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津转花灯民俗设计文化的研究

2019-10-08李丽佳

创意设计源 2019年4期
关键词:制作工艺民俗文化

摘 要 河津地区的转花灯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集剪纸艺术、纸扎艺术等多种艺术种类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是河津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设计学的角度出发,在对转花灯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剖析其形态与构造、材料与制作工艺以及操作和使用方式等诸多方面,试图寻找晋南地区转花灯制作工艺的设计特点与设计价值,并探讨转花灯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以及对当代传统民俗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 转花灯;民俗文化;制作工艺

引用本文格式 李丽佳.河津转花灯民俗设计文化的研究[J].创意设计源,2019(4):35-39.

Abstract The swivel lantern in the Hejin area is on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Shanxi Province.It is a combination of paper-cut art, paper-binding art and other kinds of art, which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artistry,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folk culture in Hejin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sign, on the basis of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he rotating lantern, the paper analyzes its shape and structure, materials and production process, as well as the operation and use methods, and tries to find the design features and desig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lantern in Jinnan area. Value, and explor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lanterns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contemporary traditional folk design.

Key Words  Swivel lantern;Folk culture;Craftsmanship

花燈,也称“彩灯”,是主供观赏或装饰的节俗灯具艺术,也是社火表演(相传,社火表演是原始社会时期,先民们为战胜野兽、争取生存的表演形式。慢慢地,社火发展成为被集民间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杂耍、锻造技艺于一体的综合性较高的艺术形式,主要流传于秦、晋等北方地区)中具有相对独立观赏价值并起着载体作用的一项重要内容。[1]民间灯彩最初是由皇宫灯彩发展而来,后流传于民间,其色彩越来越浓,逐渐成为传统节日中重要的装饰和赏玩器具。现如今,花灯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各地张灯结彩,举办花灯节,较为著名的有北京灯彩、秦淮灯彩、苏州灯彩等,各地的灯彩种类繁多,有座灯、吊灯、走马灯、宫纱灯等。而河津地区的花灯,从形态、构造、材料工艺等各方面都区别于其他地区的花灯,是比较特殊的一种花灯,并在最后的呈现方式上,与社火表演、花鼓表演等民俗相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一、转花灯的历史渊源

自原始社会开始,照明工具便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室内的照明,从旧石器时代的木材和植物果实的燃烧,到西汉时期油灯的广泛使用,再到晋代出现蜡烛。室外的照明通常使用火把或者油灯,但是火把和油灯在雷雨或大风天气很难正常使用,因此人们便给油灯加上用竹子编的灯罩,这便是最早的灯笼。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纸张开始广泛应用,较竹子而言,纸张轻薄且更易绑扎与糊裱,因此便出现了纸灯笼。

在人类历史上,工具是在人类劳动的过程中产生并得以发展的,花灯亦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将绘画、剪纸等多种艺术与纸灯笼结合在一起,便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花灯。相传花灯起源于汉代,兴于隋唐,宋朝时遍及民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大业二年,正月十五日,在京城端门外大放炬火,光烛天地绵延八里,.....闻于十里之外,每年以为常焉。”这便是最早对于元宵节灯展场景的描写。唐朝时期,经济富庶、社会太平,灯展规模相当浩大,从皇宫到民间,均制作花灯举办灯展,其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那时起,花灯便成为了元宵节的一个标志。明朝时期,灯展的规模达到顶峰,画家唐寅曾作诗:“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心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到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纵览全国不同地区的花灯,品种繁多、样式不一。但有的固定不动,这种花灯仅在元宵节或其他节庆日,作为观赏用品出现;有的为水平转动,如南京夫子庙的走马灯;有的为纵向转动,如河津市僧楼镇的转花灯,其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单体灯,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体。

转花灯是农耕时期的文化产物,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其起源与最初的功能都明显地反映了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目前,对于转花灯的起源并没有统一的结论,现流传的有两种不同的说法①。一种说法是作为实用照明工具而产生的,具体如下:僧楼镇坐落于吕梁山脚下,过山风较多,村民们夜晚外出用灯笼照明,风大时灯笼摇摆得很厉害,经常造成烛火之灾,给村民们的出行带来诸多的不变。因此,村民们就将孩童们的玩具风车进行二次设计,给风车加筑一层,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风鼓,并在风鼓中置入蜡烛。当过山风光顾时,风车转动而蜡烛不动,有效地克服了过山风对夜晚出行造成的不便。另外一种说法则是作为装饰物而产生的,具体如下:僧楼镇的小商人在元宵节时,做了几个能转动的花灯,因为“转”谐音“赚”,商人们期盼新的一年能赚更多的钱,后来其他店铺都开始效仿,转花灯便流行了起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灯开始广泛应用,转花灯的实用功能逐渐减弱,并慢慢地退出了人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从而转变成为一种节庆用品。所以,手工艺人们在原始转花灯的基础之上,以剪纸为装饰,将众多的单个花灯旋置于不同造型的灯架上,或平铺或叠层,在每年元宵节或其他节日庆典之际,借助自然风力和人力,进行跑灯表演,这种表演形式成为一种独特的民俗风情。

二、转花灯的设计分析

花灯是传统农耕文明时期的产物,集功能性与艺术性为一体,其作为一种自发性的民俗文化在中国发展了几百年,其朴素的设计理念、设计文化凝聚了千百年来民间手工艺人的智慧。

(一)转花灯形态与结构的设计分析

转花灯,其重点是“转”。以设计学的原理分析可得其主要构架包括主圈架、肋条、灯面、风耳、U形轴、蜡烛等。(图1)

同为转花灯,南京秦淮地区的走马灯与晋南地区的转花灯内部构造完全不同。走马灯之所以能够转动,是因为蜡烛燃烧产生热空气,热空气上升成为动力带动叶轮转动[2],而转花灯则是在玩具风车的基础之上,内置U形转轴,固定蜡烛,借自然风力和人力跑动才使得转花灯进行转动。

玩具风车(图2)是由正方形的纸张、细铝丝和细竹竿制作而成。首先,将正方形的纸张对折,沿四角剪至一定的长度;然后,将页尖贴牢于中央点;最后,将制作好的风车固定于细竹竿之上。小孩们常常“三个一伙,五个一群”举风车玩耍。而转花灯则是在玩具风车的制作完成之后,给风车加筑一层,形成风鼓,并在风鼓内置U形弯,然后把蜡烛固定其中。当风吹到了灯体上的风耳时,就给了风耳一定的压力,便产生了能量,风能转化成了动能,便带动转花灯转起来。U形弯可以固定蜡烛,因此,灯体外罩转而蜡烛不转。除此之外,在转花灯制作完毕,置于灯架上之前,在灯架与灯体之间,放一枚山核桃,起润滑作用。在起风时,转花灯可以转得更快,同时会有更好的寓意,整个转花灯是集几何、力学诸原理,匠心独运,十分精巧。

对于人造物而言,除了构造设计之外,其造型设计亦是设计行为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其形式美感的来源。与此同时,与造型相关的设计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出了功能设计的外延,带有一定的文化功能。

就转花灯的造型而言,不论大小,均为圆形的造型。从功能上来讲,圆形的转花灯较方形来讲,阻力更小,更容易转动;从造型上来讲,圆形的器物更容易给人一种完整的视觉感受,有一种独特的艺术美。除此之外,转花灯有六耳、八耳、十耳,最多的为十二耳,每只风耳上分别有巧手的民间艺人所裁剪的剪纸图案,灯面上的剪纸则更为精致,这些剪纸图案类型丰富,有十二生肖图案、富贵不断图等诸多寓意富贵或丰收的图样,用来表达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3]

多体灯有双灯、三灯,其特点都是大灯套小灯(图3),三个大小不同的转花灯有一个中心,肋条经过同一个原点,相互联系而又各自转动。当风起时或者人力跑动时,每个灯体各自旋转,灯面上的图案也相应开始旋转,风耳上的图案相互追逐,形成一幅物换景移,热闹非凡的景象。

此外,放置转花灯的灯架这一步骤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其基础造型是楼、塔、坊等造型,除此之外,还有二龙戏珠、悟空闹宫、孔雀开屏等造型,这些不同造型的支架采用彩色纸须缠糊。灯架的两侧各个部位配上其他造型的花灯,有莲花灯、宫灯、花鼓灯等,并在空档部位装上数个孩童的玩具风车,在灯架的两侧安装绣球彩飘,当开始跑花灯表演时,绣球彩飘随风飘动,十分别致。

花灯灯体与风耳上的剪纸装饰、灯架的配饰在用色上采用了红、黄等较为鲜艳的颜色,“红色除了本身较长波长的光谱使其容易令人感到悦目,重要的还是这种颜色与我们生活相关。因为红色是血的颜色,并与生命相关。”[4]因此,转花灯较其他类别的花灯而言,颜色更为鲜艳和单一。转花灯最终的呈现形式是跑灯队伍在节庆日晚上进行跑灯表演,夜晚人们的可见度比较低,只有采用更为鲜艳的颜色,才能呈现出更好的效果。

(二)转花灯选材和工艺的设计分析

总的来说,转花灯的制作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转花灯灯体的制作;另一部分是灯架的制作。虽看似简单,却需要众多的手工艺人同时进行绑扎,程序繁杂。转花灯的特色是“转”,因此花灯本身是整个转花灯最关键的部分,花灯是否可以转、是否转得快决定了此架花灯的制作是否成功。

1.材料的选择

一件器物的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构造和材料。材质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技术的质量以及器物最后所呈现的状态,因此,选材设计是设计事物中的重要环节。[5]河津属于晋南地区,地处黄河以北,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本地生长的竹子种类较少。转花灯灯体是根据风车的原理制作而成的,其主要材料就是由竹竿批割而来的板竹,并且对板竹的韧性、干湿度都有颇高的要求,完全符合要求的材料很难获取,这在无意间就增加了制作的难度。此外,由于转花灯本身是根据风力或者人力跑动而转动,所以糊裱骨架用的纸张必须厚实,对纸张透光性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制作之初,对于材料的选择与准备就是制作过程的重中之重。

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竹料,转花灯灯体与灯架需要的竹料不同,竹子的大小、粗细都需要仔细挑选,这才能保证竹料的可使用性;其次,手工艺人们需要将挑选好的竹料晾干、抛光,并将其切割成适合制作的尺寸,灯体骨架需要的是板竹,而灯架则需要的是完整的竹竿。在竹料准备好之后,由于风耳和灯鼓的形状皆为圆形,因此,手工艺人们需要将笔直的竹料制成弯曲的形状,并用火烤进行定型。

2.转花灯的制作工艺

在材料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制作步骤亦十分繁杂,需要四组人员同时进行,分别完成绑扎转花灯的圈架、用麻纸将灯面与风耳糊裱、裁剪风耳与灯面上的剪纸图案以及将裁剪好的剪纸图案黏贴在转灯上。

转花灯的制作分为四步。首先,用板竹做两个直径为30cm~36cm的同等圆圈(大小可根据灯架大小自行调整),每个圆圈用两根宽1cm的竹板扎十字的肋条,再用其他数根竹板辅助固定,并在灯体的周围扎风耳,还要保证风耳大且均匀,灯体骨架圆圈为正圆。在制作转花灯的骨架时,手工艺人们必须提前计算好风耳的个数以及用来制风耳骨架的竹条的长度,计算稍有差错,便会给转花灯的制作带来很大的障碍。其次,用板竹在扎风耳时,事先必须用火烤进行定型,可有效地防止板竹裂开。第三,找准灯体最中心的位置(即两条肋条支撑相交叉的位置)进行打孔,孔内穿U形转轴,并在U形处放烛台。除此之外,匠人们在制作转花灯的过程中,需要在灯体与灯架的结合部放置山核桃或圆珠,以减少U形转轴与灯体之間的摩擦力(图4)。最后,用白纸将灯面与风耳糊裱,并将巧手匠人裁剪的吉祥图案贴在灯面与风耳上。此时,单体转花灯便制作完成了。(图5)

灯架的制作也是十分有讲究的,其造型千姿百态,所用材料也多种多样,有竹竿、向日葵的秸秆、板竹、劈削的竹条等,不过相比于转花灯灯体的制作,灯架的制作就较为简单。

灯架最基础的造型就是仿牌、坊、塔,其传统的制作方式就是以向日葵秸秆为主要材料,用较细的铝丝或铁丝进行绑扎,并用直径6cm~8cm的竹竿固定。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少,秸秆数量大幅度减少,适合的材料越来越难获得。所以,现在的灯架均用复合材料代替高粱杆、秸秆等材料[6],使用复合材料制作的灯架,更为轻便美观,灯架也更耐用,因此制作一架灯架可重复使用,做到省工、省料、省时。

(三)转花灯操作和使用的设计分析

实用性与功能性决定了其操作和使用方式。因此,在设计之初,器具的操作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转花灯最初的功能就是照明,其操作和使用方式与其他的照明工具(火把)类似,但火把是举,而灯笼是提。

随着电的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产中,已经不再使用蜡烛,夜晚出行也更加方便。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转花灯的实用功能慢慢消失,与花鼓表演、社火表演相结合,衍生出另外一种使用方式,即跑灯表演。跑灯表演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社火表演,其队伍别致壮观,分别由铳队、前行牌、流星队、锣鼓队、花鼓队等不同形式组成。[7]最初的跑灯队伍的阵势较小,只有几架转灯,灯架上也只有三五盏花灯而已。现如今,每架灯架上的转花灯的数量在增加,跑灯表演的队伍也在慢慢壮大。飞光留影、迷人壮观的河津转花灯作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每年十月份城市政府举办的关公文化节上,都会进行演出。

三、河津转花灯发展现状及设计启示

河津转花灯作为一种民间的传统文化,不仅蕴涵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还承载了区域的時代信息,更是优秀的民间文化的沉淀。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脚步不断加快,电开始广泛应用,转花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现代化的环境下,各种各样的彩灯代替原始的蜡烛,各种新型材料逐渐代替秸秆等,传统的转花灯也面临发展的困境,已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我们在实际考察中看到,现如今的转花灯同其他的民间工艺面临的困境是一样的。第一,传承较困难。对于转花灯的设计、制作仅限于以河津市李家堡村为代表的三个自然村落,生产的模式类似于家庭作坊式。此外,制作工艺的传承方式也是口传心授,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人在传承这项重要的技艺,大多数的年轻人外出谋生而并没有参与此项工艺的传承,目前的转花灯制作主力依旧是本村落的中老年人②。第二,难于创新。此处的创新,不单指转花灯造型的创新,更多是指转花灯展示形态的创新。目前,河津市李家堡村的转花灯只有两种展现形式,一是种政府资助的公益行的节日表演;另一种则是承接民间的转花灯表演,展现形式单一。因此,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转花灯在承担工艺文明和技术革新的同时,如何将现代与传统结合,使其既保存传统文化又能够以更新、更有趣的方式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这便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去保护、传承和发展。

河津地区的转花灯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将多个艺术门类(剪纸、花灯、舞蹈、纸扎艺术等)结合在一起,是根据风车迎风转动的原理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灯展。这种特殊的灯展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发展并传承了下来,由最初的实用功能转化为一种观赏功能。因此,从转花灯的演变可以看出民俗文化的变化、手工艺人们的传统造物观以及中国传统器具中所蕴含的独特的设计思想(因地因时制宜、因地取材、物以致用等),这些优秀的设计思想对我们现当代的设计行为亦有诸多的启发。

结语

河津地区的转化灯是千百年河津人民智慧的结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优秀的民间文化应该是流动于过去、现在、未来整个时间段中的一种“过程”,而不是在过去就已经凝结成型的一种“实体”。因此,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真正落脚点是在“未来”。传统之所以可以称之为传统,不但因为其积累了千百年的优秀成果,而且其还对现在和未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传统的转花灯在现代化的今天已经渐渐消失,但是转花灯本身及其表演形式所蕴含的朴素的理念以及所承载的特定时代的民俗文化,对于现在或者未来来说都是不可估量的文化财富。

注释

①转花灯的由来,来自于作者对转灯传承人李怀俊的采访。

②此结论依据李怀俊著作《河津转花灯》第三章第一节总结而来。

参考文献:

[1]王朝闻,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社火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1-6.

[2]王琥.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卷二)[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4:142.[3]焦宏泽.民间剪纸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3.

[4]杭间.设计与设计史研究年会专辑——设计史研究[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149.

[5]王琥.设计史鉴——中国传统器具设计思想研究(思想篇)[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169.

[6]马美萍.河津转花灯艺术探析[J].包装工程,2011(6):135-138.

[7]李怀俊,陈西京.河津转花灯[M].太原:三晋出版社,2014:13-17.

李丽佳

南京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制作工艺民俗文化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对策分析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蜂蜜橙皮果脯的研制
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形态特征
对传统紫砂壶制作工艺的研究
过山瑶“鸡公鞋”文化初探
勐准傣族面具的制作工艺及其文化特征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