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童诗”也美

2019-10-09杜莉娣

考试周刊 2019年70期
关键词:童诗低年级小学语文

摘 要:儿童诗因其简单易懂,适合低年级孩子朗读和理解。小学语文低年级儿童诗教学,通过借助多媒体,指导朗读,融入德育,想象仿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学生生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儿童诗教学

儿童诗因其简单易懂,适合低年级孩子朗读和理解,在启迪儿童心智,激发想象,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培养儿童的优美情操等方面将起积极作用。部编版教材保留和新增的课文,不少是儿童诗。

小学低年级儿童诗的教学,要遵循教材编排意图,借助多媒体,指导朗读,融入德育,想象仿写,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学生生活。

一、 借助多媒体,感受意境美

插图是编者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安排绘制的,利用插图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和审美能力。“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插图,用的都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风格,让人耳目一新。教学时,借助多媒体使画面活起来,有助于低年级学生感受儿童诗的意境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四季》时,上课伊始,教师利用动画创设情境,大自然有四根神奇的“魔法棒”。她轻轻一点,花草漫山遍野;再一点,太阳成了大火球;再一点,香甜的水果挂满枝头;再一点,门外变成雪白一片。唯美的动画画面,欢快的配音,将诗中四季俏皮地展现出来,课堂氛围被调动起来,学生理解了诗文内容,再出示四季图,展开想象,学会用叠词表现事物特征,达成了教学目的。

又如《青蛙写诗》一课,诗文将自然界中的小蝌蚪、水泡泡、水珠等景物拟人化,借助这样具体事物来认识标点,适宜低年级学生学习。授课时结合插图,导入“微课”让学生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学生不仅感受到诗文的生动有趣,通过插图、找标点、观察比较,也能轻松地掌握3个标点符号的特点。

二、 指导朗读,体味韵律美

学生在感悟儿童诗所表达的意境美和理解诗文后,正确指导朗读,体味儿童诗的韵律美,这也是教学儿童诗的难点。

《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科普性儿童诗歌,把握句内停顿,注意句末押韵,读出诗歌应有的韵律美是本文朗读的重点。教学时,先采用“阶梯式朗读”指导读好长句的句内停顿,例如:“有标点的地方,我们都知道停顿。可是,没有标点的句子,我们该怎么停顿呢?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读一读。”课件出示:

纷纷出发

乘着风/纷纷出发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从短语到短句,从短句到长句,从一句到一段,由简到难,层层递进,逐句增加句子的长度,训练学生将长句读连贯。

同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本诗押“ɑ”的韵。出示第一段,教师进行对比朗读:第一遍押韵的字读得轻而短,第二遍押韵的字语速放慢,声音延长。让学生辨析,帮助学生找到诗押韵特有的韵律美。在正确辨析,模仿,练习中读好诗文。

又如,《四季》中的叠词“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写出事物的特征,增添了诗歌的音韵美。教学时,可以通过师生趣读,读出节奏。

师问生答:

草芽什么样?——草芽尖尖。

他对谁说?——他对小鸟说。

说什么?——“我是春天。”

荷叶什么样?——荷叶圆圆。

他对谁说?——他对青蛙说。

说什么?——“我是夏天。”

谷穗什么样?——谷穗弯弯。

他对谁说?——他鞠着躬说。

说什么?——“我是秋天。”

雪人什么样?——雪人大肚子一挺。

他对谁说?——他顽皮地说。

说什么?——“我就是冬天。”

这样引导学生读出叠词的节奏感和语言的自豪感。

当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儿童诗本身的特点,采用角色诵读、表演读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表演读中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如《四季》《青蛙写诗》《一个接一个》等对话较多的诗文可以采用师生、生生合作诵读;《影子》《明天要远足》则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配以音乐、动作或舞蹈,让学生边读边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体味其中的韵律美。

三、 融入德育,领悟内在美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儿童诗在低年级教材中的比重有增未减,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怎么都快乐》这首儿童诗的词语搭配极为丰富,“折纸船、踢毽子、听音乐、下象棋、打排球、讲故事”等,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良好素材。指导学生了解词组表达形式,积累动词后,引导学生说说:一个人还可以玩什么?为什么许多人玩更好,更快乐?让学生感悟到快乐的含义,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教学《夜色》后,让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你眼里的夜晚是怎样的?把你的感受说给同学听。”孩子个性不同,有的天生就不怕黑;有的可能原来怕黑,但通过阅读、想象,眼里的夜色美丽起来了。还有的孩子天生怕黑,教师也应鼓励大胆表达:“你敢于说出自己的害怕,也是勇敢的孩子。”“怕黑也不能证明你不勇敢。”因材施教,既教育和鼓励学生做一个勇敢的孩子,使学生领略到夜色的美丽,也引导了学生正视自己的感受。

四、 想象仿写,发现创作美

新课标提倡读写结合。教材是最好的例子。在学完《青蛙写诗》时,引导刚刚步入小学的学生仔细观察青蛙写的诗就用一个“呱”字,池塘边来了许多小动物。他们会写什么样的诗呢?学生一下子情绪就被调动了:

小猫的诗写成了:

“喵喵,喵喵,

喵喵喵。

喵喵,喵喵,

喵喵猫……”     小鸭的诗写成了:

“嘎嘎,嘎嘎,

嘎嘎嘎。

嘎嘎,嘎嘎,

嘎嘎嘎……”

又如《四季》一课,指导学生体会叠词“尖尖”“圆圆”“弯弯”表现的事物特征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用叠词,如:桃花朵朵、泉水咚咚,聚焦四季,自选喜欢的季节,合作仿写。

再如《明天要远足》一课,在读好句子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唤醒学生对“那地方”的向往之情,结合插图和自己的生活經验进行仿写练习,以达到迁移运用。

翻过来,

唉——

睡不着。

那地方的        ,

真的像         说的,

那么          吗?

儿童诗虽简练,但字里行间却蕴藏匠心。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品味诗的语言美、意境美,体味诗歌的内在美,创作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燕.儿童诗歌:小学语文与儿童的彩虹之桥[J].基础教育论坛,2016(28).

[2]李凡英.渗透德育乐学文[J].中华少年,2018.

作者简介:

杜莉娣,福建省厦门市,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侨英小学。

猜你喜欢

童诗低年级小学语文
又甜又脆的童诗
抗疫童诗一组
童诗对对碰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