首诗

◇执教/张 龙 评析/吕俐敏

一 解读诗题:关联已有认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三首古诗,一起读诗题。

生:《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师:你知道“山行”的意思吗?

生:在山里面行走。

师:“行”的意思就是“行走”。那“赠刘景文”呢?

生:我觉得刘景文应该是一个人,作者把这首诗赠送给刘景文。

师:所以“赠”的意思是送给。回忆一下,你积累的关于“赠”的古诗有哪些?

生:《赠汪伦》。

生:《赠花卿》。

生:《赠芙蓉山主人》。

师:这些诗都是一个人写给另一个人的,所以叫“赠”。“夜书所见”呢?

生:“夜”是晚上,“书”是书本的意思,“所见”是看见的东西,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晚上在书中看见的东西。

师:有没有不同的理解?

生:应该是在夜晚读书时所看见的景象。

师:“书”的意思大家都说是读书、书本或者图书。“所见”的意思是所看到的,那“夜书所见”就是在夜晚把所看到的景象——

生:写下来。

师:所以“书”是书写的意思。这里的“书”是动词。我们原来学过《题西林壁》的“题”是什么意思?

生:题写。

师:学一首诗,我们可以联想到许多首诗,这就是学习。谁能说说,为什么要将这三首诗放在一起学习呢?

生:因为这三首诗都是写秋天的。

师:大家把这三首诗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生读)

二 品味内容:关注景物、读懂画面

师:这三首诗中有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秋天?请做批注,把这些词句圈画出来,在旁边写写感受。

(生批注)

师:第一首《山行》,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秋天?

生:我从“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看出来的,因为霜叶出现在秋天。

师:霜是一种自然现象,霜落下来的时候是深秋时节。

生:“停车坐爱枫林晚”这句让我感觉是秋天,秋天时枫叶红了,那景色吸引诗人停下车来。

生:我从“远上寒山石径斜”这句话感受到的,因为寒山就是深秋时候的山,让我感到凉意扑面而来。

师:你能把这种凉意扑面而来的感受读出来吗?

(生读)

师:读出了这份寒意。在这首诗中,你还关注到什么?

生:我最关注的是枫林,因为秋天是有枫叶的,而这里作者说是枫树林,说明枫树林的夜晚是十分美丽的。

师:不是只在秋天才有枫叶,枫叶在春夏秋冬都有,只不过在秋天会变得更红而已。

生:我关注的也是枫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明霜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师:同学们,在古诗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抓住古诗中的一些画面,通过想象才能把诗学好。刚才有的同学抓住了寒山,说给他一种寒意扑面之感;有的同学抓住了霜叶,说这是深秋时节才出现的;还有的同学抓住了枫林,说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大家都抓住了秋天的一个景物。如果说这首诗描述的是两个画面,你会怎么分配这两个画面?

生:我觉得第一个画面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是发现枫林之前;发现枫林之后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作者在观察枫林。

生:一个是远景,一个是近景。

师:“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两句诗写的是远景,你能看到多远?

生:白云生处。

师:什么叫“白云生处”?

生:我觉得就是白云产生的地方。

师:产生白云的地方,那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生:非常朦胧的,隐隐约约的。

师:对啊!朦朦胧胧,隐隐约约,白云缭绕,雾气升腾,你把这种远读出来。

(生读)

师:读得还不够远,再来读。

(生读)

师:有点意思了,读得再远一点。

(生读)

师:这样就读出了远远的感觉。接下来的第三、四句让你感受到的是近处的景色,能读出来吗?(生读)作者先写远处,再写近处,让我们感受到山中的秋天很美。那《赠刘景文》这首诗中,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是秋天?

生:我从第一句“荷尽已无擎雨盖”,看出是秋天。“荷”指的是荷花,“荷尽”指的是荷花已经没有了,那应该就是秋天。

师:这里有两个场景,你能用诗中的几个字来概括吗?

生:“已无擎雨盖”和“擎雨盖”。

师:理解什么叫“擎雨盖”吗?荷叶能够遮风挡雨,所以叫“擎雨盖”。残败后挡不了风雨,所以叫“已无擎雨盖”。

生:我找到的是最后一句“最是橙黄橘绿时”,橙子和橘子成熟的季节,那肯定是秋天。

生:我是从“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看出是深秋时节的,因为菊花是初秋盛开的,但此时已经没有了。

师:在这首诗中,都描写了植物的哪几个部分?

生:荷叶、菊花、果实。

师:你觉得作者在写植物这三个部分的时候,情感是一样的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是什么样的情感。

生:我觉得情感是不一样的,前面是忧愁,后面是回忆一年中最好的景色。

生:从荷花凋谢,菊花也没有了,可以看出作者有点忧愁。然后他写的是橙黄橘绿,这些果实都成熟了,可以看出他很高兴。

师:你从诗中读到了人生。

生:我认为第一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说的是荷花没有了,菊花没有了,有一种遗憾。第二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表现出的是一种喜悦感。

师:“荷尽已无擎雨盖”和“菊残犹有傲霜枝”都是遗憾吗?这两句诗的情感是不是也有一些不同?哪句更忧伤一点、更遗憾一点?

生:荷尽已无擎雨盖。

师:让我们带着情感的变化读一读这首诗。(生读)《夜书所见》你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秋天?

生:我是从“江上秋风动客情”这句感受到了秋天,因为它有“秋风”两个字。

生:我从第一句中的“梧叶”感受到了秋天。

生:我从第一句中的“寒声”感受到了秋天。

生:通过整首诗的这种感觉,我觉得作者就是在写秋天,因为感觉有一种忧愁,是人远离故乡时忧愁的感情。

师: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是远离故乡?

生:江上秋风动客情。

师:这里面有一个字,能让你感受到作者是离开家乡的,哪个字?

生:“客”字。

师:“客”的意思是客居,就是居住在其他地方。在古时候,人们如果居住在其他的地方,要想回到家乡会怎么样?

生:很艰难。

师:很难,所以他有一种想家的感觉,有一种忧愁的感觉。这首诗,你们还有没有疑问?

生:我从“江上秋风动客情”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不是很好,可后面他又说“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作者忧愁的心情为什么突然转移到了外面,去关注儿童用小小的枝条去挑弄蟋蟀?

师:大家想一想,“儿童挑促织”,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生:快乐。

师:可是作者此时此刻是什么感觉?

生:忧伤。

师:越是想高兴的事,越能衬托出此刻自己的忧愁。大家把这种情感读出来。

三 体会情感:关联诗文、关联背景

师:这三首诗都是写秋天的,但是情感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刘禹锡曾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这句诗中包含了哪些关于秋天的情感?

生:悲伤。

生:喜秋、乐秋、悦秋。

师:这就是古人对秋天的两种感受。有人说悲秋,有人说悦秋。在这三首诗中,哪些是表示积极情感的词呢?

生:二月花。

生:橙黄橘绿。

师:哪些是表示消极情感的词呢?

生:萧萧、寒声。

(出示情感图)

师:刚刚大家提到了霜叶比二月花还要红,我们一起来看看二月花。(出示课件)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它。

生:鲜艳。

生:姹紫嫣红。

师:但作者却说霜叶比这二月花还要红。读出来。

(生齐读)

师:自古以来很多诗人都对枫叶产生过想象,表达过情感。比如吴伟业曾经说“红树青山好放船”。白居易也曾说过“林间暖酒烧红叶”,意思是在林间烧红叶以暖酒。可是杜牧却说——

生: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你觉得杜牧写的诗和那两位诗人写的诗有什么不一样?

生:杜牧写的这首诗用霜叶和二月花作了一个比较。

师:他的比较是那么大胆,用树叶和鲜艳的花来进行比较,太不可思议了。所以这句诗就成了千古绝唱。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他的这首诗。

(生齐读)

师:此时此刻,当你再读这首诗的时候,你觉得这是杜牧在表达对秋天的什么情感?

生:赞美之情。

生:对大自然、对秋天的礼赞之情。

师:那《赠刘景文》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要想理解这首诗的情感,我们须借助相关背景资料。(出示资料,略)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这首诗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刘景文经苏轼推荐给朝廷才得一小官。刘景文生活在低谷的时候,苏轼写了这首诗送给刘景文。

师:刘景文当时已经多大岁数了?

生:58岁。

师:58岁还没有升迁,你说他是什么心情?

生:悲伤。

生:忧愁。

生:情绪低落。

师:所以在刘景文的眼中,他会看到什么景色?

生:就是那种已经落败的荷花和菊花。

师:刘景文的内心是失落的、苦闷的,所以他看到的景色也是萧条的,他看到的只是荷尽菊残。苏轼想让他看到什么样的景色?

生:橙黄橘绿。

师:这首诗表达了苏轼什么样的情感?

生:对刘景文的鼓励之情。

师:读着读着,我们就会从这首诗中感受到鼓励之情、勉励之情,让他好好地生活下去。请大家读出情感的变化。

(生齐读)

师:我们再看第三首诗《夜书所见》,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呢?关于“萧萧”的诗句你积累了多少?

生: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师: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生:我一读到“萧萧”两个字就有孤寂、寂寥的感觉。

师:一种冷清萧条之感。当我们读一首诗的时候,只要看见这首诗中有“萧萧”二字,就自然而然地感觉到一份失落、落寞的心情,这就是中国诗人所赋予“萧萧”这个词特有的内涵。这首《夜书所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生:思乡。

师:在这三首诗中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三首诗的后两句都是描写美好的。

师:那前两句呢?

生:前两句表达了诗人比较忧愁的心情。

师:也就是说同样是写秋天,有可能是寂寥的,也有可能是萧条的,但换一个角度,寂寥也可以变成美好,萧条落寞也能转变成喜悦。

四 学以致用:触景生情、学会表达

师:诗歌是很美好的语言,应该让诗歌融入我们的血液中。当我们在路上行走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幅景色,相信今天这三首诗中的某一句就会浮现在你脑海中,你就会自然地大声吟诵出来。

(出示图片)

生: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师:图上也不是橙子黄了、橘子绿了,你为什么要吟诵这一句呢?

生:它的颜色看起来就像这样。

师:诗的美好就在于想象,它并不总是真实的存在。当看到一片片的叶子落下来的时候,我们会吟诵——

生: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师:诗得用上才美啊!这节课相信大家学到了很多关于读诗品诗的方法。希望今后同学们在学习诗词的时候能够用上今天的所学,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有内涵。

评析:好的教学设计,必定是整合了文本本体特点、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的综合体,必定是找到三个对象各自特点的连接点,在这肯綮处下了足够功夫,然后才能促进真正的学习发生。张龙老师基于教材特点,将其转化为有趣的学习活动,在找相同和找不同中,帮助学生获得了关于诗歌特点和诗歌情感的认知。

1.整合学习,在比较中获得关于诗歌特点的认知。

张龙老师在入课之初的题目处就整体进入,通过读三首诗的题目,链接经验,切磋题目,预判诗歌内容。为唤醒学生已有的积累,教师将《赠刘景文》与《赠汪伦》《赠花卿》等联系,帮助学生明白这首诗是写给别人的;《夜书所见》针对“书”的意思,学生只联系到“书本”,难以联系到“书写”,教师又做了进一步讲解。因此,此处的整合学习,既整合了教材编排的三首诗的题目,又整合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

之后通过整合课后题目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张龙老师提出一个主问题:这三首诗中有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秋天?请做批注,把这些词句圈画出来,在旁边写写感觉。学生开始进入自主学习环节。在此环节,学生按照三首诗的顺序分别汇报。在《山行》中,学生分别找到了“霜叶”“枫林”“寒山”等,体味出近景和远景的布局,并品析了“白云生处”云雾缭绕、朦胧、隐约的景象。在《赠刘景文》中,学生找到了“荷尽已无擎雨盖”中的“荷尽”,并对这个词语做了解释;找到了“果实”,橙黄橘绿;找到了菊花。进而从前后两句诗歌中分别体会到了“忧愁”和“高兴”。在《夜书所见》中,学生找到了“江上秋风动客情”“梧叶”“寒声”,体会到了“忧愁”,并且从“客”字中准确体会到了远离故乡的忧愁。学生还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了一个问题:作者忧愁的心情为什么突然转移到了外面,去关注儿童用小小的枝条去挑弄蟋蟀?

在这个学习环节中,教师重点通过引导学生批注谈感受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了三首诗写的秋天景物,并初步感受了三首诗所抒发的情感。批注作为重要的个性化阅读方式,在我国传统语文学习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作为一种阅读习惯,在三年级的时候开始引导学生做简单的批注笔记,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为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支架。

2.整合学习,在比较中获得关于诗歌情感的认知。

在上一个活动中,学生通过找描写秋天景物的词句,品析了诗歌中景物对于情感抒发的作用。在第二个活动中,学生通过找不同,获得对诗歌情感的初步认知。教师通过引入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诗句,来说明历代诗人对待秋天的不同态度:或悲伤,或喜乐。然后通过一个“情感图”请学生完成三首诗表达的不同情绪的朗读。

通过对学习成果的可视化,学生整理了三首诗歌的情感基调,并通过引入材料的方式体会了杜牧对秋天的喜爱、礼赞之情。对《赠刘景文》,则通过背景资料的引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该诗情感的复杂性:既有秋天的萧疏,也有丰收的喜悦,在困境中总是会有希望的。对《夜书所见》,则帮助学生重点理解“萧萧”这个拟声词,并联系学生背诵过的诗文,通过类比,使学生体会到“萧萧”的孤寂、寂寥、冷的感觉,进而体会到《夜书所见》的思乡之情。

张龙老师还设计了一个在情境中用诗的环节,将诗歌与生活链接。整体来看,这个活动依然是通过整合比较的方式,用可视化的“情感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体会诗歌的情感。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当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和品味的时候,能够调动的学生资源非常丰富,学生能够诵读的诗歌量和范围有时候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总之,在三首诗的学习中,张龙老师在对教材和诗歌本身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整合与比较的方式,串起来进行教学。而在学习成果的驻留方面,则通过批注和“情感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能在一节课上动脑动笔,记录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经验和同学的共同学习经验,在完成了三首诗的共同学习之后,形成班集体的共同学习经验。这种方式相比目前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整节课只是不停地说不停地听,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启发。

猜你喜欢

枫林萧萧首诗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做好“加减乘除”法持续开展文明提升巩固行动
《上课没人抢》
The Swimming Pig
红枫林
我想写首诗给你
红枫林
废园
枫林建社30周年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竹子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