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S护理模式的应用对提高电子喉镜消毒效果的探析

2019-10-09杨玉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19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消毒统计学

杨玉玲

[摘要] 目的 探究在电子喉镜消毒管理中应用6S模式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电子喉镜消毒管理中实施6S模式干预的相关信息情况,并将资料数据分成管理前(2017年6—12月)、管理后(2018年1—6月),以比较其管理前后电子喉镜消毒的效果。结果 经观察管理后的喉镜清洗消毒各项达标率较高,且因喉镜消毒不当引发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较低,另医务人员对电子喉镜消毒满意度较高,与管理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电子喉镜消毒中应用6S管理模式,可有效地提高电子喉镜消毒效果,并降低院内感染发生,还可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电子喉镜消毒;6S管理法;院内感染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7(a)-0071-02

电子喉镜是耳鼻喉科疾病检查诊断常用工具,其具有高分辨率、图像逼真等特点,可有效地提高耳鼻喉科疾病诊断准确度,但该内镜存在一定诊疗风险[1]。电子喉镜属于内镜检查中的一种,由人体自然孔进入与人体器官黏膜接触,在使用前需经高效清洁、消毒及灭菌处理,否则易因清洗消毒不合格而发生感染风险,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诊疗安全[2]。6S管理模式属于一种企业管理法,其主要内容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质及安全,在该模式下可规范管理标准,并提升管理质量[3]。为此,该文研究在电子喉镜消毒中应用6S管理模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該院电子喉镜消毒相关情况作回顾性分析,并以2018年1月实施6S管理模式为界,将2017年6—12月设为管理前,2018年1—6月设为管理后。参与电子喉镜消毒管理的医务人员有23名,其中有5名为医生,18名为护理人员;有8名为男性,15名为女性;最大年龄为48岁,最小为21岁,平均为(28.62±2.68)岁;均为该院定岗人员,无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管理前按照《内镜清洗消毒卫生标准》对电子喉镜进行清洗消毒,自2018年1月后应用6S管理法干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①建立电子喉镜消毒6S管理小组:该小组成员由科室医务人员组成,其科主任、护士长担任组长,定期抽检关于喉镜清洗消毒的操作、注意事项,并组织学习6S管理模式的内容,还将其应用到喉镜消毒的具体管理环节中。

②整理:首先让小组成员围绕本次活动目标,深入思考电子喉镜消毒相关问题,并针对突出问题进行干预;经观察发现,喉镜室清洗消毒各规章制度尚未健全,有少数医务人员清洗消毒意识、院感防控认识较差,其具体清洗消毒操作流程不规范;喉镜备用数量不足;储镜柜等设备功能有老化现象,未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另外,不同类型物品(无菌物品、非无菌物品、一次性物品)放置无标志区分;护理人员手卫生清洁不符合卫生标准。在使用喉镜诊疗后,未能详细按照具体步骤清洗消毒,在利用消毒液浸泡喉镜时,消毒槽存在上下水倾斜坡度,未注意消毒液是否完全浸泡喉镜;还有消毒剂有效浓度使用情况。

③整顿、清扫:在整理相关注意事项后,对各项问题的关键因素进行有效管理,以科学分析、布局优化相关管理环节内容。例如在喉镜室相关规章制度上,需根据《喉镜室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管理手册》《内径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以完善各项清洗消毒环节的标准,并落实专人负责制度,以增强医务人员责任感。同时,还组织人员进修内镜清洗消毒相关知识、技术,以通过考核标准才可上岗。制定科学完整的喉镜清洗消毒工作流程、注意事项,以表格或图表形式标注,可跟踪、监测各环节操作质量、效率问题。在用湿纱布对喉镜去污后,主要使用五槽洗消法干预,先在流动水下冲洗,后使用酶洗、漂洗,再利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最后清洗擦干备用。

④清洁:在整理、整顿及清扫等活动内容开展后,需对其管理内容更一步进行“清洁”,即喉镜清洗消毒工作的标准、规范化。由管理组长根据6S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将具体环节内容制度化,使医务人员形成共识,如清洗消毒的具体流程、注意事项等,以形成科学标准化的消毒模式。

⑤素养、安全:实行惩罚奖励机制,以促进相关工作人员按标准完成各项内容,并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其做到喉镜清洗消毒6S管理的践行者。在安全方面,需确保喉镜清洗消毒的质量,改善其喉镜清洗消毒检测方法(目测、白纱布检测、细菌培养)。

1.3  观察指标

在管理前后,参考《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评估其电子喉镜清洗消毒各项指标达标情况,选清洗消毒后的喉镜样本(50例),其小于20 CFU/cm2且检测无致病菌则为达标;消毒液使用应控制在10 CFU/cm2则为达标;消毒后喉镜储镜室空气应控制在200 CFU/cm2则为达标。同时,还检测23名医务人员的洗手情况,以5 CFU/cm2为达标[4]。另外,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医务人员对电子喉镜消毒应用6S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情况,该量表总分为100分,其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及不满意的评分范围,分别是90分以上、80~89分、70~79分及70分以上,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总例数×100.0%,并统计管理前后因喉镜消毒不当引发的院内感染发生例数,以计算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管理前后电子喉镜清洗消毒各指标达标率情况

管理后电子喉镜清洗消毒各指标达标率如消毒后喉镜、消毒液使用、储镜室空气、医务人员洗手均较高,与管理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管理前后因电子喉镜消毒问题引发的院内感染率

管理后由电子喉镜消毒不当引发的院内感染率明显降低,与管理前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管理前后医务人员满意度情况

管理后医务人员对电子喉镜消毒管理满意度较高,与管理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喉镜检查诊断属于一种侵入性操作,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与人体器官黏膜发生接触,为预防病原微生物经喉镜检查感染人体,医院需加强对喉镜清洗消毒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5]。该文特研究在电子喉镜消毒中应用6S管理,该管理模式可有效地规范其清洗消毒流程,还可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其清洗消毒管理质量、效率。首先,建立专门的6S管理小组,并根据喉镜清洗消毒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整顿及清扫,可有效地将清洗消毒重点问题凸显出来,进而及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改进,有效地提高其喉镜清洗消毒标准的达标率。该文研究显示,管理后喉镜清洗消毒各指标(消毒后喉镜、消毒液使用、储镜室空气、医务人员洗手)達标率较高,且因该管理不当引发的院内感染率较低,于管理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喉镜清洗消毒的“整理、整顿及清扫”活动开展后,还实行“清洁、素养及安全”等活动管理,可维持喉镜清洗消毒的6S管理执行,并使清洗消毒流程或环节具标准化、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研究显示,经管理后医务人员满意度较高,与管理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喉镜清洗消毒中应用6S管理干预,可提高其清洗消毒的质量、效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秀清,徐梅,王英丽,等.喉镜片清洗消毒方法的现状分析及展望[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6):2193.

[2]  闫曼曼.PDCA循环法在喉镜室清洗消毒管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2):284-285.

[3]  印爱慧.强化管理对喉镜检查的无菌原则消毒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8):143-145.

[4]  何菁子.6S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7):146-148.

[5]  胡丽,舒美久,刘容.6S管理模式在微创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6(9中旬刊):175-176.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消毒统计学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消毒,大头有话说
家庭消毒, 你真的做对了吗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中央出台措施进一步关爱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大数据的统计学基础分析
统计学教学与实验实践的一体化整合初探
门把手消毒滑块
省属地方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