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人口学及临床特征☆

2019-10-11辛立敏陈林杨甫德颜峰王刚方贻儒陆铮杨海晨胡建陈致宇黄颐孙静王小平李惠春张晋碚司天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人口学非典型精神病

辛立敏 陈林 杨甫德 颜峰 王刚 方贻儒 陆铮 杨海晨 胡建 陈致宇黄颐 孙静 王小平 李惠春 张晋碚 司天梅

抑郁症患者常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 lems,ICD-10)中将抑郁症同时伴有幻觉、妄想或抑郁性木僵归类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是抑郁症最为严重的一个亚型疾病单元[1],占抑郁症患者的13.2%~53%[2-3]。既往研究显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较不伴精神病性症状者病情重、社会功能损害严重、疗效差等[2],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更应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目前国内对于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较少[4-5],且这些研究的样本量小,仅纳入单一机构门诊或住院的抑郁症患者,故其结果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对一项多中心观察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纳入全国13家研究中心的大样本量抑郁症患者,分析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特征,以帮助临床医生全方位了解患者的特点,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数据来源于由中华医学会发起的中国双相障碍患者诊断评估服务 (the Diagnostic Assessment Service for People with Bipolar Disorders in China,DASP)研究项目,该项目于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2月28日进行,共有13家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参与,并获得各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该研究项目纳入1487例最初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其中北京安定医院177例,北京大学第六医院41例,北京回龙观医院60例,上海精神卫生中心216例,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39例,深圳精神卫生中心140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23例,杭州第七人民医院87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73例,南京脑科医院166例,湖南湘雅二院精神卫生研究所102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53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10例。通过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 中 文版对其重新确定诊断,共1178例患者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6-11],6例患者因自杀模块数据缺失被剔除,最终共1172例抑郁症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ICD-10中抑郁症患者是否同时伴有幻觉、妄想或抑郁性木僵的相关条目,将患者分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组及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

1.2 研究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研究项目开始前对参与的精神科医生进行MINI一致性培训,选取20例最初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进行诊断一致性评估,结果Kappa值>0.85。

精神科医生通过临床晤谈及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等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工作状况、受教育程度,抑郁症起病年龄,既往抑郁发作次数,既往住院次数(指因精神疾病住院),是否发作频繁、伴焦虑症状、伴不典型特征、伴自杀观念、有诱因起病、周期性或季节性特点,以及精神障碍家族史等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将伴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年龄、起病年龄等符合正态分布,用独立样本t检验;既往发作次数、既往住院次数等为偏态分布,用Mann-WhitneyU秩和检验;性别、婚姻状况、是否发作频繁、伴焦虑症状等二分类变量用χ2检验。以有无精神病性症状为因变量,将比较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采用逐步向前法,分析抑郁症患者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因素。变量赋值:无/否=0,是/有=1。 检验水准 α=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1172例抑郁症患者中,156例患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13.3%)。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相比,伴精神病性症状组的患者年龄小(t=2.783,P=0.005),更多患者已婚(χ2=11.778,P=0.001),起病年龄早(t=4.446,P<0.001),既往抑郁发作次数多(Z=2.205,P=0.027),既往因精神疾病住院次数多(Z=3.008,P=0.003),抑郁发作频繁(χ2=15.565,P<0.001),更常伴非典型症状(χ2=23.257,P<0.001)、伴自杀观念(χ2=9.622,P=0.002)、抑郁发作有周期性或季节性特点 (χ2=5.060,P=0.024), 精神障碍家族史更常见 (χ2=4.163,P=0.041)。两组在性别、是否伴焦虑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抑郁症患者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症患者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因素为:起病年龄(OR=0.972,95%CI:0.957~0.987,P<0.001),抑郁发作频繁(OR=2.099,95%CI:1.233~3.573,P=0.006),伴非典型特征(OR=1.937,95%CI:1.277~2.939,P=0.002),伴自杀观念(OR=1.654,95%CI:1.147~2.385,P=0.007)。见表2。

表1 伴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

3 讨论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常常忽略抑郁症患者可能伴有的精神病性症状,该类症状可能使患者较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患者更加敏感及自卑[3]。国外一项研究显示,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中仅有65%的诊断正确[12]。故了解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识别患者。本研究显示,13.3%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且这些患者较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起病年龄早、抑郁发作频繁、更常伴非典型特征及伴自杀观念。

与JAASKELAINEN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亦发现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较不伴精神病性症状者起病年龄早。既往研究显示,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的诊断稳定性差,尤其是起病年龄早的患者,部分在将来可能会更改诊断为双相障碍或者精神分裂症等其它精神疾病[3,14]。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于起病年龄早、同时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要注意是否有其它诊断的可能。

表2 抑郁症患者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的特点。本研究发现较不伴精神病性症状者,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易出现抑郁反复发作。TOHEN等[15]对49例首发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随访2年的研究发现,将近1/2患者再次出现抑郁发作。故对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应更有针对性,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较不伴精神病性症状者病情严重,部分患者需要住院治疗[16]。但本研究未发现伴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既往住院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结果与JAASKELAINEN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中,伴精神病性症状者较不伴精神病性症状者更常伴有自杀观念。既往研究指出,在抑郁发作的急性期,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较不伴精神病性症状者更易伴有自杀观念、自杀未遂或自杀行为[17]。最近一项研究表明,不仅是抑郁发作急性期,在抑郁症患者一生中,伴精神病性症状者自杀未遂的风险均高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者,其自杀未遂风险是不伴精神病性症状者的2倍[18]。故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更应警惕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与家属做好沟通工作,始终将预防自杀放在第一位。

抑郁症患者常伴有非典型特征,本研究发现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较不伴精神病性症状者更常伴非典型特征。既往研究显示,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常具有精神障碍家族史[13,19]。OSTERGAARD等[20]研究发现,父母有双相障碍病史的抑郁症患者更易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未发现精神分裂症家族史对是否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本研究未发现伴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精神障碍阳性家族史方面存在差异,在今后研究中,可进一步细化调查精神障碍家族史的情况。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①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故无法判断上述变量与精神病性症状之间的关系;②未采用标准化量表评估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③未收集伴有人格障碍、酒精依赖等其它可能与精神病性症状有关的因素[3,15];④可能存在回忆偏倚。但本研究的样本量大,且对象来自于全国多中心的门诊或住院抑郁症患者,故研究结果对临床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总之,本研究发现伴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患者具有起病年龄早、抑郁发作频繁、常伴非典型特征及伴自杀观念的特点。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具有上述临床特点的抑郁症患者要注意其是否伴有精神病性症状,以便于临床医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疗效。

猜你喜欢

人口学非典型精神病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基于安卓手机用户行为的人口学信息预测
都有精神病
人口学视角下构建和谐家庭研究
德国流行“非典型就业”
易富贤学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药辨体施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