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引导小学生分析应用题的策略

2019-10-07王召林

新一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对症下药联系生活解题方法

王召林

摘 要:应用题是从实际生活中提取出来,旨在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在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俗话说,读懂了题意,题目就等于会做了一半。

关键词:对症下药;联系生活;解题方法;解题技巧

应用题是小学阶段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它考察了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例如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以及各种思维品质。由于应用题没学好,在小学里各年级有了应用题学困生,应用题学习成了师生最感头疼的问题。因此我认为应用题教学必须从低年级抓起。对于低年级学生如何分析应用题的方法的习惯养成至关重要,可能对于今后的应用题学习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下就谈谈学生在解答应用题中的常见错误及我的解决办法。

一、学生常见错误分析:

1、看词解答,确定算法。学生看到“一共”就用加法,看到“还剩”“走掉”等就用减法,看到“比……多”就用“加法”,“比……少”就用“减法”,看到“倍”就用“乘法”等,学生根本不去认真读题,不去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结果导致错误百出。

2、读题不全,缺乏思考。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差,很多时候读题读一半,不加思考就动手解答,造成錯误。常见的如:“从树上飞走了9只小鸟,又飞走了8只,两次共飞走几只小鸟?学生错解为(9-8=)1(只)。只从表面去分析,认为“飞走”就是“减少”,看不到题中是求“两次共飞走多少只小鸟”这个问题,因而用减法计算。

3、接受干扰,乱凑数据。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教材安排的应用题中往往穿插了一些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给学生思维设置障碍。而有的学生就认为凡是题里的数据就必须用到,这样就造成了新的错误出现。例如:如“超市进了18筐草莓,每筐装15盒草莓,每筐草莓要20元,这些草莓一共要卖多少钱?”。学生错解为18×15×20=5400(元)。②一个厂房里有2排机器,左边有4台,右边有5台,一共有多少台机器?学生错解为2+4+5=11(台)。

二、对策探讨:

从教师教学层面上来看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1)重视演示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思维都建立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之上。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进行必要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2)模拟表演情景。例如:教学:“树上先飞走6只鸟,又飞走3只鸟,两次一共飞走几只鸟?”时,我让6个学生来表演小鸟先飞走的情景,再请3个学生表演又飞走的情景,看完表演学生就很容易知道要求“两次一共飞走几只鸟?”就要把先飞走的和又飞走的合并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3)画图展现结构。如:有4袋苹果,每袋6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想,这个题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场景,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图形把它表现出来吗?这是一个无声的外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所画的图形,说出思维的全过程,这样做充分应用了顾明远的出声想的实验方法来展现问题情景。

(4)密切联系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经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突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要求,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应用题是从实际生活中提取出来,旨在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在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从学生方面说主要要做到:看、读、想、说四位一体。

看即多观察。“解答应用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应用”,“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俗话说,读懂了题意,题目就等于会做了一半。正确地理解应用题是弄清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朗读的次数高年级在1-3遍为好。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差可以多读几遍。

想即敲(数量关系),这里面最好的方法就应用题变成自己的话,我对学生经常进行此类的训练。如根据已知条件,补充问题。或者根据给出的一个已知条件和问题补充另一个已知条件,还有看图编应用题,根据算式编应用题等形式。

说即合作交流,为让学生弄懂题意,教师应将机会和时间让给学生,教师应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且要鼓励学生多说,即使错了也不要批评学生。

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珠联璧合后,教师还需精心设计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有趣的练习,使学生巩固解题方法,熟练解题技巧,获得成功的体演。

以上几点只是我对应用题教学工作中的粗浅认识,只要我们各年段的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多把数学知识引入到生活中,多以贴近学生生活事例为例,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相信通过循序渐进的知识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增长,会感受到学习应用题是快乐的!

猜你喜欢

对症下药联系生活解题方法
迷你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探索
高中数学解题思路探讨
高中数学函数解题思路多元化的方法举例探索
人参虽好,也要“对症下药”
排列组合的几种解题方法分析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台媒称海峡论坛“对症下药”