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有效追问,优化学生数学学习

2019-10-10查晓四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有效追问学习效果小学数学

查晓四

[摘 要]追问是课堂提问的延伸,教师运用有效的追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助学生冲破思维障碍。教师基于学生学情,把握追问时机;基于课堂生成性资源,巧用追问方法;基于重、难点知识,提升追问的实效性等方式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高效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追问;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6-0091-02

追问是指教师在对学生提问之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再次进行提问。通过多种有效的提问方式,不仅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够由浅入深地指引学生解决问题。

一、基于学生学情,把握追问时机

《论语》有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并非是按着教师的预设来进行,教师要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有效追问,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在无疑处追问,推进学生数学思考

由于小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不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无疑处进行追问,以此来加强他们数学思考的深度。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笔者先指引学生通过割补法推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再由浅入深对学生进行了知识训练和巩固,最后用一个铁丝做成的长方形向学生展示其变化过程,并问学生:“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指出长方形在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之后周长没有变,但面积却变小了。可见,学生此时已经对平行四边形知识了然于胸,但笔者接着追问:“那么为什么面积会变小呢?”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推导,最后得出了结论:导致面积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底边相同,但高却发生了变化。

2.在困惑处追问,促进学生深入探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疑惑,教师在发现学生有疑惑时,如果能够灵活利用学生的困惑点,启发学生去探究,那么教学往往就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例如,在教学“整十数乘法”时,笔者发现学生在计算360×80时,有学生计算得出的结果是2880。笔者并未马上进行纠正,而是通过追问来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你为什么会出错?”学生回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将算式列成36×80=2880,漏掉了一个0。”笔者追问:“在进行这类计算时,为了防止漏掉0,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思考后,说:“可以先不加0来进行计算,最后将0再全部添加上去,这样的话就不会忘记了。”通过这样的追问方式,学生明白了错误的原因,并且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二、基于课堂生成性资源,巧用追问方法

1.学生表达不清晰时,采用循循善诱式追问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部分学生无法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教师需要利用追问来帮助这部分学生去表达真实想法,避免他们产生更深的误解。

例如,笔者在教学时请学生在2、4、7、8、10这几个数字中找出与众不同的数字,有的学生认为8是不同的,笔者和其他学生都不太明白这个学生选择8的理由,于是笔者问:“你能说一说选8的理由吗?”学生回答:“如果把8去掉的话,那么就可以发现……”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答案是错误的,接着说:“老师,我错了,不是8,是7。”此时,笔者继续追问学生改变答案的原因,学生回答:“除了7以外,剩下的全部都是双数。”由此可以看出,有的学生说答案时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只是随口一说,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耐心引导,而不是简单说学生的答案是错误的。

2.学生思维发散时,采用层层推进式追问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目前小学数学课堂采用开放的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课堂生成性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把握有用的信息,利用层层推进的追问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例如,在教学“数的认识”时,笔者采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我们是用什么来体现事物数量的呢?”有的学生回答:“数字。”有的学生则回答:“单位。”学生能够回答用单位来表示事物,这出乎了笔者的意料,而且很多学生都好奇为什么可以用单位来表示,这时笔者决定帮助学生理解数字和单位之间的区别,便问道:“那么,请同学们思考和猜测一下,数字和单位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学生通过讨论后得出结论: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进行计数时通常都是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的,数相同,单位不一样的话,那么数量也就不一样了。所以,在计数时,数字和单位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这时笔者说道:“4个鸡蛋和2扎鸡蛋哪个多呢?虽然4比2大,但是明显2扎鸡蛋要比4个鸡蛋要多。”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数字和单位之间的关系,明白了数字并不可以完全表示大小,而是需要通过单位一起来体现。

三、基于重点、难点知识,提升追问实效

1.基于重点之处,让追问具有艺术性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出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时会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利用艺术性的追问方式,不仅能让学生能够明白“是什么”,还能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和“怎么办”,进而攻克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提升学习水平。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在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笔者请学生自主探寻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式。学生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发现,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二分之一。然后,笔者请学生继续思考:“如何計算三角形的面积呢?”学生采用剪纸和拼接的方法,最终得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而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无法很好地使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于是追问道:“三角形一共有几条边?三角形可以有几条高以及几个底呢?”学生通过笔者的启发,恍然大悟,学会了灵活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效找出三角形的底和相应的高,加快了学习的速度。

2.基于难点之处,让追问体现科学性

由于数学对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在解答难题时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时教师不要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采用追问的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找出错误所在,通过这种自己纠错的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这种方式,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以及意义”时,学生对比较大小这类题容易出错,于是,笔者请学生比较:0.2厘米○0.20厘米○0.200厘米。大部分学生在解答时,填入的是“<”。接着笔者继续让学生比较:0.2厘米○0.2厘米○0.2厘米,学生不假思索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果。最后笔者请学生继续思考前一个问题,学生很快便知道应该填入的是“=”。教学结束后,笔者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同学们,通过这个题目,大家学到了什么呢?我们在比较大小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学生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很快掌握了难点知识,学习质量大大提升。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灵活地把握追问这一门艺术,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

(责编 覃小慧)

猜你喜欢

有效追问学习效果小学数学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在追问中生成数学课堂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