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进生活,求得一点真
2019-10-12陈金霞
◇陈金霞
深秋时节,学校附近公路两旁的栾树结果了。红色果实,像风铃,像灯笼,摇曳在深秋的风里。每次走过,我总会在其中一棵树下驻足痴望,觉得美而震撼。和孩子们在一起,忍不住要跟他们分享:你们注意过那些结红果子的树了吗?知道那是什么树吗?孩子们摇头。日日在树旁走,从来没有入过眼。不知怎么回事,我突然想到了孩子们最近的那篇习作。
孩子们读完《神笔马良》,我让他们写个练笔:假如你也拥有这样一支神笔,你会画些什么呢?
批改时,我发现孩子们笔下的内容惊人地相似:用神笔给贫困地区的孩子“盖”上亮堂堂的教室,给小鸟画上更多的树,给盲人画上明亮的眼睛……还有孩子要为森林里的老虎、狐狸、北极熊画个什么。若是想得合理还好,但孩子们完全是坐在教室里“造车”,内容空洞,缺少细致入微的描写和真实个性的表达。
曾经教过的一个孩子写“爬山”,他以为爬山就是从悬崖上面垂下根绳子,顺着绳子攀上去。他笔下出现了一篇很荒谬的《爬山》。这不怪孩子。他虽生活在农村,但父母离异,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从来没有人带他爬过山,也很少见识外面世界的精彩。没有生活积累,写不出来也在意料之中。可见,生活对于作文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很多孩子有精彩的生活,视听也不闭塞,却为什么也写不好呢?为了应付考试,获得高分,有些老师定好习作套路,让孩子读、背作文,这样“急功近利”,孩子很快就能写出充满“八股味”和成人气的“精品”。写人的外貌,不管男女,不问美丑,不计年龄,都是柳叶眉、水汪汪的大眼睛,再加上樱桃小嘴。写春天,都是桃红柳绿,小草探出小脑袋,五颜六色的花开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写事,妈妈背我去医院,雨天给我送伞,做错事先严厉批评再温情鼓励……
于是,我作了一点小尝试,和班上的三个孩子好好“聊了一次天”。
聊天对象:宁昊、小青、一朵。
聊天话题: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最想为谁画什么?为什么?
1.聊聊我们的家人。
师:你们家里谁最辛苦呀?他做的一件什么事让你有这种感觉?
宁昊:我外公吧。有一次,我看到他挑水给屋后的菜地浇水,桶很沉,压得外公的腰都直不起来了。直到放下扁担,外公才直起腰来。外公还用袖子擦汗呢。
师:你心疼吗?你是怎么想的?
宁昊:当然心疼了。我希望我能一下子长大,帮外公挑水浇菜。对了,我就用神笔画个10年后的我吧。那时,我就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啦。我来挑水浇菜,就让外公坐在摇椅上休息。
一朵:我家是奶奶最辛苦。买菜、烧饭、洗碗、收拾屋子,都是奶奶做。
师:你打算用神笔帮奶奶做些什么呢?
一朵:我帮奶奶画个智能机器人。我给它设置好各种功能,什么家务活它都会做。奶奶只要拿着遥控器摁摁就能指挥它做了。
2.聊聊我们的学校。
师:孩子们,注意过学校的送水爷爷吗?咱学校70多个班级,爷爷每天要扛着水桶一层楼一层楼、一间教室一间教室地送。你们注意到送水爷爷长什么样了吗?他送水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
一朵:爷爷个子矮矮的,脸黑黑的,有点胖。
小青:有次我看到爷爷给我们换上了满满一桶水,换下的桶里还有一点水,他就直接用嘴对着桶口,“咕嘟咕嘟”喝起来,我想爷爷一定很累很渴吧!
宁昊:我经常看到爷爷满头大汗的样子。送水时,身体和头歪向一侧,走起路来却很快。
师:你们如果有一支神笔,能帮这位送水爷爷做些什么呢?
小青:我要帮爷爷画辆有轮子的小车,这样爷爷送水就不用扛在肩上了,能省很多力气的。
一朵:咱学校没有电梯。我要帮爷爷画一架送水的电梯,让他上楼下楼时轻松些。
3.聊聊我们的小城。
师: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你们注意到街头路口的志愿者了吗?
一朵:我早上上学时,他们就站在那里指挥交通了,我放学的时候他们还在。一天下来,他们肯定累坏了。
小青:他们穿着红马甲,有白发的老爷爷,有戴眼镜的小伙子,有胖胖的中年女人,每当交通信号灯亮起时,他们都会吹起哨子,挥舞着小旗,指挥人们安全通过路口。
宁昊:有一次,我看到一个阿姨把电瓶车开到机动车车道上,志愿者爷爷急忙吹哨子提醒她。
师:这些志愿者每天工作都很辛苦。如果让你用神笔为他们画些需要的东西,你会画什么?
一朵:我会画一套多功能服,它的特点是冬暖夏凉,雨天里能防雨,烈日下能遮阳。我要亲手把这套多功能服送给志愿者们。
宁昊:我想画个大口罩,就像那种警用口罩,上面有个小小的透气口。志愿者站在路上,一站就是一天,灰尘啊,汽车尾气啊,会吸进很多,口罩可以帮他们抵挡风、尘和废气。
小青:对,他们守护我们的安全,我们守卫他们的健康。
师:我们就把这些写下来,用神笔为身边的人做些事。当然,还可以为自己画。你们想要实现却一直未能实现的小心愿,也可用神笔来帮忙,一定要写真话哦!
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心灵和情感不一样,写出来的也不可能一样。如果孩子缺乏发现的眼光,缺乏生活体验,笔下一直是满满的套路,习作过程是不会感到乐的,习作自信心和习作素养的养成终究是一场空。
教师要教给孩子摄取生活源泉的方法,引导他们学以致用,设计话题,创设情境,让孩子的眼、耳、心活跃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否则,他们永远也看不到那摇曳的红灯笼,听不到风儿吹过叶子的沙沙作响,感受不到那种惊心动魄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