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入和类比导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2019-10-09吕刚

考试周刊 2019年70期
关键词:问题导入

摘 要:通过问题导入法和类比导入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入的意义开展分析,本文明确了初中数学现阶段教学模式的发展情况,分别对初中数学应用导入问题法和类比导入法的教学策略及效果进行探究,旨在为同行业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建议,有助于我国素质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问题导入;类比导入;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与其他基础学科相比,数学的笼统性和逻辑性较强,难度较大。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比较局限,老旧,不能够满足现阶段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及老师的多样化需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入问题导入法和类比导入法,可以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一、 初中数学现阶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学理念比较落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人们对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仍有一些中学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这样既不能够满足学生对教学的个性化需求,还会降低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二是,教学模式局限性较强,教学内容苍白。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非常有深度的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许多老师在开展教学时仍将“填鸭式”教学模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设计感较差,再加上大量的习题训练使学生感到力不从心,继而降低了学生对数学的探究兴趣,无法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理想化目标。三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当下,许多老师仍将应试成绩作为主要的参考标准,没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长时间的处在各种压力下,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容易产生厌倦数学、恐惧数学的心理,弱化了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

在初中数学中开展问题导入和类比导入的应用策略和效果

(一) 问题导入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效果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入法主要有以下三个策略及效果:其一是问题设计的合理性。设计问题是问题导入法开展的关键点,因此,老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为基础,提出承上启下、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例如:在进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的课堂教学时,为了方便學生的理解,老师可以结合经典例题进行讲解,如鸡兔同笼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进行解答,使学生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计算方式。其二是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核心问题。由于中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老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需要设立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继而提升数学教学水平。例如:在进行数据整理的相关教学时,老师可以先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调研,如“学生们喜欢的足球明星”“学生们喜欢的动画片”等等。再让学生以图标的形式统计调查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感度。其三是重视问题的引导性。学生以问题为出发点,对涉及的生活知识进行探究,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类比导入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效果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类比导入法的策略及效果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一是数学概念的类比。概念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础,能够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空间数学量进行相对具体的解释。学生只有对各个数学量的概念进行理解,才可以开展后续的应用。利用类比导入法可以对相似、相同、不同的数学概念进行整理,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知识网格,方便学生在应用时进行对应的提取。例如:在进行《图形的中心对称》的课堂教学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将之前学习过的类似知识点进行整合到同一个表格中,如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两种概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防止学生在应用时出现混淆。

二是解题方式的类比。类比导入法是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将自身已经掌握的解题思维和解题方式类比到新的数学问题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例如:学生在对平行四边形的基础概念和特点进行学习后,老师可以改编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尝试解答,帮助学生变换解题角度,强化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是知识点架构的类比。以初中数学的教学特点为出发点来看,学生思维转化的过程就是教材知识点、数学认知、解题思维的进化过程。类比导入法能够提炼习题中相同对象的线索和关联,是学生复习备考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例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的课堂教学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内容进行类比,如5x2=125,x2-4x=0,x2+3x-4=0,找到解题的关键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是思维模式的类比。学生在对数学知识点感到疑问时,通常会利用类比导入法对自身已掌握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进行引用,对疑难点的各数量关系进行探究,找到知识点的真正规律,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例如:在进行《算数平方根》和《平方根》的相关知识点教学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类比导入法结合实例对两者进行区别记忆,如144的算数平方根用144表示,但不能够表示平方根,使学生认识到隐性条件的重要性。通过多个典型例题的类比讲解,学生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明确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 结论

综上所述,问题导入法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弱化教学的疑难点;而类比导入法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锻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这两种教学方法联合教学的作用下,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数学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够运用多种渠道去探究数学问题的解决办法,为学生应对中考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莉莉.类比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6):20.

[2]陈苍生.类比推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黑河教育,2016(10):37-38.

作者简介:

吕刚,吉林省磐石市,磐石市第三中学校。

猜你喜欢

问题导入
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导入的方法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趣味的课堂源于巧妙的导入
问题导入,对话碰撞,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实践探究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语文的情境教学
刍议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有效导入”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