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样态学校建设背景下中学生友善品格培养初探
2019-10-09刘悦萍郭敬
刘悦萍 郭敬
摘 要:新样态学校建设强调以“至善”为价值取向,要求重新看待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开发“学校精神”。友善是新样态学校建设的价值追求之一。学校要通过营造友善合作氛围、开发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友善品格。
关键词:友善;校园教育;校本课程;博览群书
新学期伊始,我校根据潍坊市潍城区委、区政府对学校发展的要求,打出了建设新样态学校的大旗。新样态学校要求扎根于本土和自身学校的实际,突出“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有成就”的特征,新样态学校建设是基于目前教育现实进行的理论思索,目的是突破以前学校教育发展模式,强调以“至善”为价值取向,要求重新看待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同时建议开发“学校精神”。本人认为,学生品格之一的“友善”很符合新样态学校的价值追求。
友善,指的是人和人交往中一种友爱和善良的表现。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当今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孟子·公孙丑上》中讲:“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指要待人善良、乐于助人。管仲也说过“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与兵戈”。可见友善在中国传统伦理准则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法国大文豪雨果说过“善是精神世界的阳光”。可见友善具有普世的价值。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许多学生存在着人格缺陷:任性,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觉;有的学生不会和他人沟通交流,交往起来不欢而散;有的学生争强好胜,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面孔;更甚者出现群体冷漠……等等。总之,同学之间互助友爱、共勉同进的意识较为淡薄。这种意识和新样态学校提倡的“四有特征”格格不入!作为学校和教师责无旁贷地要对学生进行友善品格的塑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友善的品格呢?笔者认为,在具体实施操作过程中,可选择以下路径。
一、 打造校园教育主场地,营造浓厚的友善合作氛围
在校园环境营造上,首先要对教室进行“打扮”。老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定下有关友善的主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装修教室。学生可用张贴标语的形式如“心地善良的人,比冷酷残忍的人更容易聚合”“用诚信和友善对待他人,才能使自己立足”“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帮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一言之美,贵于千金”。也可用绘画、雕塑等手段让教室“善起来”。另外要发挥校园广播、宣传橱窗、国旗下的演讲等文化宣传形式,大力渲染友善教育的内容。
二、 构建适合学生友善品格培养的校本课程
在课程构建方面,学校应主动创设有利条件,搭建学生实习平台,开发与学生提升友善品格形成的专题化的特色课程。在这方面,潍坊三中已经走在了前面,编印了《见贤思齐尚德文化》,组织学生每周三下午第四节课社团活动时研习。通过学习,提升了学生发现善、感受善、欣赏善、创造善的能力。
三、 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开阔视野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价值认同是培养学生价值自觉的前提。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要使它成为学生的自主选择、自觉追求,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有益的课外书进行阅读,养成自觉读书的良好习惯,从书中汲取精神营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指导学生课下阅读《爱的教育》《友善真好真好》《日安四季》等有关友善教育的书。把书中的道德认识,转化为学生的道德意志,进而使学生养成自觉的友善习惯,成为有道德的人。这一过程就是古人所说的“习与智长、化与心成”。
四、 依托课堂,激发学生友善情感,提高友善信念
(一) 课前演讲,激发善念
比如,在历史课教学中,要求全体学生在开始新课前,按学号进行每日一讲;或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查找有关友善的书籍或文章,上课按照确定的话题进行演讲。学生查找资料过程中受到鼓舞和教育,在课堂上通过演讲又进行了强化,同时也在班级的其他学生心里播下了友善的种子。
(二) 通过教材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分析,领悟友善
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友善的故事。例如,讲授初一教材尧舜禹的禅让,可给学生讲解舜的故事:舜面对他继母和继弟的刁难,从不计较,而是以德报怨。因为他的良好品行和过人的才能,赢得了舜的信任和喜爱,尧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禅让给舜。通过学习,学生深深体会到,友善不仅是个人立身之本,更是成功的通行证。
五、 发挥家庭、社会对学生友善品格形成中的作用
(一) 建议家长起模范带头作用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大力宣传友善教育的方法和先进的理念,帮助家长科学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首先家长要自己行动起来,为孩子提供榜样。做一个敬老爱亲的人,孝敬长辈,关心孩子。同时和邻里关系也和谐融洽,为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港湾。家长要给孩子定一个明确的结交朋友的原则就是友善。和朋友相处中要诚信友善、互相帮助、彼此信赖。家长对孩子友善合作的行为给予及时、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让孩子产生认同感,慢慢地,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二)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下大力气整合社会上的教育资源,建设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和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廣开学生和社会接触面,使学生在社会大舞台上提升人文素养。同时重视各种媒体的作用,播放一些培养友善品质的先进经验,推送先进人物事迹,努力营造全社会理解、关心和支持学生友善品格培养的良好环境。
总之,笔者认为,只要沿着以上路径去做,友善就内化为学校的一种精神。它弥漫、浸透和附着在学校内师生身上,从而使人们时时刻刻切实感受到其存在以及由其透射出来的那种独特的校园感染力、凝聚力、震撼力,置身其中就能够呼吸与感觉到友善空气般的事物。它使学校有了精神样貌,彰显了一所学校的文化特点,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教育的新样态。“一所关注文化内在的学校,有内生精气神的学校才是本真本色的学校,也才能称得上新样态学校”,当然,良好品行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铸就,需要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学生良好品行的培养也会出现新的变化,所以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仍将一如既往地探究新样态学校培养学生友善品格的路径,以期和同行们共勉。
参考文献:
[1]李德胜,刘冬梅.关于“新样态学校”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书育人,2018(29):6-7.
[2]陈如平.打造新样态学校[J].教育科学论坛,2016(24):7-10.
[3]闫冰.初中生友善价值观教育研究——以利辛县×中学初中部为例[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5:23-26.
[4]邱兰英.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友善”主题教学融合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71-72.
作者简介:
刘悦萍,郭敬,山东省潍坊市,山东省潍坊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