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基于语用的小学中年级说明文教学

2019-10-09李曼琪

考试周刊 2019年70期
关键词:中年级小学语文

摘 要:中年级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关键转折期,对学生语文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于低年级说明文教学强调识字教学,本学段的说明文教学更多关注说明文本语言特点。中年级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说明文,学习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以及一定的逻辑推理。换言之,小学中年级说明文教学应基于语用视角。本文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探讨基于语用的小学中年级说明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语用背景;说明文教学

近年来,刘仁增老师提出的语用教学理念深受一线老师的推崇。语用教学即教师通过对文本语言的精准把握和学习活动的精心策划,以“语用”为核心,让学生在发现、感悟、模仿、类推、创造等积极语用状态下感受语言魅力,习得读写经验,生长言语智慧,提高语用技能,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中年级说明文教学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正如刘芹在《语用学视野下小学说明文教学的突围之路》一文指出的,长期以来小学说明文教学都存在着文体解读偏位、教学目标错位等问题,各同学段的说明文教学差异性不够明显。因此,中年级说明文教学应更多地指向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一、 关注语言准确

中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普遍较为空泛随意,表达内容不够具体准确。他们需要通过语文学习不断习得规范的语言表达,提高准确表达的语言意识。而说明文恰好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大多体现准确、简洁、平实的语言特点。学生通过走进说明文文本,能够充分感知语言准确之美并掌握一定的准确表达方法。

“大约”“估计”“一般”“可能”等表示不确定的词汇却经常出现在说明文当中。这似乎与严谨相违背。其实,作者使用这些词语正是因为有些说明对象本身就不够具体清楚。如果作者为了追求字面的“严谨”和“准确”而不顾事实地乱写,反而是折射出态度的不严谨。因此,我们在开展教学时便要有意识地用直接析词法和间接删除法带着学生细细品读文本。如北师大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太阳》在描写太阳温度高时这样写道:“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我们首先用直接析词法抓出“估计”,然后让学生用“估计”另造一个句子。学生通过造句,明白了“估计”表示不确定。然后,我们再出示删掉“估计”之后的课文片段让学生对比阅读。学生对比阅读之后,我们马上提问:“通过刚才的对比阅读,你觉得两个片段的意思一样吗?”这个问题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他们在交流中感悟到删掉“估计”之后,文段的意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太阳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通过不停地带着学生关注说明文中类似的语句,学生切实体会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写作时应有的严谨态度。

二、 关注语言趣味

语言准确和严谨是说明文的重要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说明文的语言就是枯燥乏味的。因为教材中的说明文阅读对象主要是少年儿童,所以说明文选文又带有鲜明的儿童化色彩。说明文常常运用举例子和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说明对象。儿童化的生动语言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同时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学习素材。因此,我们要多站在儿童视角挖掘生动的文本资源,以此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海底世界》是北师大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用大量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生动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学生学习课文既是在感知海底之美,也是在习得如何生动表达情感。如文中描写海底景色奇异时写道:“海底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是我们听不到而已。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教学时,我首先抓住关键词“窃窃私语”和学生模拟生活情景,理解什么是窃窃私语。紧接着,我让学生找找海底里有哪些动物的声音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扮演朗读。就这样,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嗡嗡”“啾啾”“汪汪”等拟声词此起彼伏。学生在朗读中相互碰撞,享受着拟声词带给他们的精神愉悦。接下来,我出示去掉拟声词的课文片段,让学生再次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此时,学生虽然也选择蜜蜂、小鸟、小狗,但是他们无法朗读拟声词,海底世界似乎安静了下来,从而觉得文章不再生动有趣。学生在真实的对比朗读中品味了拟声词对于文章表达的美妙。为了加深学生生动表达的渴望,我又问道:“细心的孩子们,你们还听到了海底里有哪些小动物发出的声音?快用拟声词说一说吧。”之后,学生开始大胆想象海底生物,将生活中听到的各种声音全部模拟出来。课堂又因为学生的灵动表达而充满了生机、欢笑与活力。又如《海底世界》描写海底生物生活特点的语句也十分有趣:“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走进了生趣盎然的海底世界,收获了知识和喜悦。

三、 关注语言逻辑

说明文作为严谨的文体,不仅要求语言准确到位,还十分注重文体结构的逻辑性。教材中的说明文主要可分为科学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两种,其中又以科学性说明文的比重较大。科学性说明文顾名思义便是用说明手法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这种文章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将深奥的科学知识层层剥开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梳理说明文的结构,能够学会如何有条理地思维和表达。因此,我们在开展中年级说明文教学时要重点指导学生关注文章结构逻辑性。

如《手上的皮肤》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先总述手上皮肤有趣的地方多。接着在第二部分分述手上皮肤的特点和功能。最后一部分是全文中心句。教学时,我们首先应该和学生通读全文,数清课文段落,对文章内容更有初步的模糊认识。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尝试概括出段落大意。学生汇报段落大意时,教师可以随机将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当学生汇报完毕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黑板,发现各段落之间的内在关系,然后进行段落整合归纳,理清课文脉络。当学生和教师把握了文章结构后,顿时会发现原来《手上的皮肤》是按照总分总结构介绍的,其中主要部分是第二部分。文章最后的段落——“手的用途多,手上的皮肤学问也多。”起到了点明中心和总结全文的作用。除了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之外,我们还要教学生走进文本内部,发现作者行文时的起承转合,过渡自然衔接。如《太阳》条理清晰地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两方面内容。在两部分之间,作者用“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作为过渡联结,将原先两个割裂的部分自然而然地串了起来。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这句话在文章中起到的承上启下作用,树立起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写作审美和意识。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是:“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使自身精神成长。”因此,指向语用的中年级说明文教学是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我们应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说明文教学策略,不断推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为学生今后更深一层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侯国金.语用标记等效值[J].中国翻译,2005(5).

[2]赵燕珍.论白语的话题标记及其语用功能[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作者簡介:

李曼琪,福建省石狮市,福建省石狮市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中年级小学语文
小学中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探析
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学中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中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中年级作文训练要点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