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协同发展的校园足球课余训练研究

2019-10-09秦旸姚春生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2期
关键词:课余训练校园足球

秦旸 姚春生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能力协同发展角度分析校园足球小学课余训练的阶段划分、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要点和评价体系,突出校园足球课余训练的教育特性,为提升校园足球小学阶段的课余训练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校园足球  课余训练  指导纲要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a)-0022-03

Abstract: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expert interviews,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stage division, training objectives, training  content, training points and evaluation system after-school training of campus football primary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pacity synergy, and highlighted the edu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campus football after-school training, and provided useful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after-school training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campus football.

Key Words: Campus football; After-school training; Guiding outline

随着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兴起,足球俱乐部梯队,足球学校、业余俱乐部等各种形式的青少年足球培养模式纷纷建立,1990—1995年间,我国青少年参与足球项目的数量达到历史最高的65万人,1996—2000年间为61万人,2000—2005年急剧下滑到18万人,从2006—2008年更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1]。在此背景下,由教育部门主导的校园足球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展,旨在大力普及足球运动,培育健康足球文化,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2]。经过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参与足球活动的青少年人数逐年增加,社会关注逐步提高,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文化和保障等主要发展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校园足球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校园足球工作的推进,质量提升和内涵建设是校园足球深入发展的重点。当今足球发达国家,都具有科学系统的足球青训指导纲要。结合中国青少年足球训练的发展需要,中国足协分别在2003年和2013年组织编写了《中国青少年儿童足球训练大纲》,但是对于在学校开展校园足球课余训练的针对性还需逐步提高。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以能力协同发展为原则,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为指导思想,研制校园足球课余训练指导纲要,对于推动校园足球运动科学、持续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校园足球小学阶段课余训练指导纲的研制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以中国知网作为资料数据库,以“校园足球”、“课余训练”和“指导纲要”为检索主题词进行文献检索,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文章的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2.2 專家访谈法

设计校园足球课余训练访谈提纲,采用直接访谈的方式对12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成员进行访谈,访谈的核心内容围绕校园足球小学阶段课余训练原则、训练内容、训练要求、训练评价等核心问题展开,以受访专家的共识作为课余训练指导纲要研制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校园足球小学阶段课余训练目标

训练目标是小学阶段学生在校园足球课余训练过程中所要达到的水平程度。《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中将校园足球的学习目标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5个层面[3],美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指南中将训练目标划分为足球技术、足球战术、足球体能和心理4个部分[4],根据受访专家对于校园足球小学阶段训练目标的共识,参考国内外足球青训纲要的目标分类,将校园足球小学阶段课余训练目标划分为足球技能、战术能力、身体素质、心理智能和足球知识5个方面。

(1)足球技能:各部位颠控球能力,熟练传球、运球、射门以及头球技术能力。

(2)战术能力:发展个人与小组基础攻防能力,积极的同伴配合意识,树立团队意识。

(3)身体素质:灵敏性、柔韧性、平衡协调能力和速度能力的发展。

(4)心理智能:注重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发展交流与协作能力,体验成功与失败,发展队员决策与应变能力,增强队员的集体荣誉感。

(5)足球知识:了解足球技战术知识和足球比赛规则,能够观摩高水平足球比赛,掌握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3.2 校园足球小学阶段课余训练内容

训练内容是校园足球小学阶段课余训练的核心部分,是训练目标得以呈现的载体。训练内容的确定要遵循小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遵循青少年足球训练的渐进式发展规律,同时要遵循学校课余训练的实际条件。意大利青训教程将青少年足球训练内容划分为足球技战术、专项体能和比赛情境3个部分[5],德国足球协会(DFB)天才球员培养计划大纲U7阶段的训练内容包括简单的跑动、简单的足球活动、足球游戏和小型足球比赛4个部分[6]。参照受访专家的意见和国内外足球青训内容体系,将校园足球小学阶段课余训练内容划分为足球游戏、足球技术、足球战术、身体素质和足球知识5个层面。

(1)足球游戏:以接触足球为核心的游戏,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体验足球欢乐。

(2)足球技术:多部位颠控球;双脚快速、连续、变向运球、假动作;多部位踢球、接球和射门能力。

(3)足球战术:进攻跟进;防守抢球;攻防转换;位置与阵型;个人与小组攻防战术;

(4)身体素质:灵敏性、柔韧性、平衡协调性;通过障碍能力;各种形式的走、跳、跑、投和速度能力。

(5)足球知识:足球规则;足球技战术知识;足球发展简介;球星成长经历;足球礼仪道德规范。

3.3 校园足球小学阶段课余训练要点

训练要点是在训练内容明确的基础上,为确保训练目标的实现,在训练内容实施的过程中所提出的要求或注意事项。训练要点具有共性和个性两个层面,教练员在训练实施的过程中除了对全体学生要有共性要求之外,对于个体化差异较大的学生要有针对性的个性要求,从而确保达成最佳训练效果。与此同时,校园足球课余训练过程中教练员除了要做好表率之外,要将足球教育和人格教育要点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中,体现出显著的教育特色。

(1)兴趣: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训练。

(2)鼓励:鼓励不喜欢动的学生和能力差的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3)情感:学生感受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

(4)交流:积极与学生加强互动;运用语言与肢体语言指导。

(5)协作:注重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6)决策:运用各种方法开发学生对足球的思考能力,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判断。

(7)技能:以结合足球的游戏和练习为主,结合球进行各种创造性活动,强化触球的本体感受。

(8)健康:密切关注学生健康状况,合理设置训练时间与训练次数,训练后积极恢复,避免恶劣天气下活动。

3.4 校园足球小学阶段课余训练评价

训练评价是校园足球课余训练的效果反馈,也是衡量学生阶段水平,指导学生不断进步的重要指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构建了学生体育能力从水平一到水平六的评价体系[7],《中国青少年儿童足球训练大纲》中对足球主要技术和战术能力从不及格、及格、良好和优秀四个层次做了定性的描述性评价[8],英国青少年足球技术训练测试标准划分了从LEVEL1、LEVEL2、LEVEL3、LEVEL4、LEVEL5、CHAMPION共6个等级[9],美国对于青少年在足球场上的表现评价分为SUPERIOR 、STRONG 、AVERAGE 、WEAK、 VERY WEAK 5个等级[10],纵观当前国内外对于学生足球能力的评价大多都是针对场上表现或者技能评价,尚未有对于在校学生足球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鉴于当前研究成果和受访专家对于评价体系的共识,小学阶段校园足球课余训练评价以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进行等级评价。包括学习成绩、身体素质、足球技能和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充分体现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避免了传统的以足球锦标或成绩作为学生足球能力唯一評价依据的不足,同时将小学阶段校园足球课余训练等级用星级进行划分,包括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和五星级共五个等级。

(1)一星级:综合学习成绩评定等级为及格;能够在足球活动中进行多种移动、躲闪、急停、跳跃的练习;对足球训练表现出学习兴趣,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与陌生的同伴一起参加活动和游戏,在活动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2)二星级:综合学习成绩评定等级为中等;通过多种游戏发展位移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发展平衡和协调能力;能够做出多项足球运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对体育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与他人合作完成足球训练任务。

(3)三星级:综合学习成绩评定等级为中等;能够表现速度、平衡和节奏感,能够利用器械做跨越、钻过和绕过障碍;具有较为熟练的技术动作,具备基础战术能力;训练积极自信,能够尊重与关爱运动能力弱的同伴,从训练中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

(4)四星级:综合学习成绩评定等级为良好;能够通过多种练习发展位移速度、反应速度和灵敏性;具有熟练的技术能力和较为熟练的小组配合能力;能够与同伴合理分配角色,认识体育活动对自尊和自信的影响和不道德行为。

(5)五星级:综合学习成绩评定等级为优秀;提高速度、灵敏、柔韧性;具备熟练的技术能力和攻防战术能力和强烈的集体协作能力;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4  结语

小学阶段是校园足球的重要启蒙阶段,课余训练是校园足球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课余训练指导纲要的制定是推进校园足球科学化发展的重要举措。需要指出的是,教练员在校园足球课余训练的实施过程中,要以指导纲要为核心,针对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要借鉴先进资源不断丰富课余训练内容,学会设计和创新课余训练的方式方法,积极主动地提升校园足球小学阶段课余训练成效,促进校园足球科学、健康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青少年足球“十二五”发展草案(征求意见稿) [EB/OL].http://sports.qq.com/a/20101229/000803.htm.

[2] 教育部.教育部等6 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EB/OL].http:// www.Moe.gov.cn /srcsite /A17 /moe_938 /s3273 /201508 /t20150811_199309.html.

[3] 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 试行) 》和《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 试行) 》的通知[EB/OL].http: //www.Moe.gov. cn/srcsite /A17 /s7059 /201607 /t20160718_272137.html.

[4] Sam Snow.Skills School Training Manual [M].US Youth Soccer Technical Department,2009.

[5] Mirko Mazzantini,Simine Bombardieri.Italian Academy Training Sessions for U11-U14 [M].Soccer Tutor.com Ltd,2014.

[6] 德国足球协会(DFB)天才球员培养计划大纲[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412/06/31721317_549885890.shtml.

[7] 张河水.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下运动技能教学策略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4):509-512.

[8] 中国足球协会审定.中国青少年儿童足球训练大纲[M].北京: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9] 拉塞尔(Russell,R.)球星技术:青少年足球技术训练与测评标准[M].北京: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10]Sam Snow.US YOUTH SOCCER PLAYER DEVELOPMENT MODEL [M]. US Youth Soccer Coaching Education Department,2012.

猜你喜欢

课余训练校园足球
中学足球课余训练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田径课余训练方法的思考
提升农村小学乒乓球课余训练的五策略
英国青少年速度与灵敏训练方法介绍与启示
浅析制约阜阳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
沈阳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建立与分析
田径课余训练的现状与对策
对天津市部分高校排球课余训练现实问题的探讨及对策
提高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质量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