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机构职能体系助力对外开放能级提升
2019-10-08成都市委编办成都市青白江区委编办
●成都市委编办 成都市青白江区委编办
成都市青白江区围绕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开放战略,通过创新优化机构职能体系,助推对外开放。重点是建成提升对外开放能级的管理架构,完善管理体制;形成提升对外开放能级的职能体系,完善服务职责;创新提升对外开放能级的用编机制,强化人才保障。
作为成都国际铁路港的所在地,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围绕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开放发展战略,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通过完善管理机制体制,优化机构职能体系,全力助推对外开放能级提升,打造泛欧泛亚开放型港口城市。
一、创新体制机制,建成提升对外开放能级的管理架构
(一)强化党的领导,构建对外开放工作机制。组建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将29个区级部门纳入成员单位,构建起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统筹谋划对外开放工作的有力机制。组建创建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区工作领导小组和跨境供应链金融特色功能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的对外开放环境营造工作体系。
(二)强化纵横贯通,打造“一带一路”大港区。纵向上,成立成都国际铁路港管委会,加挂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片区管理局牌子,作为自贸试验及对外开放改革管理机构。为承接铁路港产业转移,推动资源要素向港区汇聚,配套成立成都先进材料核心功能区管委会、欧洲产业城管委会。横向上,以青白江、新都、金堂三个区县为主体,成立金青新“一带一路”大港区领导小组,强化蓉欧铁路港国家级经开区规划对接、产业协同、配套互用。
(三)强化立破结合,因地制宜设置特色机构。“立”方面,为抢抓西部陆海联运大通道建设机遇,组建国际贸易和现代物流发展局,夯实国际贸易产业引领集聚作用的体制保障。“破”方面,为强化重大项目引进和对外经济合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撤销原投资促进中心、原行政审批局,分别组建投资促进和经济合作局、行政审批和营商环境建设局。
二、完善服务职责,形成提升对外开放能级的职能体系
(一)细化政府部门职责,补强开放发展薄弱点。将国际贸易发展、供应链产业集聚发展、现代物流业发展管理等23项职责及港区国际合作、对外交流等8项职责事项从铁路港管委会剥离,分别写入国际贸易和现代物流发展局、投资促进和经济合作局“三定”规定中,使得管委会专注于综合协调、港区规划、企业服务等工作,形成与对外开放更相适应的职能体系。目前,铁路港已打通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海铁、公铁、铁水多式联运通道,成为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
(二)优化营商环境职责,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点。将原审改办承担的放管服改革工作及原发改、政管办承担的营商环境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等职责整合,统一划入行政审批和营商环境建设局。职责划转后,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机制更加顺畅,市场主体呈现“井喷式”增长,跻身“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区”,蝉联“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区(市、县)”。
(三)明晰产业园区职责,建强产业发展着力点。把成都先进材料产业功能区作为承接“一带一路”战略产业、支持自贸区发展的重要平台,赋予其发展绿色建筑及光电信息材料、智能制造与应用等高端制造产业职能;将欧洲产业城打造为适铁、适欧产业前沿阵地,赋予其发展临港制造业及加工业、供应链管理服务业等临港产业相关职能,构建起更加完善的符合“一带一路”战略和自贸区开放优势产业体系。
三、强化人才保障,创新提升对外开放能级的用编机制
(一)适度倾斜,充实重点部门编制。统筹调剂121名行政、事业编制向国际贸易和现代物流发展局、投资促进和经济合作局等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部门倾斜;合理制定用编计划,引进物流和国际贸易等急需紧缺人才105名,为对外开放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动态调整,转变编制管理方式。探索建立动态编制资源池,用于对外开放等经济领域职能部门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编制需求;同时探索在重点职能部门核定的编制数额内,预留10%左右的专项编制,专门用于引进招商引资、现代金融、市场运营等高素质人才。
(三)市场导向,探索员额管理模式。转变编制资源“一核定终身”的管理模式,在铁路港管委会等对外开放的主战场,建立以员额总控和岗位管理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锁定身份后,同聘用的社会化高端人才一并实施市场化合同管理、薪酬体系,构建“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