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内部党风、政风对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引领研究
2019-10-09张爱华张宏燕
张爱华 张宏燕
[摘 要] 党风政风建设的优劣,对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及改革与建设发展大局。就学校“以党风政风建设带动、引领校风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新形势下的学校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党风;政风;校风;教风;学风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7-0312-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要的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只有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环境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目前,我国各层次学校或多或少存在着校风、教风及学风建设等诸多薄弱环节,如,学生学习目标不清晰,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够足,学习热情不够高,自我约束及管理能力差等学风问题;教师职业责任感不强,进取精神不足,担当意识不够高等教风问题;管理服务者工作标准不高,得过且过,精神状态不佳、效率低下、劳动纪律松弛、作风比较散漫、工作态度不好、服务意识不强等校风问题。
优良的党风政风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根本保证,学校要成功解决以上现实问题,就必须探索出一条以优良的党风政风促校风、带教风、正学风的有效途径。
一、以优良的党风政风促校风
学校的党风和政风集中体现了管理和服务者一贯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校风不仅反映了学校整体的精神面貌、办学方向、教育和管理水平,也反映了师生员工整体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普遍的工作、学习方式,同时反映了学校对每一位成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是党风政风建设的直接体现。
以优良的党风政风促校风建设应侧重强化对校风培育路径的影响和导向,抓住关键要素,使每一位师生员工自觉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
(一)发展方向
据心理学研究显示,缺乏必要的情感认同将无法唤起相应的行动感召,其结果往往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职业倦怠意识明显等不良校风现象。所以,以优良的党风政风促校风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积极探索自身的发展规律,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并尽最大努力获取广大师生员工的情感认同,激发其最积极的行动效力,共同推进校风建设。发展方向对校风建设起到的是一种目标引领作用,只有全体师生员工都紧紧围绕着同一个方向和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并在努力过程中形成某种相对稳定的心理趋向,那么学生也好、老师也好,其所有的行为才会对校风建设起到真正的助益效力。
(二)精神動力
“理想信念是作风之源,理想信念是立身之魂,理想信念是率众之炬;改进作风必须疏浚信仰之水,践行群众路线必须擦亮信仰之灯,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必须高扬信仰之旗。”精神动力是学校校风建设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校师生员工从事工作、学习等行为的动力源泉。
目前,学校管理层在为官、居功、担责、贪图享乐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分析其根本原因在于思想层面的建构不足,政治意识不强才会“自由散漫、拉帮结派、散布反动言论”,责任意识不强才会“一推到底”,服务意识不强才会“摆官架、耍官腔,有功劳一揽无余”,纪律意识不强才会“行贿、受贿,贪图享乐”等。所以各学校要加强领导干部的理想道德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和时政教育,增强其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切实加强自我党性修养,将崇高的信仰变成强烈的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从而引领广大师生员工坚定理想信念,为校风建设贡献力量。
(三)价值取向
党风政风建设要为校风建设提供最基本的价值取向。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对待苦与乐、荣与辱、得与失,自觉抵制“四风”,过好权力关、金钱关。强化自律意识,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努力做到“行得正、站得直、坐得稳”,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顶得住压力,以自己的表率作用影响和推动校风建设,清除严重危害校风学风的腐败雾霾,形成优良的党风政风与校风学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校园环境。
(四)纪律约束
党风政风建设还应通过纪律约束等方式引导和规范广大师生员工的行为,让广大师生员工习惯于在校风建设的相关制度和规矩中工作生活,自觉维护学校的声誉,摒弃不健康的思想言行和不良习惯,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全校上下勠力同心,共同打造治学严谨、勇于创新的教风;勤奋努力、积极奋发的学风;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工作作风以及团结奋进、求真务实的校风。
二、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教风
教风就是教师个体或教师集体在教育教学工作、师生交往以及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态度作风,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修养、知识水平、文化水准、精神面貌等的综合反映。
(一)正确引领教师精神文化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引领教风建设要从高知群体的实际出发,注重其更高精神追求的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作为引领,使广大教师能够做到以渊博的学识、平等的爱心,做到为人师表,真正唤起学生的向学之心,使广大师生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二)积极关注教师职业心理诉求
要有效改善教风现状理应积极关注教师从业心理,特别是青年教师,生活节奏快、工作与生存压力兼具、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差距,其心理调适能力又相对较弱等,诸多因素造就了当前教师群体特殊的心理症候群,这就要求我们要理性分析造成教师心理问题的具体成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关注并努力改善,如建立维护教师身心健康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工会在教风建设中的有效作用,定期为教师提供心理检查和咨询的平台、锻炼和倾诉的空间,不但可以改善教师心理状况还可以近距离了解教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遵循教育本身的规律性要求,打造更为科学和人性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当改善学校管理方式,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积极尝试“赏识教育”“赏识管理”模式,积极倡导“快乐工作”“快乐学习”方式,全力构建“身心和谐”“上下和谐”的工作状态等。
三、以优良的党风政风正学风
良好的学风建设是学校能够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根本,也是党风政风引领校风教风建设的最终目的。学风即是管理者治学也是学习者学习的风气,是体现一所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方面的风格,也是学校全体师生知、情、意、行在学习问题上的综合表现。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学风特点,是通过学校每一位成员的意志与行动,逐步形成和固化的。学风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每一位学子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对学校的持久发展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风建设需要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力建设,因此不能单纯地只从学生抓起,一味地停留在学生爱不爱学习、会不会学习等现象层面,而应自上而下从党风政风建设的层面明确学风建设的主体责任,学校作为学风建设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因此管理者应带头端正学习态度,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拓展学习范围,营造学习环境,增进兄弟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应为人师表,特别是党员教师,更应该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发挥出模范和表率作用,爱学习、爱钻研、爱探讨、爱求真、爱争鸣、爱创新,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有足够的知识含量吸引我们的学生,带领学生共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同时在不断的学习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调整学习习惯、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以少数带动多数,然后再充分发挥大多数人身上积极好学的正能量,有效利用“风气”本身的“固化”和“传统”作用,将“环境”转换为学习的动力努力发挥。
(二)构建良性循环学习模式
学风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环境建设,更注重整体性、统一性,所以说学风建设的三大主体间从来不是孤立的,学生、老师、学校之间如果可以形成某种良性互动学习关系,将会取得1+1+1>3的学风效果。以党风带政风、以政风带学风,优良的党风政风指引下的学校如果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就必须始终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学习心態,一种与时俱进的学习状态,推动学校建设走在时代的前列、走在理论的前沿,不断提升自身的发展内涵,一流的学校,要求有一流的老师,一流的老师才有望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学校引领老师,老师带动学生,学生督促老师,老师推动学校,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真正达到“学生在学、老师在学、学校在学,大家都在学,我不想学不行”的学习氛围。
总之,新时期、新形势下学校党风廉政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只要我们党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引领承载者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参考文献:
[1]蒋芹忠.对高职院校学风、教风、校风建设的思考[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1(2).
[2]张淑华.党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基石[J].化工高等教育,2012(3).
[3]杨胜群.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N].人民日报,2013-01-29.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7-10-18.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