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

2019-10-08成都市委编办成都市武侯区委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19年9期
关键词:政务职能体制

● 成都市委编办 成都市武侯区委编办

成都市武侯区着眼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审批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公益服务体制机制,优化职能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作为户籍人口达138万的中心城区,近年来,着眼解决政务服务供给不足,社会治理方式落后,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职能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一、创新审批服务体制机制,营造便民利民政务环境

着眼营造更便捷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环境,以行政审批局为载体,持续提升审批服务资源集中度,实施审批服务流程标准化和审批服务渠道多元化建设,不断为群众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服务。

(一)审批资源集约化,实现服务一站通。2008年以来,武侯区围绕解决行政审批多头受理、群众办事来回跑、审批自由裁量权大等问题,集中审批资源、审批事项,整合23个部门的178项审批事项,由专司行政审批的部门来统一受理,构建“一窗受理、集中审核、统一制证”标准化审批模式,大幅减少和简化审批前置条件,营造更优质创业服务环境,政务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指数多年稳居90%以上。

(二)审批职能高效化,实现服务再提升。主动适应数字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形势,进一步优化职能配置,将政务服务、大数据资源、网络理政等职责划入行政审批局,通过重构办事流程、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办理时限和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水平,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减少企业和群众办事时间和人力成本,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实现“自窗口受理之日起2个工作日出证”,较法定时限压缩86%。

(三)审批全程自助化,实现服务零距离。为贴近服务群众,推进“智慧审批”,成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拓展完善网上政务大厅、微信公号、手机APP等办事通道,推进审批渠道多元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研发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部署到政务大厅、各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和部分重点社区,变窗口办为自助办。推行全流程网上审批以来,武侯区20%的办件量实现全流程无人审批,群众就近通过自助服务机打印《营业执照》等各类证照。

二、创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实现社会治理共建共享

着眼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以推进街道职能转变为抓手,明确基层责任,赋予适当权力,下沉审批监管服务重心,加强社区自治,创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提升服务质效。

(一)转变街道职能,提升服务水平。深化街道职能转变改革,剥离街道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经济职能,推动街道工作重心从以抓经济发展为主转变到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上来,强化街道加强基层党建、统筹社区发展、组织公共服务、实施综合治理、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区平安6项主责主业,推动街道职能归位;重塑街道组织架构,按照“5+1”模式统一设立综合办、党群办、社区治理办、社区发展办、民生服务办、城市管理办,赋予街道对派驻机构负责人的考核选任权、城市规划制定参与权、派驻执法队伍的指挥调度权等权限,更好发挥街道的作用。

(二)深化社区治理,激发共治活力。设立社区治理委员会,实行一个部门牵头抓治理,推动政府治理与社区居民自治有效衔接;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区、街道、社区党组织上下贯通、互联互动;创新社区网格治理“多元化”参与机制,发挥社会组织、驻区单位等社会资源在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实施社区购买服务,将社区从行政工作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梳理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协助政府工作职责事项,厘清权责边界,促进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激发共治活力。

(三)下沉服务重心,夯实一线基础。推进审批服务力量向街道社区下沉,建立街道、社区综合服务平台,设置街道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工作站,推进行政审批自助服务终端进街道进社区,实现政务服务向基层末端延伸;紧扣企业需求,将投资促进机构嵌入商务楼宇、商圈市场,“零距离”开展精细化、贴心式服务;推动执法下沉,建立街道综合执法队伍,实施城管、交通、文化、卫生等8个领域综合执法,推动“大联动·微治理”系统向安监、市场监管等领域延伸。

三、创新公益服务体制机制,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聚焦人民群众全方位、高品质公益服务需求,创新公益类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探索新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推行教育系统“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改革,最大限度提升公益服务水平,满足群众需求。

(一)突破制约瓶颈,拓展编制配置途径。着眼解决机构编制资源供需矛盾,创新民生领域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方式,新组建31所事业单位采用“集团制”、13所事业单位采取设立登记方式解决事业机构限额问题;为民生领域事业单位核定临聘人员规模控制数,采取“编制+员额”总量配备方式解决编制总额不足问题,不断拓展创新民生领域机构编制管理和使用方式。

(二)创新治理结构,提升公益服务质量。将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作为激发发展活力、提升公益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在20所学校和13所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探索“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明确政府、事业单位、社会各方权利边界和事业单位内部治理机制,实现事业单位运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增强事业单位内生动力,不断提升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质量。

(三)推进“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改革,共享教育发展成果。针对政府与学校“管办不分”、学校办学活力不够、教师编制不足、进出渠道不畅、经费管理缺乏自主、绩效杠杆不灵等问题,推进“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按需下放人权、财权、事权,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提高区域教育治理水平、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有效破解“入学难”困局。

▲ 行政审批自助服务终端

猜你喜欢

政务职能体制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职能与功能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