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我”

2019-10-08黄恋迪

文教资料 2019年6期
关键词:历史演变历史发展

黄恋迪

摘    要: 前人对“我”字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上古汉语时期,联系并与其他第一人称代词作比较,很少关注“我”字本身及其在汉语语言发展各个时期的发展使用情况。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我”字字形字义的历史演变过程,对各个发展阶段“我”字的使用情况做频率统计,探究“我”字的古今差异与联系。

关键词: “我”    第一人称代词    历史演变    历史发展

关于第一人称的研究,论著颇丰,但是大多集中于先秦上古汉语及西周春秋时期,或就文献资料展开研究,如张玉金先生,对西周、春秋时期使用的第一人称详细分析,主要针对第一人称代词的“余(予)、吾、我、朕、卬、台”等词的数量变化、使用频率变化及这些词在语料文献中的句法功能,或就其地域性与时间性问题做出研究,如贾则复先生,对于第一人称代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先秦上古时期,从称数和格位的变化对使用频率较高的几个第一人称代词进行论述,并对之间的联系做出分析。

前人对“我”字的研究多侧重于联系比较其他第一人称代词,鲜少研究“我”字本身,同時研究时间多集中于上古汉语及西周春秋时期,但是汉语语言始终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字随之不断演变发展,各个汉语语言发展阶段使用的情况亦不相同。本文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阐述“我”字字形字义的历时演变过程,并且选取一些颇具代表性的文献资料对各个发展阶段“我”字的使用情况做频率统计,探究“我”字古今差异与联系。

一、“我”字字形字义的历史演变过程

陈政先生根据甲骨文、金文、小篆、汉隶到楷书的字形,在《字源详谈》里详细阐述了“我”字字形的发展过程(1):

甲骨文中“我”字(如图1),像一把有柄有钩的古代武器——大斧,斧口有一排锋利的锯齿,是奴隶社会里一种用来行刑杀人和肢解牲口的凶器,又叫做“锜”。发展到周代早期的金文(如图2)里,保留了长柄锯斧的形象,同时在斧柄下面多了个脚钩,锯齿也减少到三齿。晚周出现的金文“我”字(如图3)构形发生讹变,斧柄的顶钩变为丫叉形,斧柄的脚钩变为斧辆中部的斜撇,而钢齿只余两齿,斧柄右倾的弧度更大。至于发展到秦代小篆(如图4)时,讹变更大。斧身、锯齿、斧柄、上下钩完全发生变化,已完全看不出“我”字的锯斧的原貌了。后来便在小篆的基础上发展为汉隶(如图5),从先秦文字的线条化变为笔画化,以点、横、撇、捺、挑、钩等基本笔画代替圆匀连转的线条。再到后来就从汉隶的形体发展为楷书,也就是今天所书写的“我”。

通过“形训”的方式,陈政先生得出结论:“我”的本义是奴隶社会的一种武器,是个象形字,汉唐以后被普遍假借表示第一人称代词“我”,词性由名词变成人称代词,“我”字本义消失,假借义成为常用义。

陈政先生对于“我”字的本义、字形变化分析颇为到位。“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代的王室贵族们习惯将自己的部落、宗族统称为“手持武器的人”,即“我方的战士”,于是第一人称的“我”就出现了。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中亦言:“我,古杀字。”徐锴注《说文解字》时言,“从戈者,取戈自持也。”可见,“我”字本义确实与武器有关无疑。笔者对“我”字本义为武器,后又假借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的说法深以为然,然而对于汉唐以后被普遍借用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的看法不敢苟同。

汉唐以前先秦文献中多次出现“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的情况,例如:

(1)“贞,我受年?”(《甲骨文合集9685-9689》)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小雅·采薇》)

(3)少施氏食我以礼。(《孔子家语》)

(4)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

可见,“我”字作为第一人代词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而非汉唐时期。

将第四版汉籍全文检索系统①里先秦时期的68部文献进行“我”字字频统计,“我”字出现了8524次,其中“我”字出现次数最多的是《诗经·国风》,共出现277次,大多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由此可见,“我”字并非汉唐以后普遍借用,时间可能要早于汉唐。

对于“我”的字义研究,早在东汉就已经开始。许慎撰写的中国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中就有解释“我”字的词条。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我”字的字义解释为“施身自谓也”。为实词,是第一人称代词。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雅》中亦有记录。《尔雅·释诂》中有言:“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后在《广韵》中“我”被解释为“己称,又姓。又称父母国曰我,亲之之词”,其后历代都有人不断探讨“我”的意义和用法,并对其做出精辟的解释和说明,多见于文字训诂专注、诗话文评之书及笔记等中。清代段玉裁注《说文解字》对“我”字进行阐发:“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吾、我自称也……”现代《新华字典》对“我”字的解释是“自称,自己,自己一方”。可见,“我”字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从先秦沿用至今。

二、“我”字的使用情况阶段性频率统计

根据王力先生的观点(2),汉语史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上古时期、中古时期、近代、现代,上古汉语指的是周秦两汉时期,中古汉语指六朝和隋唐时期,近代指的是宋元明清时期,现代指的是五四至今。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中国汉语就以单一的“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我”字被大量使用,出现在书面语和口中,所以现代汉语中“我”字的使用频率无需统计。古代汉语文献资料里保存了大量有关“我”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通过整理典籍可以发现,同样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我”字在古代汉语各个阶段的使用频率情况存在差异。笔者以第四版汉籍全文检索系统为基础,与其他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进行对比,对各阶段“我”字的使用情况进行频率统计。

(一)上古时期

上古时期普遍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除“我”外,还有“余(予)②、吾、朕、卬、台”这几个字,情况较为复杂。

借鉴张玉金先生的殷墟甲骨研究结论(3):“我”共出现611次,“余”出现170次,可以得出结论:在殷商时期,第一人称代词主要使用的是“我”和“余(予)”。甲骨文中多出现“我”字,表示“我方”,以求上天的庇护。

以《诗经》、《尚书》、《周易》这三本能反映语言特点的文献进行统计,可以看出“我、余(予)、吾、朕、卬、台”这几个第一人称代词都存在使用情况,但是“我”字使用得最多。

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文献占据主流,因此以诸子文献为基础研究这一时期第一人称代词的分布情况,选择《老子》、《庄子》、《荀子》、《孟子》、《论语》、《墨子》、《吕氏春秋》、《商君书》、《孙子》进行统计。

根据统计研究结果显示: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人称代词使用次数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吾”、“我”、“余(予)”。这一时期第一人称代词“吾”的使用次数最多,之前使用最多的“我”虽然被很多人使用但没有“吾”的使用次数多。同时对比上下两张表不难发现,“余”、“朕”的使用次数在减少,“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处于边缘位置,至于秦始皇自称“皇帝”,用“朕”作为皇帝专称,自此,“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的功能消失。“卬”、“台”等第一人称代词主要存在于《诗经》、《尚书》中,到战国后期基本已经消失。

秦王朝统一天下后是汉朝六百多年的统治,两汉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空前的繁荣,这一时期出现史学为主的诸多著作,出现了对后世史学产生深刻影响的《史记》、《三国志》、《后汉书》、《汉书》等。因此选取这四部史书作为统计对象。需要注意的是,“余(予)”字除了第一人称代词外还具有其他一些义项,但在先秦时期对于统计出来的数据并不造成干扰,随着发展,“余(予)”非第一人称代词的义项越来越多,非第一人称代词使用的次数越来越多,对于统计出来的数据造成干扰,同时“余(予)”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次数在总数中占比很小,因此在两汉及中古、近代统计时不再将“余(予)”纳入统计。

根据统计研究结果显示:两汉时期,第一人称代词使用次数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吾”、“我”。这一时期第一人称代词“吾”的使用次数最多,“我”的使用次数减少。上古时期,人们普遍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我”。

(二)中古及近代时期

中古时期主要指六朝和隋唐,六朝时出现了《世说新语》,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

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保留了六朝时期人们口语上的某些特点。后来发展到唐王朝,诗歌在文学发展中成就卓越,后世无可比拟,体现人们语言的运用。因此这一时期选取了《世说新语》、《全唐诗》、《隋书》、《新唐书》作为统计对象。

根据统计研究结果显示:中古时期,第一人称代词“我”的使用次数最多。

近代汉语指的是宋元明清时期,宋代宋词的发展最令人瞩目,亦能体现当时语言运用的特点。至于元明清,这一段历史时期内卷帙浩繁,给文献选取带来极大的不便。于是选取《宋史》、《全宋词》、《明史》、《元史》这三部文献作为统计对象。

根据统计研究结果显示:宋元明清时期,第一人称代词“我”的使用次数仍然居于首位。可以说,在中古和近代这一段历史时期内,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以“我”和“吾”为主。两者共同分担第一人称代词的功能,但两者的使用存在一定细微的差异。

三、“我”字的古今差异与联系

综合第二部分的表格,不难发现,“我”是汉语中可以追溯到的,历史最为悠久,生命力最为强盛的第一人称代词,也是唯一一个在经历长久历史变迁后仍然保留下来至今仍然被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在历史发展中,“我”字用法随之悄然发生变化。

在古代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我”字的单复数相对现代汉语复杂得多。“我”字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在甲骨文献中“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这时的“我”用来表示复数。

在后来各代文献中,“我”既可以用来表示单数(我、我的)又可以用来表示复数(我们、我们的),没有称数方面的限制。一般情况下,表示复数的使用次数少于表示单数使用次数③。

“我”指称单数的用例(4)如下: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小雅·采薇》)

(6)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

(7)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先古之有贵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属,事成犹得封侯,事败亦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史记·项羽本纪》)

(8)我身何所似,似彼孤生蓬。(《我身》)

(9)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

(10)有朝一日身亡后,谁是我拖麻拽布之人。(元朝《合同文字》)

“我”表示復数的用例(5)如下:

(11)殄资泽于下民,侵戎我国家纯。(《尚书》)

(12)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

(13)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史记·伍子胥列传》)

(14)四公子向三公子道:“张铁臂,他做侠客的人,断不肯失信于我。”(《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发展到现代汉语,人称都是以单一的一字表示,第一人称代词是我,第二人称代词是你,第三人称代词因对象不同而使用他、她、它表示,在单数形式后面加词尾“们”表示复数形式,如:我们、你们、他们等。“们”字附着在人称代词之后用来表示复数形式,不可以单独使用。但是在某些具体语句和语境中,“我”也可以指代复数,例如“我辈”、“我国”、“我辈”,在这些例子中,“我”所指称的就是复数。

在现代汉语中,“我”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我是谁)、宾语(是我)、定语(我的书),所以在现代汉语中,“我”字可以用于主格、宾格、与格、属格。古代汉语中“我”的用法与现代汉语中“我”的用法大致相同,也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兼语等。在上文列举的例子中,(5)(7)(9)中的“我”均做主语,(6)(10)(11)(12)(14)的“我”均做宾语,(8)(13)中的“我”均作定语。“我”作为古今汉语中使用最多的第一人称代词,从殷商汉语至现代汉语“我”所充当的句子成分大致是相同的。总的来说,综合所有古代汉语中“我”的出现情况,现代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我”在句子中发挥的句法功能和古代汉语是大致相当的。

阅读文献资料,同时与其他第一人称代词,例如“吾”、“余(予)”作比较,可以发现“我”字的语法功能更为强大,可以在句子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语法功能使用上更为灵活多样;从语义上看,“我”字自别于他人,在大多数使用情况中有强调、着重的意味;从语音上看,关中地区保留下来的古音中发现“我”字古老正统的读音[nge]、[ngai]、nuo]都是从喉部发出,在华夏民族融合其他民族的过程中,逐渐简化为[wǒ],高音之“我”字自别于他人(6)。因此,就“我”字而言,它是最早在文言文中出现的第一人称代词,同时也是现代汉语中仅存的第一人称代词,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的典型代表,通过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我”字的对比研究发现其发展本身映射着从古至今语言的变化。

注释:

①第四版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由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设计制作。

②王力先生认为“余”和“予”的古音相同,只是在写法上有区别,记录的应是同一个代词。本文依据王力先生的看法,将“余”和“予”是为同一个词进行统计。

③在阅读到的文献中,《左传》是一个特例。在《左传》中,“我”表复数的使用次数多于表示单数的使用次数,这可能与《左传》本身的内容有关。《左传》记录的是春秋列国的政治、外交、军事各方面的活动及有关言论,国与国交往或发生战争进行交涉时,说话者以“我”自称,并不代表说话者一个人,往往代表着说话人自己这一方面,因此“我”经常表示复数。

参考文献:

[1]陈政.字源谈趣 800个常用汉字之由来[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張金玉.西周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5]汉语大词典[K].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出版社).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6]贾则复.对“朕”、“余”(予)、“吾”、“我”的初步研究(下)[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

猜你喜欢

历史演变历史发展
浅析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战略的历史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对偶修辞格的研究述略
国家能力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社会学五元素浅析
从范例复制到自由表达:对我国幼儿园美术教育观的历史演变考察与现实反思
从分离走向融合:幼儿园游戏与其他教育活动关系的历史演变
中共中央秘书长和秘书工作部门的历史演变(上)
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