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融水苗族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2019-10-09姚绍昭林秋红肖博文

艺术评鉴 2019年16期
关键词:传承与保护解决措施

姚绍昭 林秋红 肖博文

摘要:融水苗歌是苗族人民的口头文学,记载着苗族人民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状况,多年来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在苗族的各种民俗活动中得到传承与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苗歌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生存状况岌岌可危。因此,研究苗族民歌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研究融水苗歌的分类、特点等阐述苗歌面临的传承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融水苗歌   传承与保护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6-0027-03

一、苗歌历史起源与分类

(一)苗歌历史起源

融水苗歌历史悠久,关于其起源有两种说法:

1.劳动起源说。融水苗族村落依山傍水,生产方式多为耕田作农,于是族内就有了“耕作之苦,多做讴歌自遣”的苗歌起源之说。每每劳作之时,族人利用歌声与劳动节奏、劳动强度和劳动程序的紧密结合来达到鼓舞劳动气势、调节疲乏情绪、宣泄内心情感的效果。

2.“火塘文化”说。“火塘文化”是族人在闲暇时间围绕火塘聚集在一起,利用歌声获得群体或个体的感情宣泄和表达的需求,或传达群体与个体原始信仰崇拜的心理共鸣。久而久之,便衍生了种类丰富的歌谣,这些歌谣在“火塘文化”中通过你唱我听或你唱我记,口传心授,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二)苗歌分类

融水苗歌历史悠久,种类多姿多彩,内容丰富动人。根据场合、特点、功能,并结合融水苗歌的内在形式和外部表现,可将融水苗族民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古歌。古歌内容丰富,共十二首,以叙事的手法演唱从古至今发生的重大故事,包括盘古开天地、人类的起源、苗民的迁徙、神话故事、民族的规章制度、诫民规、爱情故事、婚姻故事等等。其歌词是固定的,长度最长的古歌可唱一个星期。它反映的是苗族远古时期的社会文化生活事象。

2.情歌。苗族情歌包含苗族独特的爱情婚姻习俗,是广大苗族人民爱情生活的反映,包括示爱歌、伤感歌等等,它反映的是男女情感的悲欢离合。情歌演唱分个体演唱与群体演唱两种形式。

3.劳动歌。劳动号子是歌谣起源之一,也是劳动歌的直接衍生来源。融水苗族的劳动歌谣种类与内容多而繁杂:在火塘边上叙唱的劳动歌多是劳动经验歌;人们劳作之时,利用歌声与劳动节奏、劳动强度和劳动程序的紧密结合来鼓舞劳动气势的叫劳动号子;用以指导农事,影响人们衣食住行的是农事歌。

4.仪式歌。婚礼、家中来访等各大礼仪场合所唱的歌,曲调统一,词意专用,一般边喝酒边唱。

5.时政歌。时政歌反映的是人民对切身的政治情况所表现出来的心态,是火塘产生的“当代文化”的样式之一。苦歌、反歌是时政歌下更细微的分类,是苗族民众对社会各方面问题的揭露和针砭。

6.儿歌。儿歌是成人对儿童唱的歌或儿童自唱的歌,内容一般是些家常趣事或小故事。它形式生动活泼, 富有游戏趣味;乐句短小, 唱词简单;贴近生活, 易于记忆。

二、融水苗族民歌的特点

(一)演唱风格

融水苗族民歌为单声部民歌,曲调较单一。按演唱形式来说有男女对唱、一问一答的形式,一般是男先唱,向女方提问题,女方根据对方所提的问题,按照原有固定旋律进行填词演唱;按伴奏乐器分又可分为伴唱和清唱,伴唱中伴奏乐器又可分为苗笛伴唱、果哈伴唱。

(二)歌词内容

苗族歌词的内容充满生活气息,歌唱的是苗族人民生活本身,歌词通俗易懂,具有内容生动,反映现实等特点。其内容丰富,大致包括家常趣事、民间故事、先人伟绩、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赞美等等。不同类型的苗歌内容题材不同:古歌演唱的是从古至今发生的重大故事;赞美性质的苗歌演唱内容一般是歌颂党的政策;礼歌则演唱的是婚礼节庆等重大场合的场景。

(三)结构特点

融水苗歌的结构形式,具有一曲多词和即兴填词等特点,属于山歌类体裁,歌曲的语言都是朴实的、坦率的,有着真挚的感情,歌词不讲究押韵而讲究押调,结构大部分为五句式,少量为七句式。融水苗歌曲调低平,起伏不大,单听曲调,会感觉沉闷,一旦学会欣赏,听懂歌词内容,就会被比喻深刻、感情丰富的内容所吸引。

(四)节奏特点

苗歌的节奏以长短型节奏为主,经常用到切分节奏和二八节奏,拍子自由、变化复杂,让人感觉无章可循。在唱苗歌的节拍力度处理上,是强到弱到次强的力度处理规律。速度接近一般说话时的速度,延长音也用的很频繁。由于苗歌大多都是即兴创作,所以会根据当时的环境、心境来处理节奏力度等,所以灵活性和变动性很大,即使唱的同一首苗歌,节奏节拍力度处理方式都会略有不同。

(五)伴奏乐器

1.苗笛:苗语称“果铃”,属苗族民间吹管乐器,是融水苗歌演唱时用得最多的乐器。音色低沉纯厚,音量微弱,加上音域窄,演奏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只用于苗歌伴奏,主要用作唱歌前的引子和唱歌時的伴奏。演奏时通常用抹指或盖半孔,造成滑音或者变化音,与唱腔颇为吻合。

2.果哈:果哈是苗族唯一的民间弓弦乐器,琴音柔和低沉,音色颇具特色,用于描述往事和表现深沉的情绪,感情入微,令人陶醉。一般用于苗族古歌或叙事长歌的伴奏,民间艺人在演奏时,一般自拉自唱。琴置二弦,粗细相当,音高不定,一般由演奏(演唱)者根据各自嗓音条件或者演唱内容随意选定,可随时调整其角度或者松紧度,改变音量共鸣。

三、现状及原因分析

苗歌是融水苗族特有的民间艺术,记载着整个民族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状况,但是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这一重要文化正濒临失传,原因有:

(一)民俗环境的变迁

苗族有丰富的民族习俗,如宗教、饮食习惯、婚嫁、祭祀习俗等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习俗已经慢慢消失,如“衣直”①习俗已经被村规民约和法律所取代、具有苗寨形象代表性的吊脚木楼逐渐消失,对苗族文化造成了致命的影响与破坏,苗歌的生存状况岌岌可危。

(二)苗语使用人数锐减

其一,苗族的传统文化、民风民俗大多通过口传心授的苗歌作为文化载体传承。苗语没有文字记载,学习起来困难,导致使用人数逐渐减少。现存苗族术语多成汉译,古老的苗族术语逐渐销声匿迹。若失去本民族的语言体系,必定造成苗族民歌文化难以传承的局面。其二,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为提高生活质量,大量苗寨青年进城务工,长期远居他乡,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生疏,长此以往,苗歌将面临断层的危机。

(三)现代文化的冲击

人类社会在不断变迁,历史的潮流也日新月异,流行时尚文化的出现导致苗寨的青年对继承本民族的文化呈现出“过时”“落后”的态度,不喜唱苗歌,不喜吹奏芦笙,失去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兴趣,导致苗歌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

四、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苗歌的传承危机,融水苗族自治县的相关部门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整改:成立了专门的苗歌演出团体,并举办苗歌培训班,但是由于苗歌大多是口传心授的方式,没有相关的乐谱记载,融水苗歌的传承现状仍然严峻。

(一)保护好融水苗歌的生存环境

这种观点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保护其生态环境”。②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育一种文化”。融水苗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直接影响其民歌艺术的音乐风格和传承特性。一是保护好苗乡的自然风光、风情、风俗、节日等生活要素和自然要素;二是要保护好居民、吊脚楼、寨门、歌坪等物质实体文化因素;三是要保护好苗族的民俗环境,包括苗语、苗歌、节日及婚丧习俗等非物质文化因素,以确保苗歌在非物质实体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自然、平稳、科学地传承和发展。

(二)发挥民间组织作用

2006年,民间业余文化组织——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歌协会成立。自成立以来,已在县境乡镇开展了多场苗歌演唱集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苗歌传承者。同年,又成立了苗歌培训班,到2016年止,苗歌培训班已培训苗歌手350人,不仅提高了苗歌演唱水平,更为苗歌的传承培养了新生力量。此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由该协会骨干成员参与组成的融水县“苗族古歌收集整理小组”,经过六年的艰苦努力,于2011年最终完成了《融水苗族十二大古歌》③的写作工作。这些民间业余文化组织的成立,使得苗歌文化得到大力推广和弘扬。

(三)发展旅游业

苗族村落苗味浓厚,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对此,可通过商业运作,将苗歌打造成旅游产品。一是改善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改善交通、提升旅游景区接待和服务水平等。二是结合一些流行元素对苗歌文化进行再创造,如通过对苗歌配乐、演唱形式等进行改革,丰富苗歌的内容,吸引更多的游客。

(四)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可组织并邀请专门的演出团体进行文化交流,同时举办一些相关的苗歌赛事,提高苗歌的传承发展力度,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大教育投入,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增添苗族文化内容,如设置苗歌学习课程等。苗歌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长远的规划,民间的自发性组织较为松散,筹措资金有限,仅靠他们是远远不够的。对此,各级政府每年要拿出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建设好苗族民歌系统。

注释:

①“衣直”是苗族古代社会的“权力机关”和“立法形式”,是“立岩”会议,苗语叫“衣直”。

②李荣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个基本问题》,载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327页;另见刘魁立的论述(载杜浩芳:《土家跳丧舞成为广场健身舞撒叶儿嗬保护方式引争议》,载《中国文化报》,2010年7月16日)。

③苗族古歌的内容极其丰富,是苗族传统民族文化之中的精髓,歌曲的内容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移、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是了解融水苗族历史的重要史料,但是现在会唱古歌的人屈指可数。

参考文献:

[1]戴民强.融水苗族[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9:186-190,207-209.

[2]吴霜.广西融水苗族民歌的传承研究[J].艺术探索,2011,(01):28-30.

[3]戴民強.融水苗学研究文集·第一辑[A].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苗学研究会编[C].2011:185-188,221-224.

[4]贾正平.融水苗学研究文集·第五辑[A].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苗学研究会编[C].2016:87,147,212.

[5]陈日红.广西苗族歌谣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4年.

[6]杨慧.湘西苗族民歌演唱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猜你喜欢

传承与保护解决措施
河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与保护的研究
贵州黔东南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新探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高安采茶戏传承与保护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关于扬州口头文学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
初探河南新乡锣鼓乐“小咚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