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制度供给保障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2019-10-08成都市委编办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
● 成都市委编办 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
成都市高新区围绕主导产业、创新生态、市场主体等重点领域,着力构建专业化经济工作体制、全链条孵化培育体系和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助推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四川省成都高新区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引领为驱动,围绕主导产业、创新生态、市场主体等重点领域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制度性供给,不断激发企业、人才等发展活力,助推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一、聚焦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专业化经济工作体制
着眼适应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聚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经济产业,着力增强机构职能和体制机制的专业化、精准化,不断提升谋产业、抓产业、兴产业的能力。一是坚持以专业化设机构,推动产业组织方式创新。围绕主导产业,设立电子信息、新经济、生物3个产业局,整合分散在多个部门的招商、促建、企业服务职责,建立“政策研究+招商引资+项目运营+保障服务”全链条服务模式;根据专业特点,在电子信息产业局设立集成电路处、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处,在新经济发展局设立大数据处、5G处、数字文创处等专业内设机构,提升产业服务精准性。2018年,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占全市产业比重超2/3,生物产业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1/3。二是坚持以协同化强机制,推动运行保障机制创新。着眼破解条块难题,在设立产业局的同时,组建发展改革和规划管理局,以规划和项目管理为抓手,着力完善产业局与功能区统筹协调发展的推进机制。着眼产业统筹,组建经济运行局负责全区经济运行分析监测、企业服务等工作,统筹协调服务非主导产业和非重点企业,初步形成了“发展改革和规划管理局牵头抓总、产业部门专注发展、经济运行局收尾调度”的协同推进机制。三是坚持以员额制激活力,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着眼破解编制紧缺难题,探索实施“员额制”管理,在产业部门开展“打破身份、竞聘上岗”的岗位聘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全员岗位聘任和择优竞聘,破除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调整目标管理办法,根据产业发展阶段,在产业局实行“单位—团队—个人”三级考核机制,探索赋予产业部门收入待遇二次分配权,进一步激发全员干事创业动力。推行员额制以来,产业部门员额数占比达50%左右。
二、着眼创新生态优化提升,构建全链条孵化培育体系
坚持把人才作为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从强化体制机制入手,进一步推动人才资源精准转化为创新动能。一是组建科技人才专业机构,推动创新人才高质量供给。组建科技和人才工作局,整合科技、人才发展、创新创业等职能,构建集人才招引服务、创新创业扶持、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全链条、全阶段孵化培育体系,推动人才与科技创新有效协同、良性互动。二是设立创新创业服务机构,推动培育载体高标准建设。设立创新创业服务中心,整合孵化、投融资、人才支撑、科技创新、政务服务等职能,构建产业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机制和“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进一步形成。截至目前,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9个、公共技术平台56家、国家级创新研发机构40个,建成菁蓉汇创新创业旗舰店,全区孵化载体面积超过440万平方米,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总数达105家,聚集的创新创业企业达1.65万家。三是实施知识产权综合改革,推动创新成果高效能转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职能,设立知识产权专业处室,整合原分散在3个部门的专利、商标、版权职责,构建全链条、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创新设置成都高新区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巡回审理庭,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服务体系和公正高效的司法保护体系,为人才创新提供知识产权制度性保障。2019年6月,成都高新区成为全国首个知识产权新经济示范园区。
三、围绕市场主体活力激发,构建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
以企业需求和期待为重点,深化企业服务、投融资、行政效能等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释放体制机制创新红利。一是组建企业服务专门机构,推动政企服务平台创新。设立企业服务局,牵头企业服务工作,下设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中心,搭建企业服务平台,整合部门、功能区、街道、商业楼宇等多维度服务力量,构建“专业机构+服务平台+服务队伍”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为倍增计划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7类重点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着力解决企业诉求。二是突出金融服务保障职能,推动企业融资供给创新。强化金融服务职能,在相关部门分别设立金融发展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管理中心等专门机构,主抓金融产业发展,联合国内知名创投机构和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创新搭建“投资+孵化”载体,设立天使基金,缓解入驻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三是强化营商环境机构职责,推动审批服务模式创新。组建政务服务和网络理政办公室,牵头负责政务服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商环境建设等工作,首推“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确立首位行政审批事项,实施“后证”部门见“首证”后直接“发证”,实现获取证照“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最快1天办好,最大限度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和多项关联审批互为前置等市场主体准入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